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基亚砜与羟乙基淀粉联合冷冻保护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效果

2016-01-28李雯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羟乙保护剂粒细胞

李雯瑛

(朝阳市中心血站成分科,辽宁 朝阳 122000)

二甲基亚砜与羟乙基淀粉联合冷冻保护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效果

李雯瑛

(朝阳市中心血站成分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研究并总结二甲基亚砜与羟乙基淀粉联合冷冻保护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使用二甲基亚砜和羟乙基淀粉作为外周造血干细胞冷冻保护剂,将外周造血干细胞直接降温至-80 ℃存放。存放两周后,将外周造血干细胞解冻,植入患者体内。统计单个核细胞回收率以及台盼蓝拒染率。结果回收到细胞(4.00±0.69)×109/kg,解冻后细胞回收率89.23%,解冻后台盼蓝拒染细胞比例为89.45%。解冻后外周造血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后(10.83±1.55)d,所有研究对象体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至0.5×109/L及以上。结论外周造血干细胞直接冷冻应用二甲基亚砜和羟乙基淀粉联合作为冷冻保护剂,细胞回收率高、细胞存活率高,体内能够短时间内恢复活性。

二甲基亚砜;羟乙基淀粉;外周造血干细胞;保存效果

外周造血干细胞需要经过存放然后移植到缺乏造血干细胞的患者体内。正常人体的外周血中不存在造血干细胞,供体需注射造血干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将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进入外周血,然后进行细胞单采技术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获取[1]。获取到得外周造血干细胞需使用冷冻保护剂进行冷冻存放,本文探讨使用二甲基亚砜联合羟乙基淀粉进行冷冻保护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共22例,包括: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8~67岁,平均年龄(34.5±5.7)岁,疾病类型: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淋巴瘤、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9±0.7)年。所有患者均为白血病完全缓解阶段,可以接受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1.2 方法[2]:供体预处理:使用马法兰,180 mg/m2,环磷酰胺60 mg/(kg·d),连续静脉滴注2 d;供体肌内注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药准字S20010062,协和发酵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5 µg/kg,连续6 d,每天1次,供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结果提示4.0×109/L时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工作,采集2次,连续2 d采集。采集后的血液使用血细胞分离仪器Baxter CS3000处理,造血干细胞分离循环血量为10 mL,每个循环留取造血干细胞悬液50 mL。

把羟乙基淀粉试剂加入生理盐水,使用高压灭菌30 min,冷却至室温。二甲基亚砜使用醋酸纤维导膜滤过,取0.25 µg二甲基亚砜加入制备好的羟乙基淀粉中,混合均匀,至于-4 ℃冰浴环境中,加入清蛋白20%。

将提取到得外周造血干细胞放入二甲基亚砜混合羟乙基淀粉冷冻保护剂中,放置于-80 ℃保存两周。所有待骨髓移植患者进行预处理,将冷冻的外周造血干细胞拿出,至于38 ℃温水浴中1 min内解冻。计数单个核细胞数量与冷冻存贮前细胞数量比较得出细胞回收率,和台盼蓝拒染率。解冻后20 min之内,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入待骨髓移植患者体内。观察患者身体状况、是否出现排斥反应、监测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达到0.5×109/L所用时间。

2 结 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采集单个核细胞(4.45±0.78)×109/kg,经直接冷冻存储后解冻,回收到细胞(4.00±0.69)×109/kg,解冻后细胞回收率89.23%,解冻后台盼蓝拒染细胞比例为89.45%。解冻后外周造血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后(10.83±1.55)d,所有研究对象体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至0.5×109/L及以上。

3 讨 论

二甲基亚砜既可以溶于水,又能够溶于有机溶剂的非极性溶剂,广泛作为溶剂和反应试剂应用。二甲基亚砜是细胞渗透性保护剂,有效降低细胞冰点、减少细胞内外冰晶的产生、有效降低自由基损伤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对电解质、有毒物质、代谢活动产物等通透性。但是,二甲基亚砜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损伤肝脏和肾脏[3]。羟乙基淀具有保护细胞防止细胞脱水,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增强彼此减少细胞内外冰晶产生的能力,有效保护细胞膜,是一种非渗透性细胞保护液。羟乙基淀粉作为一种血容量扩增试剂广泛应用,有效扩增血容量、稀释血液,进行血液输注时设定给药剂量和滴注速度。羟乙基淀粉具有血液置换作用,动物实验未发生不良反应。机体本身肝肾功代谢能力正常时,不影响机体健康,所以,对造血干细胞也没有损害作用[4]。本次研究中,联合使用二甲基亚砜、羟乙基淀粉,能够增强细胞保护作用、减少细胞内外冰晶的产生,细胞回收率达到89.23%,台盼蓝拒染细胞比例为89.45%。解冻后外周造血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后(10.83±1.55)d,所有研究对象体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至0.5× 109/L及以上。

综上所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冷冻存储时使用二甲基亚砜联合羟乙基淀粉作为冷冻保护剂,细胞回收率和存活率高,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1] 赵仁彬,张爱玲,陆洁,等. 超低温冰箱转液氮阶梯降温法与传统程序降温法保存造血干细胞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9):3525-3527.

[2] 孙淼,项军,周明先,等. -80 ℃条件下不同时间外周血干细胞冻存效果的观察[J].医药前沿,2011,1(24):121-123.

[3] 徐小红,张一心,刘继斌,等.改良DICE 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3):211-213.

[4] 黄友章,沈建良,杨平地,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同保存方法的比较[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8,24(1):125-128.

R331

B

1671-8194(2016)33-0017-01

猜你喜欢

羟乙保护剂粒细胞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HPLC法测定化妆品原料2-羟乙基脲及杂质尿素的含量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纳米复合浆料掺入量对硅丙混凝土保护剂性能的影响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达托霉素相关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