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护理要点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麻醉科病房医师

邱 璇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洁净手术部,辽宁 锦州121001)

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护理要点

邱 璇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洁净手术部,辽宁 锦州121001)

本文从严格掌握出入PACU的标准、迅速建立在PACU的即时医嘱和护理记录、PACU患者的评分标准、不要忽视各种行神经阻滞的患者符合转出PACU返回病房的条件、超出PACU的医疗护理条件与能力的患者,应及早送往重症监护室(ICU)进行严密监测和治疗、对个别需要进入PACU的隔离患者的消毒隔离工作,须严格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等方面,总结了进入PACU的患者护理要点。强调指出,PACU是麻醉科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的重点之一,其主要职责就是保证麻醉后的患者能安全返回病房。与之匹配的护理工作亦应尽职尽责,认真完成其PACU的护理工作。

麻醉恢复;护理

随着危重疑难病的增多,施行手术所需的复杂麻醉术亦日益增加,对这些患者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另外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呼吸、循环、代谢等功能的紊乱未能彻底纠正,术后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此,麻醉手术后,患者仍需要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麻醉恢复室(PACU)在麻醉患者的恢复、危重患者的监护、麻醉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它是当前麻醉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与否,已是衡量一个医院先进性程度重要标志之一。 PACU的日常医疗护理和管理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承担。目前,绝大多数的三级医院已配备专职护士从事PACU患者的监测和护理工作。现将我们在PACU的护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1.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掌握出入PACU的标准,及时向麻醉医师准确提供患者转回病房或转至ICU病房的可靠依据。患者需要进入PACU一般由参加手术的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决定,并向家属告知。具体负责患者转入PACU的施行麻醉医师应向PACU医师、护士交接下列内容:①患者进入PACU的目地及护理重点;②该患者的麻醉方法、手术名称;③患者在术中应用麻醉药、肌松药、血管活性药、术中出血量、补液量、输血量、尿量等情况;④患者术中病情变化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防范措施。⑤PACU护士须常规检查药品、器械用具,要求药品齐全、器械功能完好。

2.患者进PACU后,医师和护理人员应迅速建立麻醉及手术后在PACU的即时医嘱和护理记录。密切观察和施行各项监测并记录,与施行麻醉医师共同按照恢复室患者评分标准为出、人室患者评分(主要针对清醒度、循环、呼吸、肌力、肤色),之后视病情记录监测内容。病情发生变化或不稳定时,须立即向PACU值班医师汇报,依据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如遇患者病情发生重大变化,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通知施行麻醉的医师或科主任共同处理。如有其他相关手术专科情况,应即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处理。

3.目前在PACU停留的患者以全身麻醉患者为最多、时间相对最长。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进出恢复室患者评分标准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活动力。0级:无自动或在指令下抬头或活动肢体;1级:能自动或在指令下活动上下肢体和有限制地抬头活动;2级:能自动或在指令下活动四肢和抬头。②呼吸。0级:呼吸暂停,需要辅助呼吸或进行呼吸器治疗;1级:呼吸困难或呼吸受限制,但有浅而慢的自主呼吸,需要用口咽通气道;2级:能作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呼吸频率和深度正常。③循环。0级:非高血压病而血压过度升高,或血压下降,低于麻醉前50 mm Hg;1级:血压下降低于麻醉前20~50 mm Hg;2级:血压和脉搏稳定,血压比麻醉前低,但不到20 mm Hg(收缩压不低于90 mm Hg)。④神经状态。0级:没有应答或仅对痛刺激有反应;1级:对交谈有反应,但很容易再昏昏入睡;2级:处于醒觉和警觉状态,能辨认时间、地点和人。⑤肤色。0级:发绀或发灰;1级:苍白;2级:红润。若皮肤颜色难以作为判断标准,可以用8分计分法。当患者满10分时,便可出恢复室回病房。

4.对各种行神经阻滞的患者局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必须符合进出PACU标准,特别是转出PACU返回病房务必重视,这类患者比较容易忽视。例如,椎管内麻醉回病房标准应达到:①呼吸循环稳定;②麻醉平面在T6以下;③超过最后一次麻醉加药1 h。④对用过镇痛药者,应待药物作用高峰期过后再转回原病房。

5.无论应用何种麻醉方法而进入PACU的患者,均应严格掌握患者回病房标准,特别是他们的呼吸、循环、肝、肾等重要生理功能须恢复正常并处于稳定状态。对于已发生麻醉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对于离开PACU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护送返回病房,与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床头交班。

6.手术后的麻醉患者鉴于手术、麻醉及病情等诸多因素,须直接送往重症监护室(ICU)进行严密监测和治疗。但在PACU如果有下列情况,除积极护理外,应建议尽早将患者转入ICU,理由是已超出PACU的医疗护理条件与能力:①手术复杂且时间冗长,病情较重且在PACU医疗护理管理困难的患者;②心内直视手术后、颅脑手术后的患者(我院心外、神外ICU是独立的);③手术麻醉中或术后有严重并发症者;④术后患者全身情况不稳定,需严密观察的患者;⑤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需要监测重要器官功能者;⑥休克或心衰患者需行心血管功能支持疗法者:⑦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麻醉前呼吸功能差术后需予以机械通气呼吸支持者;⑧败血症/中毒、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重失衡的患者;⑨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后的患者;⑩手术麻醉期间曾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的患者。

7.对个别需要进入PACU的隔离患者的消毒隔离工作,须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随着医院质量控制的完善,人们已普遍认识到PACU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麻醉科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的重点之一,其主要职责就是保证麻醉后的患者能安全返回病房。与之匹配的护理工作亦应尽职尽责,认真完成其PACU的护理工作。

R473.6

A

1671-8194(2016)33-0212-01

猜你喜欢

麻醉科病房医师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