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螺旋CT和MRI诊断分析

2016-0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脂肪瘤脂肪组织骨髓

王 逊

(长春市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螺旋CT和MRI诊断分析

王 逊

(长春市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螺旋CT和MRI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5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收集其全部临床相关资料、CT和MRI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在5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中,左侧的有18例,右侧的有29例,双侧的有9例,共有65处病灶,病灶的直径为3~10 cm,表现为类圆形或是不规则形状,边界整洁;在CT的表现下脂肪组织是低密度的,而MRI的T1WI和T2WI均显示为高信号,以脂肪为主的有34处;软组织处CT值较高,MRI与肝处信号类似,以软组织为主的有31处,增强扫描强度后,脂肪处不强化,而软组织处会有轻中度不同的强化;4例有钙化现象,3例有出血病灶,2例表现为坏死。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螺旋CT和MRI诊断有一定的特征性,利于术前诊断,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是属于良性的肿瘤(无功能性),它产生于肾上腺从组织学组成方面讲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类骨髓软组织组成,绝大多数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罕见发生于肾上腺之外的组织。早期阶段绝大多数无症状,当长成巨大肿瘤时,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腰背疼痛、肿块、症状不典型及病史长者可达十余年,少数患者有血尿,高血压[1]。极少数病例由于肿瘤破裂出血至腹膜后而产生休克,或表现为急腹症。本文对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的CT和MRI进行了分析,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5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已经经过病理学研究得到证实,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在28~63岁,平均年龄42岁,上腹部不适的有5例,腰背部有酸痛不适感的7例,有19例患者因体检偶然发现病症,有3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病程5 d~1.5年。

1.2 方法:56例患者中,有27例进行CT检查,24例进行MRI检查,有5例患者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CT检查:以120 kV等为参数进行扫描,2.0 mm层厚度,间距为1.0 mm,增强扫描是以3 mL/s左右的速度静注非离子型对比剂90 mL,浓度在300 mg/mL,在注射40 s、90 s、4 min后进行动脉、实质和延迟期的扫描。MRI检查:利用核磁共振进行扫描,同样以3 mL/s的速度静注Gd-DTPA20 mL进行增强扫描,在注射40 s、90 s、4 min后进行动脉、实质和延迟期的T1WI和T2WI扫描。

2 结 果

在5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中,左侧的有18例,右侧的有29例,双侧的有9例,共有65处病灶,病灶的直径为3~10 cm,表现为类圆形或是不规则形状,边界整洁;在CT的表现下脂肪组织是低密度的,而MRI的T1WI和T2WI均显示为高信号,以脂肪为主的有34处;软组织处CT值较高,MRI与肝处信号类似,以软组织为主的有31处,增强扫描强度后,脂肪处不强化,而软组织处会有轻中度不同的强化;4例有钙化现象,3例有出血病灶,2例表现为坏死。

3 讨 论

相关研究显示肾上腺的皮质或是髓质由于一些外在因素的刺激,就会往类骨髓软组织和脂肪组织方向分化转化,这样就容易形成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这种脂肪瘤由体内已经成熟的脂肪组织和类骨髓软组织共同构成,但是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所做出的标本横切面,脂肪组织所构成的部位主要以淡黄色为主,内部有较少的病灶区的造血组织,而类骨髓组织主要以褐色为主,它会分布在脂肪当中,一旦肿瘤中含有较多量的造血组织(骨髓成分)出现出血或是破裂的概率就会显著增高。肿瘤处会有残余的肾上腺皮质或是肾上腺被膜所构成的假外包膜,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已分化成形的脂肪细胞和分化到不同程度的造血干细胞,同时会有坏死的脂肪或是出血现象,偶尔也会出现钙化,没有骨组织的情况。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很多情况都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的。但是一旦肿瘤体积变大妨碍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或是在肿瘤内部出现了坏死、出血,就会诱发一些临床表现,如高血压、腹痛、腹部有包块、血尿等,也会有较少一部分患者由于内部出血而必须进行手术进行治疗[2]。很多患者出现高血压就是由于体积偏大的肿瘤压迫到肾血管而产生的,同样该病症也会可合并有糖尿病、柯兴综合征等。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主要通过CT和核磁共振成像来确诊,CT检测是诊断该病症的首选方法,在片中可以观察到肿瘤呈圆形或是类圆形,是一种不均匀密度的团块,它的四周有较为清晰的边界,外部有一层包膜,内部不均匀分散着不等量的分隔开来的条状高密度的影像,通过分析得知肿块内部的脂肪组织CT值大多都小于-20 HU,而造血组织的CT 值大多数都大于15 HU。检测到肿块大小因患者而异,一般会偏大,直径约在3 cm以上,大约有1/5的患者肿瘤有钙化的迹象,信号增强后再扫描其肿块没有显著性增强。很多资料研究表明,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增强扫描后不强化是鉴别它的特征性表现。MRI在成像和扫描作用下,展现了病灶位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相对关系,可以更为敏感的显示出病变区域,更好的对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内的脂肪及类骨髓成分进行分析,T1WI和T2WI都可以看到高信号影像,脂肪阻碍了序列信号的下降是本病症的特征性表现[3],但是MRI在肿瘤内的钙化方面受到一定局限,有时要联合MSCT进行检查,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B超也是临床上的检查方法,它的图谱主要决定于肿瘤内部脂肪组织与造血组织的含量差异,大部分的边界较为清晰、被膜有完整强力回声的包块,有些会掺杂不规则的回声区域。

[1] 王东烨,李勇,蔡兆熙,等.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和MRI表现[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12(6):448-450.

[2] 唐浩.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和M 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4):54-56.

[3] 杨海庆,冯平勇,张慧清,等.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2008,23(6):413-415.

R445;R737.11

B

1671-8194(2016)33-0053-01

猜你喜欢

脂肪瘤脂肪组织骨髓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后纵隔Ⅱ型髓样脂肪瘤1例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癌旁脂肪组织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分析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