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2016-01-28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上海2013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8期
关键词:保乳乳房研究进展

高 苇 吴 斌 郑 璐(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上海 201318)

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高 苇 吴 斌 郑 璐
(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上海 201318)

乳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乳腺癌手术主要方式已由改良根治术逐渐转变为保乳手术。目前,保乳手术以及生物治疗的适应证得到了扩大。本研究就乳腺癌的药物治疗、保乳手术及生物治疗进行综述。

乳腺癌;治疗;研究现状;展望

乳腺癌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但因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的不断研发,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有显著提高[1-3]。关于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包括传统的外科手术、放化疗,以及生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4]。其中乳腺癌最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对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该病治疗的的规范化、个体化、美容化及微创化[5-7]。生物治疗抑制恶性肿瘤的主要机制为通过生物制剂作用或肿瘤宿主防御机制调节机体生物学反应[8]。现结合文献综合分析乳腺癌治疗的进展。

1 药物治疗

1.1 化疗药物: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化学药物主要包括CTX、ADM、MTX、米托恩醌、表阿霉素、泰素及泰素帝。除以上药物还有希罗达、铂类、诺维苯、健择、凯素及脂质体阿霉素等[9]。

1.2 化疗方法:①CAF与AC治疗方案:其为含蒽环类的常用方法之一,有研究显示,在乳腺癌的治疗中,5-FU的治疗作用并不大,从而可以使用表阿霉素代替 ADM[10]。②TAC方案:与CAF与AC治疗方案相较,此方案临床疗效更佳。③序贯治疗方案:先进行3个疗程AC方案,再进行3个疗程紫杉类药物治疗[11]。④CMF方案:目前该治疗方案已很少用。

2 外科治疗

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生理学、病理学、手术技术以及生存质量等不同观点指导下,乳腺癌的手术的范围也由大变小,手术方式亦随之不断变化[12]。乳腺癌外科手术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历程[13],其中包括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20世纪80年代乳腺癌保乳手术。关于乳腺癌手术的最佳选择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师研究与探讨的热点话题。目前,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及基础实验研究的飞速发展,前瞻性的临床试验亦随之不断开展,从而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中不断融入新技术、新观念及新理论,进一步促进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更加科学合理[14]。

在进行全乳房切除手术之后,患者不但美观受到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亦受到巨大影响[1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界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患者对乳腺癌外科手术后的整体美观及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保乳手术逐渐受到青睐,并逐步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16]。

乳房形体的美容效果是保乳术后是否保乳成功的关键问题,保乳手术之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即为如何进行乳房重建,特别是在逾期美容效果不佳或者术中造成较大缺损的病例中,该问题更应该受到重视[17]。目前,在临床上,解决乳房重建的主要方法为肿瘤外科整形中的“体积易位”技术[18-19]。体积易位技术是指在将大部分乳腺组织切除的同时进行乳房固定技术,其中乳房固定技术即为将手术中剩余的乳腺组织进行分配,重新填入乳房包膜内,从而用来修补乳房缺损,以此来防止乳房严重变形带来的美观问题[20]。保乳手术的同时进行体积易位术,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即可使肿瘤边缘的切除量得以保证,又能够保留乳房的自然形状与美观[21]。

3 生物治疗

3.1 免疫治疗: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及免疫稳定三大功能。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机体内的抗原物质并将其排除,从而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生理平衡。人体内若出现异常细胞,数量较少时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自身可监测并及时清除,最终避免发生癌变。然而研究[22]显示,恶性肿瘤在进行增殖转化时,可通过多种机制方式,“巧妙”的成功躲过免疫监视,不被人体免疫系统所发现。目前临床上所谓的免疫治疗,既是通过利用机体对肿瘤产生的免疫反应,最终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目前,临床上有关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主动性免疫治疗,另一个是被动性免疫治疗,以上二者且均属于相对较新的乳腺癌治疗领域[23]。

3.2 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不断生长与远处侵袭转移均依赖于肿瘤内新生血管提供的营养物质。肿瘤内部新血管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内皮细胞的大量增殖、不断迁移以及血管再通等,并且一系列抑制或者促进可溶性因子共同调节该过程的发生[24]。抗血管治疗的机制为:通过上调肿瘤血管的抑制因子或者阻止肿瘤血管的生成因子,将相关药物应用于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进一步阻止肿瘤内部新血管形成,最终达到抗肿瘤的目的[25]。

3.3 基因治疗:目前,有大量研究[26-29]显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基因发生异常情况而引起的,因此,医学界的专家们正在努力尝试对肿瘤患者实施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既是在患者细胞内导入外源功能基因,从而达到补偿基因缺失、纠正先天性代谢异常或者增加新功能等治疗疾病的最终目标。临床上目前存在多种基因治疗策略,该治疗方法多与其他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治疗,如化学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以及重建抑癌基因的功能治疗等[30]。

4 讨 论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肿瘤生物治疗抑制残留细胞生长,缓解放化疗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患者免疫应答能力等诸多方面均有诸多优势,目前已被认定为临床恶性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模式。目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乳腺癌的治疗将出现外科手术与生物治疗并存、生活质量与治愈兼顾的综合治疗方式。随着我国乳腺癌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发病年轻化,以及早期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保乳手术已逐步替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成为首选手术方式,并且结合生物治疗,让乳腺癌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更科学与加合理化。

[1]李怡.乳腺癌早期诊断临床研究现状[J].吉林医学,2013,33(34): 7242-7243.

[2]范秀廷.35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559-560.

[3]安文,云利峰.PTEN 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4):432-434.

[4]叶青,李文辉,赵玺龙.自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6):679-681.

[5]王少华,赵瑞峰.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21(1):8-11.

[6]赵小飞,毛婷婷.小檗碱抗乳腺癌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114-116.

[7]朱晓东,林永俭,张庆昱.高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杂志,2013,16(10):831-833.

[8]杨文涛.个体化诊治时代的乳腺癌病理诊断[J].中国癌症杂志,2012,22(7):556-560.

[9]胡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7):152-153.

[10]李金锋.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4,32(26):22-26.

[11]左全和.乳腺癌大剂量化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54-55.

[12]李丽,张亚男,尤承忠.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6):766-771.

[13]苏丽瑛,李仝,宋凤丽,等.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206-208.

[14]陈春春,许培权.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70-771.

[15]淦锦,黄桂林.乳腺癌复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4):297-299.

[16]张梦怡,陈鹰,樊荣丹,等.抑癌基因p53、癌基因MDM2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4,25(29):2769-2771.

[17]路东晓,陶站群.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148-149.

[18]陈景华,赵文英.乳腺癌靶向治疗新进展[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1):86-89.

[19]路燕燕.乳腺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4,14(4):69-72.

[20]刘慧.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7-58.

[21]陈丽芹.1600 例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2074-2075.

[22]王剑,崔明.长链非编码 RNA 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3):342-344.

[23]李彤,记微,丁欣,等.乳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5):323-326.

[24]武正炎,王水,刘晓安,等.乳腺癌保乳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10):833-836.

[25]潘熙春,牛广明,乔鹏飞.乳腺癌磁共振诊断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3):291-295.

[26]孙放,孙行云,刘占春,等.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6):85-88.

[27]张毅.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5):525-531.

[28]李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2014,8(13):51-52.

[29]戚倩,吴蓓雯.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后体质量增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1):31-34.

[30]徐兵河.乳腺癌临床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肿瘤防治研究,2012,39(6):615-618.

R737.9

A

1671-8194(2016)18-0032-02

猜你喜欢

保乳乳房研究进展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老年患者应用保乳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的价值评价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