APP下载

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2016-01-28杨晓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糖苷酶降糖药口服

杨晓娟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杨晓娟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三大营养素代谢出现代谢紊乱,同时可损害心脏、血管、眼、肾脏、神经系统等器官。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理及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血糖。所以,为有效控制血糖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合理选择和应用降糖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 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

1.1 单独用药:双胍类可加强肌肉等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少葡萄糖并抑制肝糖原的产生,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磺酰脲类是口服降糖药中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将血糖转化为血红蛋白,促进降糖作用。

α-糖苷酶抑制剂能对小肠中葡萄糖苷酶产生抑制作用,阻止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降低葡萄糖吸收,抑制餐后血糖升高。

1.2 联合用药:双胍类联合应用磺酰脲类,可将血糖转化为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抑制肝糖原分解。

双胍类联合应用瑞格列奈类,瑞格列奈起效快,选择胰岛β细胞SUR较高,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适用于老年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

双胍类联合应用格列酮类,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双胍类联合应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可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含量。

2 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胰岛素可单独应用,起效快,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降糖作用。胰岛素可促进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促进葡萄糖酵解合成糖原并转化为脂肪,抑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达到迅速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

2.1 胰岛素的分类和作用:临床一般将胰岛素分为4类,即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另外尚包括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高峰时间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等属于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15~30 min后开始起效,高峰时间1~2 h,持续时间3~4 h,注射后需即刻就餐。

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和重组人胰岛素等属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20~30 min后开始起效,高峰时间2~4 h,持续时间6~8 h,空腹注射吸收迅速,主要用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低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等属于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1~2 h开始起效,高峰时间4~12 h,持续时间18~26 h,主要用于控制空腹和两餐间血糖。

精蛋白锌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等属于长效胰岛素,皮下注射3~8 h后开始起效,最大作用时间14~24 h,持续时间24~36 h,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和两餐间血糖。

按不同比例混合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所得应该说制剂称为预混胰岛素,优泌乐25、优思灵30R,诺和锐30等为常用制剂,作用时间在二者之间,能同时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2.2 胰岛素的合理使用:注射用胰岛素制剂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重要药物,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1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甚或全部丧失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必须使用胰岛素终身治疗。

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无效,或出现酮症酸中毒、非酮性高血糖高渗性昏迷、严重的心肝肾脑眼等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使用胰岛素治疗。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合并妊娠或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唯一一种不能通过胎盘屏障的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的安全性尚待评价。

2.3 应用注意事项:要掌握好胰岛素皮下注射与就餐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注射胰岛素15~30 min后就餐。

血糖高低与皮下注射部位。皮下注射时血糖高,应选择腹部注射,注射稍深一些,适当延长注射与就餐时间间隔;若皮下注射时血糖正常,可选择任何部位,正常进餐;若注射时血糖偏低,可选择上臂或臀部,注射浅一些,注射后尽快进餐。

胰岛素起效时间与皮下注射部位。注射部位不同吸收速度亦不相同,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前臂外侧,再次为股外侧、臀、双上臂外侧。所以,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早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首选腹部,晚上首选大腿或臀部。臀部注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到肌肉层的风险;给幼年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部或大腿部位。

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一般将注射部位按顺时针方向等分为1、2、3、4四个区域,第一周在1区域注射,第二周在2区域注射,以此类推;同时,在任一区域内注射时,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 cm,避免造成组织损伤。

针头要一针一换,不得重复使用。在胰岛素注射前,先要洗手、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如果注射笔上留有用过的针头,需立即更换新针头。

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冷冻后不可再用,但是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宜冷藏,可与胰岛素笔一起使用或随身携带,尤其注意在室温下最长可保存4周。

3 用药指导

3.1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需根据患者和药物不同特点来合理选择药物。如肥胖糖尿病患者可选用双胍类,饭后高血糖患者选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口服用药应注意用药时间,如应指导患者餐后服用双胍类,避免刺激患者的胃肠道;抗酸药、消化酶等不能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同时服用,应指导患者在进第一口食物时咀嚼服用,尽可能发挥降糖作用[1]。

3.2 胰岛素:在使用胰岛素时要注意注射的剂量、时间、方法与注射部位。为防止注射部组织变硬,要经常变换部位,加强胰岛素的吸收。注射后应在15~30 min内再进食,避免出现低血糖的现象[2]。

3.3 药物及其与饮酒的相互作用:联合用药剂量的确定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必须禁止饮酒。因为饮酒过量可影响肝内药酶活性,可促进应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低血糖反应的发生,重者可致死亡;少量多次饮酒可促进药酶分泌,降低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必要的用药指导,使其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保证安全有效用药。

3.4 糖尿病恰当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必须遵循适度治疗时间、程序选择、耐药性、价格效率等各种因素,保证患者安全[3]。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疾病,在做好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选择合适药物,保证用药安全。这要掌握降糖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的不同,根据医师建议合理选择并应用降糖药物,确保用药的合理安全。

[1] 王宝珍.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指导[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 (8):61.

[2] 蒋寅.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2013, 15(2):18.

[3] 高倩,王战建.糖化血清白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荟萃,2014, 29(1):109-111.

R587.1

A

1671-8194(2016)33-0286-02

猜你喜欢

糖苷酶降糖药口服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知母中4种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木蝴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