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附9例报道)

2016-01-28王子良张维民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山东威海264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8期
关键词:隐匿性保乳腋窝

王子良 张维民(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山东 威海 264200)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附9例报道)

王子良 张维民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山东 威海 264200)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术前行乳腺B超、钼靶照相检查,未发现乳腺病灶。其中7例患者行乳腺强化MRI诊断,考虑2例患者有乳腺癌的可能。术前行腋下肿块切除活检或空心针穿刺均找到癌细胞。该组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肿块区段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9例予辅助化疗、放疗,6例予口服三苯氧胺或来曲唑治疗,1例CerbB-2阳性患者给予1年的曲妥珠单抗治疗。该组全部随访,7例生存,2例死亡。结论 腋窝淋巴结切除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乳腺强化MRI检查在寻找乳房原发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保乳手术治疗选择性施行。隐匿性乳腺癌预后与原发癌的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等有关,与转移的腋窝淋巴结的大小、是否发现乳腺原发癌灶无关。

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指经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肿瘤病灶或淋巴结向远处转移,经临床病例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是较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发病率占同期乳腺癌的0.3%~1%[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进一步改善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状况,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威海市立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了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9例患者年龄平均数52岁,均为女性。发病时间中位数5个月。首发症状均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3例患者发生在左侧腋窝,6例患者发生在右侧腋窝,7例患者为单发肿大淋巴结,另外2例多发肿大淋巴结。9例患者的肿块均可推动,不与皮肤发生粘连。腋窝肿物直径2.0~5.0 cm,直径中位数3.0 cm。查体:双侧乳腺发育正常,均未扪及肿块。

1.2 诊断方法:本组病例术前均行乳腺钼靶照相、乳腺超声检查。均行病理活检,其中空心针穿刺2例,腋下淋巴结活检7例。将患者机体取出组织进行生化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患者的ER、PR和He-2蛋白表达水平。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后,对患者其他脏器行临床影像学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可导致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肿大。7例患者接受了乳腺强化MRI检查,有2例考虑乳腺癌的可能。

1.3 治疗:明确诊断后,6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实施肿块区段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术,1例仅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均给予患者放射治疗和化疗,化疗治疗方案为AT方案,共治疗6周期,每天静脉地主表柔比星75 mg/m2和多西他赛75 mg/m2,21 d为1个治疗周期。改良根治患者采用内乳及锁骨上区二野照射,保乳手术患者采用全乳照射,同时加内乳及锁骨上区二野照射,剂量为40~60 Gy。给予其中6例ER和(或)PR阳性患者口服来曲唑治疗,每次2.5 mg,每天服用1次,治疗周期为5年,1例CerbB-2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治疗周期为1年。

2 结 果

本次研究9例患者均成功随访,无丢失病例,随访时间最短的患者为3个月,随访时间最长的换装备为6年零6个月。9例患者中,6例患者为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例患者术后3年肿瘤细胞发生骨转移和肺转移,死亡,其余5例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均超过4年,4例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6年。9例患者中,2例患者实施肿块区段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者已随访3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1例仅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者于术后31个月死于全身多器官转移。

3 讨 论

3.1 OBC的发生原因:分析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不易被发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患者原发并在的生长收机体生物免疫防御机制的抑制,病灶发展体积过小。②患者合并患有纤维性乳腺癌,对患者微小肿瘤病灶的检出产生影响。③患者肿瘤病灶未形成肿块,弥散分布。乳房过大妨碍小原发灶的检出;⑤肿瘤病灶的检出可能与乳腺癌肿瘤免疫机制有关,患者肿瘤病灶的抗原性在转移灶内发生了改变,导致机体免疫反应控制原发灶的发展,而对发生转移的病灶则不起作用,因此很难找到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病灶。由此可知,掌握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2]。

3.2 诊断和鉴别诊断:我科常用巴德空心针穿刺,诊断患者是否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如患者确诊为转移癌,则需通过多种诊断手段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的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卵巢癌、胃癌等。免疫组化病理ER、PR检测结果为阳性,有助于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相关医学文献报道,M4G3在隐匿乳癌的检出率占总病例的93.55%(58/62),临床将M4G3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进行结合分析,可以明确患者的原发灶来源。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在寻找乳房原发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本组9例乳腺超声、钼靶检查均无异常,7例行MRI检查,有2例提示为乳腺病灶,且经术后病理证实。隐匿性乳腺癌MRI常表现为小灶性肿块性病变和导管区段性强化的非肿块性病变,MRI检出乳腺原发癌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1%、69.2%和83.3%。

3.3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目前我国关于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为保乳手术的两大类,分别为传统意义上的保乳手术和只进行腋窝淋巴清除。曾有临床研究采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对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显示采用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与采用保乳术治疗的患者比较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种保乳手术治疗方式中,后者的术后远期生存率则明显低于前者。虽然术后放射治疗和化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但导管原位癌的肿瘤组织对放射治疗和化疗不敏感,因此不能取得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回顾分析的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仅1例患者术后3年死亡,其余5例患者均生存至今。2例接受传统意义上的保乳根治术,未出现复发及死亡。1例仅进行腋窝清除术者,术后31个月死于全身多器官转移,复发死亡且随访时间明显短于接受保乳根治术者。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OBC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疾病复发率较采用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高。对MRI检查发现乳腺原发灶者可行病灶局部扩大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临床采用影像学手段诊断隐匿性乳腺癌准确率较低的情况下,采用根治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保乳手术治疗选择性施行,同时术后应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放化疗治疗方案,以将患者的疾病复发率降到最低。

[1]马毅,孟刚.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5):326-328.

[2]牛昀,傅西林,牛瑞芳,等.抗人乳腺癌单抗M4G3在隐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7):654-657.

[3]李小康,徐熠琳,刘佩芳,等.乳腺MRI在X线查乳腺阴性腋淋巴结转移癌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4):348-352.

R737.9

B

1671-8194(2016)18-0177-02

猜你喜欢

隐匿性保乳腋窝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警惕隐匿性肾炎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乳腺癌老年患者应用保乳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的价值评价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