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切除率进展复发率

周 睿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周 睿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53.53.13%,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低位保肛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1~2年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低位保肛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

因为直肠癌解剖部位以及淋巴引流具有特异性,再加之直肠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后,患者局部复发率高[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术前结直肠镜检查、直肠指检、术前盆腔CT增强、术前活检等检查予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62.8±12.2)岁,其中TNM分期为Ⅱ期的23例,Ⅲ期41例。全部患者均经检查符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适应证。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3±10.5)岁,其中TNM分期为Ⅱ期的11例,Ⅲ期21例;对照组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5±11.2)岁,其中TNM分期为Ⅱ期的12例,Ⅲ期2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一经确诊后立即行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确诊以及确定符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适应证后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具体方案为:

1.2.1 常规二维放疗:采取一后两侧野等中心照射,用6 mV X线照射后野,用15、18 mV X线照射侧野。于两侧野增加45°楔形板。L5或S1椎体间为上界,闭孔下缘或肿瘤下缘3 cm处为下界,真骨盆外1 cm处为外界,直肠前壁2~3 cm处为前界,骶骨外侧皮质为两侧野后界。放疗剂量是50 Gy,在5周内分25次完成。

1.2.2 三维放疗:用6 mV X线联合15、18 mV X线混合照射完成三维适形放疗,用6 mV X线照射调强放疗;放疗CTV主要有直肠系膜区、原发肿瘤、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骶前淋巴结以及真骨盆内髂总淋巴结。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GTV)是影像学阳性的盆腔淋巴结。放疗剂量CTV是50 Gy,在5周内分25次完成。GTV每次补量是2 Gy,每周5次。

1.2.3 化疗:20例患者应用FOLFOX6方案化疗,12例患者应用CapeOX方案化疗。

1.3 评价指标:患者不良反应评估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与放疗肿瘤组织或是欧洲癌症研究组常见不良反应标准[3]完成。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切除率、低位保肛率、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27.3±35.2)mL、(189.3±43.8)min,明显高于治疗组的(93.5±29.7)mL、(157.3±43.5)min,经t检验,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低位保肛率、复发率:对照组患者中8例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为25.0%;15例患者采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低位保肛率为46.88%,其余9例患者手术方式不详;治疗组患者中13例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40.63%;19例患者采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低位保肛率为59.37%,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低位保肛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复发情况上,我院对患者随访1~2年,治疗组发现有2例患者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6.25%,未出现远处转移患者。对照组患者发现6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18.75%,2例远处转移,占6.25%,均高于治疗组,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治疗组中5例患者Ⅰ度白细胞减少,1例患者Ⅱ度血小板减少,2患者Ⅰ度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7例患者Ⅰ度白细胞减少,1例患者Ⅱ度血小板减少,1例患者恶心呕吐,2例患者便秘,4例患者口腔溃疡,2例患者Ⅰ度皮肤受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13%,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

3 讨 论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新辅助治疗相比于术后同期放化疗治疗,具有明显理论优势:其一可以加强手术切缘阴性的可能性;其二是能够降低术中肿瘤种植概率;其三是可以缩小肿瘤分期,有助于手术;其四是射野内组织含氧量理想,能够加强放射敏感性;其五是减少小肠所受术后粘连盆腔的放射性损害。所以Ⅱ期与Ⅲ期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是予以术前同期放化疗。有相关临床研究表示[4],术前同期放化疗相比于单纯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的局部控制率,降低直肠癌有关的死亡风险,实现病理降期,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术前单纯放疗具有较高的远处转移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随访1~2年未出现远处转移,治疗组出现2例远处转移。另外,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切除率、低位保肛率、局部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降低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肖林,黄蓉,游凯云,等.容积调强弧形放疗联合Xelox化疗方案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3):219-224.

[2] 胡克,李文博,侯晓荣,等.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20(6):502-505.

[3] 刘勇,张谷,钱俊,等.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后凋亡相关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10):914-917.

[4] 丛进春,陈春生,马明星,等.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4):451-457.

R735.3+7

B

1671-8194(2016)33-0124-02

猜你喜欢

切除率进展复发率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的腔内突出型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结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