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6-01-28王惠强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疹块心内膜炎患猪

王惠强

(兰溪市黄店镇畜牧兽医站,浙江兰溪 321111)



猪丹毒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王惠强

(兰溪市黄店镇畜牧兽医站,浙江兰溪 3211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急性)、皮肤疹块(亚急性)、疣状性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由于严格的防疫制度,该病已极为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小、散养殖场(户)则时有散发或继发危害,多呈地方性流行,必须引起养猪场(户)的重视。

1 流行病学

1.1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架子猪,3月龄以下幼猪和5岁龄以上成年猪较少发病。多发于夏秋季节,5~8月呈流行高峰期,特别是气候闷热、暴雨之后较易流行,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少。

1.2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菌,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用具及土壤等,污染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长期生存,扩大传染。健康猪主要经消化道、皮肤创伤等途径感染。

2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1~7 d,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等三型。

2.1急性型主要特征为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死亡率高。病猪精神不振、高热不退;废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后期腹泻。耳、颈、背部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侧皮肤出现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常于3~4 d内死亡,病死率80%左右,耐过者转为疹块或慢性型。哺乳仔猪和刚断奶猪发生该病时,一般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死亡,病程不超过1 d。

2.2亚急性型(疹块型)病情较轻,发病初期体躯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可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褪色。疹块突出皮肤2~3 mm,大小约1 cm至数cm,数量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猪口渴、便秘、呕吐、体温升高。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经数日以至旬余,患猪自行康复。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死亡。病程约1~2周。

2.3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

2.3.1慢性关节炎型患猪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腕、跗关节较膝、髋关节多见)炎性肿胀,病肢僵硬、疼痛。急性症状消失,多以关节变形为主,呈现一肢或两肢跛行或卧地不起。病猪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消瘦。病程数周或数月。

2.3.2慢性心内膜炎型患猪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喜卧,厌走动,强使行走,则举止缓慢,全身摇晃。听诊心脏有杂音,心跳加速、亢进,心律不齐,呼吸急促。该类病猪一般很难治愈,最后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呈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2.3.3慢性皮肤坏死型患猪有时形成皮肤坏死,多发于背、肩、耳、蹄和尾部等。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色黑、干硬、似皮革,逐渐与下层新生组织分离,犹如一层甲壳。坏死区有时范围很大,可占整个背部皮肤;有时可在部分耳壳、尾巴、末梢、蹄壳等部位发生坏死。约经2~3月后坏死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色淡疤痕。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3 预防措施

3.1免疫接种猪丹毒弱毒苗,大小猪只一律皮下注射1 mL,免疫期6个月; 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10 kg以上断奶猪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5 mL,21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由于本菌苗为活菌制剂,注意接种前后7~10 d内,避免使用抗生素。

3.2科学饲养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定期驱除蚊、蝇和鼠类危害,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搞好猪场内外卫生,合理搭配饲料营养,提高整体猪群的抗病力。

3.3严格消毒加强饮水、栏舍消毒和管理工作,防止病从口入,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引进种猪时,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待检查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消毒,做好无公害处理,杜绝病菌传播。栏舍应定期用10%石灰乳、百毒杀等消毒剂严格消毒,严防病菌危害。

4 治疗方法

4.1青霉素疗法据生产实践,青霉素治疗该病有特效,其次是土霉素和四环素等。卡那霉素、新霉素和磺胺类药则基本无效。急性型患猪可用青霉素10000 IU/kg体重,静脉注射。肌注常规剂量青霉素,则每天2次,不宜过早停药,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型,一般应待食欲、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持续用药2~3 d。

4.2血清疗法应用抗血清,剂量为仔猪5~10 mL。3~10月龄猪30~50 mL,成年猪50~70 mL皮下或静脉注射,经24 h再注射1次,如青霉素与抗血清同时应用则效果更佳。对病情较重患猪,在应用青霉素和抗血清疗法的同时,可用5%葡萄糖加维生素C或右旋糖酐及氢化可的松和地塞咪松等静脉注射,疗效显著。

2016-05-20

S858.28

B

1005-7307(2016)05-0032-002

猜你喜欢

疹块心内膜炎患猪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猪副伤寒的诊断及防治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猪丹毒病的诊治
一例猪丹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