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

2016-01-28肖艳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上腹多潘立酮拮抗剂

肖艳梅

浅析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

肖艳梅

目的浅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性的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后,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显效18例,占75.00%,有效4例,占16.67%,无效2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中常见的功能性肠胃病,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经过有效地临床治疗后,消化不良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好。

消化不良;临床治疗;疗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可称为消化不良,其是指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痛胀、食欲不振、早饱嗳气及恶心呕吐等的一组肠胃临床综合征。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会持续性及反复性的发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1]。从治疗目的及病理生理学来划分,消化不良可分为上腹痛综合征(患者表现为上腹疼痛及上腹烧灼感)与餐后不适综合征(因进餐所引发的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餐后的早饱与饱胀感),少数患者会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综合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存在焦虑、抑郁及恐癌的心理。作者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24例消化不良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6±13.2)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26±0.72)年。24例患者中上腹痛综合征13例,餐后不适综合征1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腹部CT检查后确诊为消化不良,均无器质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诊治时,医师首先需要安慰患者情绪,解释患病原因。同时劝诫患者戒烟戒酒,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及非甾体类抗炎药。若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等精神障碍,可进行适当的心理及药物治疗[2]。

1.2.2 饮食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饮食应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辛辣及油腻食物等,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餐后症状,为了避免及降低早饱及餐后的饱胀感等临床症状的强度,消化不良患者应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3]。

1.2.3 促动力药物治疗 在进行促动力药物治疗时常用药物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及红霉素。甲氧氯普胺类药物具有多种的作用机制,其中包括5-羟色胺3型(5-HT3)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的拮抗作用[4]。多潘立酮为苯并咪唑类药物的衍生物,是外周多巴胺D2受体的拮抗剂。因多潘立酮不经过血脑屏障,较少发生中枢的不良反应。现有的研究结果表示多潘立酮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但并不会增加胃部的排空率,低于5%的患者在服用多潘立酮后会发生乳房胀痛及溢乳的现象。西沙必利为5-羟色胺4型(5-HT4)激动剂与5-HT3拮抗剂,经过两项荟萃的分析表示,同安慰剂相比较,西沙必利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腹胀、上腹痛、早饱及恶心等一系列的消化不良的症状[5]。但因为西沙必利存在极少量的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已经较少的使用。红霉素为一种胃动素的受体激动剂,其可以使患者的空腹状态下的胃窦部的动力提升,提升胃部的排空能力,提升餐后状态下的胃窦十二指肠动力学的协调作用,同时还可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并促进胆囊的收缩。

1.3 疗效评定标准[6]经过为期8周的针对治疗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显效:患者的腹痛腹泻、恶心嗳气,早饱胀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不适症状;有效:患者的腹痛腹泻、恶心嗳气,早饱胀痛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存在较轻的不适症状;无效:患者的腹痛腹泻、恶心嗳气,早饱胀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变,严重患者会出现呕吐症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2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显效18例,占75.00%,有效4例,占16.67%,无效2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67%。

3 讨论

通常消化不良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中上腹不适及疼痛,常以一个及一组症状为主,其起病较为缓慢,症状呈反复性发作,且症状时轻时重。当患者为餐后不适综合征时,表现为早饱及上腹不适,在进食后症状会有所加重,并伴有喛气及恶心;当患者为上腹疼痛综合征时,表现为间歇性的上腹疼痛,在进食及服用抗酸类药物后会有所缓解,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症状与溃疡相似,但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无溃疡。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医学上普遍认为其与饮食环境、胃酸分泌、慢性胃炎及胃肠运动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在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时,患者首先需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及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禁食诱发症状食物。对于运动障碍型的患者需禁食产气食物,例如土豆及红薯等[7]。又因大量的脂肪与蛋白质不利于胃排空,患者还应坚持少食多餐原则。与此同时根据患者自身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避免因精神紧张及过度疲劳导致病情的加重。对于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可以对其使用抗抑郁药,例如多塞平、阿米替林及氟西汀等;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可以对其使用抗焦虑药,例如阿普唑仑及地西泮等。在治疗消化不良时需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类型确定用药。对于溃疡型的消化不良,患者可以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此种类型消化不良的疗效确切,通常不需要进行维持性治疗[8]。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质子泵阻滞剂或H2受体拮抗剂。在进行溃疡型的消化不良治疗时,可配合使用胃黏膜的保护剂,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有硫糖铝和前列腺素E等。对于运动障碍型的消化不良患者,其治疗时可使用促动力的药物促进胃部排空、适当的增加近胃端的张力,以此来提升胃肠的运动功能,临床上较多使用的促动力药物有多潘立酮与莫沙必利。对于非特异型的消化不良患者,需根据其具体的临床表现,使用抑酸剂、促动力药物、黏膜保护剂以及心理疗法等手段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对消化不良的治疗还可使用针灸疗法、胃电刺激、内脏镇痛剂、NK拮抗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以及心理治疗等。

[1]吴柏瑶,张法灿,梁列新.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85-90.

[2]罗金波.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1,17(22):3431-3434.

[3]李建.消化不良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99-2601.

[4]杨健,陈高红,彭颖,等.消化不良的内科治疗现状.国际消化病杂志,2011,31(4):198-200.

[5]仝甲钊,曲波,王蓓蓓,等.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9):785-790.

[6]朱丽明,常敏,黄丹,等.米氮平治疗消化不良疗效评价.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2):71-72.

[7]张凤玉,史勇.心理社会因素与消化不良的关系.海南医学,2011,22(1):80-82.

[8]雷晓改,贾林,许鸣,等.难治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饮食行为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08-2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74

2016-10-18]

116021 大连机车医院

猜你喜欢

上腹多潘立酮拮抗剂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柴枳理中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