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6-01-28鸾罗宗键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30000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30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8期
关键词:长春置换术康复训练

李 鸾罗宗键(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30000;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30000)

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李 鸾1罗宗键2*
(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3例,分为药物预防组(A组)、康复训练组+药物预防组(B组)、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组(C组)、康复训练+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组(D组)。结果 术后各组DVT发生率:A组17.8%,B组11.8%,C组15.4%,D组9.7%,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联合应用治疗方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结论 研究认为早期康复锻炼,结合物理措施、抗凝药物的应用,可明显降低血栓发生率。

康复训练;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髋部骨折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关节置换能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关节置换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其较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已经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们对2012年~2015年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取得不错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于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23例,男性58例,女性65例;年龄65~82岁,平均75.3岁。其中股骨头缺血坏死64例、股骨颈骨折46例、骨性关节炎13例,均行全髋关节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治疗方法的选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①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股骨颈骨折的患者;②术前行彩超检查,双下肢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③入院前曾长期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则术前3 d停用该类药物。排除标准:①患者髋部先天性发育缺陷,无法完成力量训练,或者精神、心理性疾病,不能配合康复训练;②患者存在急性炎症疾病;③患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或者疾病。

123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药物预防组,B组:康复训练+药物预防组,C组: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组,D组:康复训练+物理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组。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采用临床症状加影像学检查的方法明确是否有血栓形成。

1.2.1 临床症状:①单侧肢体的突然较另一侧肢体明显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②下肢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③下肢Homans征阳性[1]。出现上述症状、体征,应高度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2 影像学检查:进行下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以明确是否有下肢血栓形成。

1.3 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均采用全身麻醉,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腿间夹梯形枕,膝关节下垫软枕,防止患肢内旋内收。

1.4 术后预防治疗

1.4.1 药物预防组(A组):参照《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2],患者术前12 h起开始皮下常规剂量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或术后4~6 h开始给予常规剂量的1/2,次日增加至常规剂量。一般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术后第1周以肌肉等长舒缩训练为主,并适当屈曲髋关节和练习坐起;第2周以肌肉抗阻力训练为主,逐步增大髋关节屈曲角度,并练习站立和行走;患者2周后切口愈合拆线出院,给予指导意见进行不完全负重及负重行走训练。

1.4.2 康复训练组+药物预防组(B组):按药物预防组方法,进行药物预防。康复训练:患者术后第1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活动练习,每天活动120次。术后第2天,指导踝关节屈伸运动,膝关节屈曲锻炼,直腿抬高锻炼,每天30次。并加强患肢抗阻力练习。术后3~4 d,坐床边或椅子上,屈髋<90°,进行膝关节屈曲锻炼,每天<30 min。术后5~6 d,双手扶床头站立后伸、外展锻炼,每天<30 min。术后7~14 d,协助患者扶拐或助行器行走练习,每天3次,每次20 min,不少于30步。

1.4.3 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组(C组):按药物预防组方法,进行药物预防。机械预防:术后当日即应用足底静脉泵,以预防深静脉血栓。1.4.4 康复训练+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组(D组):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机械预防。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选择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所有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未出现过敏反应,无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无肺栓塞病例发生。DVT发生率:A组17.8%,B组为11.8%,C组为15.4%,D组为9.7%,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说明联合应用治疗方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患者可以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很高,有研究显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50%~70%,病死率为0.10%~0.38%[3],所以重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主要为药物和康复治疗。药物常为首选方案,低分子量肝素钙能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4],但存在以下缺点:术后出血较多、皮肤瘀斑或血肿等、且需要定期检测出凝血时间。新药利伐沙班是近几年开始应用的,具有疗效确实,安全性相对较好等特点,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造成,特别是术后前几天,有研究证实,DVT发生在术后第1天的病例约50%,发生在术后第2天的病例约30%[5]。所以早期功能康复能够降低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少DVT发生[6]。

通过我们的研究认为早期康复锻炼,结合物理措施、抗凝药物的应用,可明显降低血栓发生率。

[1]杨刚,吕厚山.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527.

[2]邱贵兴,戴尅戎,杨庆铭,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31-33.

[3]Kim YH,Oh SH,Kim JS.Incidence and natural history ofdeep-vein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 and randomised clinical study[J].J Bone Joint Surg Br,2003,85(5):661-665.

[4]杨佐明,戴士峰,王琦,等.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2):157-158.

[5]Borow M,Goldson H.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bosis Evalua-tion of five methods of treatment[J].Am J Surg,1981,141(2):245-251.

[6]唐泓源,张黎明,皮红英,等.系统早期活动方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965-967.

R687.3

B

1671-8194(2016)18-0123-02

猜你喜欢

长春置换术康复训练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初夏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印语长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