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手术

常 华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腔镜中心,辽宁 盘锦 124010)

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常 华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腔镜中心,辽宁 盘锦 124010)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过程和护理体会。结果据研究结果显示,56例患者中有48例痊愈和好转,治疗有效率为85.7%;另有5例治疗无效,3例最终死亡。对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因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大出血、脏器功能受损造成。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对其采取全程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实现治愈率的提高,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护理

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数越来越多,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除临床有效治疗办法外,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针对性的科学全面护理,对于患者治愈率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总结其护理经验和体会,以期为今后的治疗护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特开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65.2±8.5)岁。所有患者均经由有效诊断,确诊其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接受CT检查,显示患者血肿体积在38~83 cm,平均体积为57.4 cm。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随机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并整理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办法,得出相应的护理经验和体会。

2 结 果

所有患者在完成有效治疗和护理之后,据研究结果显示,56例患者中有48例痊愈和好转,治疗有效率为85.7%;另有5例治疗无效,3例最终死亡。对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因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大出血、脏器功能受损造成。就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经由术前和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始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首先,针对手术器械、仪器和药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手术用品齐备,避免出现遗漏,造成手术时间延误。其中,因患者年龄相对较大,手术风险性较高,意外情况发生可能性较大,手术用品应包括必要的抢救仪器和药品,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其次,通过CT检查,了解患者病灶部位并做好标记,确保手术准确性[2]。此外,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有效沟通,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必要性、手术注意项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有充分了解,使其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能够以充足的信心面对手术过程,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3.2 术中护理:让患者取平卧位,保证头部正确放置,确保患者正常呼吸。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有必要患者施以氧气供给。手术当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护,观察患者行为意识情况,了解其颅脑压的变化情况。如患者生命体征出现较大变化,如血压和心率、脉搏指标异常,应及时告知主刀医师,以便第一时间作出应对办法,并积极配合医师的处理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患者呼吸道出现感染问题。

3.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干预既包括对患者治疗护理、防感染护理,还包括对其生活护理干预和运动护理干预。如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应每天2次运用呋喃西林冲洗其膀胱;如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可运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3]。做好对患者的清洁工作,利用生理盐水对其空腔进行消毒,每天2次。同时,帮助患者翻身,并对局部进行有效按摩,避免患者出现压疮,造成其恢复过程的难度加大。保证患者每天的营养摄人,并结合患者具体恢复情况,制定下床活动计划,在渐进过程中逐渐恢复患者身体功能。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极易出现肢体瘫痪和失语等情况,造成患者巨大的心理障碍,导致其术后情绪低落,对于术后康复极为不利。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干预,并通过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功能锻炼,逐渐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获得良好心态,有效帮助患者术后康复。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护理,通过高蛋白和高纤维素、高营养以及低脂肪食物的摄入,使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抵抗力快速恢复,加快提高其康复效率[4]。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其治愈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患者恢复速度加快。因此,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1] 薛娜.86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10(8): 74-76.

[2] 李伟.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6(5):101-103.

[3] 胡承伟,陈耀,佟志国.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20(18):44-46.

[4] 刘继凤.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39-41.

R473.74;R473.5

B

1671-8194(2016)33-0194-01

猜你喜欢

脑出血高血压手术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手术之后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