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16-01-28陈翔刘达钧
陈翔 刘达钧
·综述·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陈翔 刘达钧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趋于年轻化,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而对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也已逐渐深入。本文就当前早发冠心病研究较多的几种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家族史、性别)进行综述,以期对早发冠心病的后续研究提供便利和参考。
早发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家族史;性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功能性改变和(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阻塞或狭窄,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及坏死的心脏病,还会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全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已将冠心病的预防及控制列为服务项目内容。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冠心病都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四大慢性疾病之一。
1 早发冠心病概念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工作模式的转变,体力活动、运动时间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冠心病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已显示出低龄化的趋势,冠心病将不再作为老年疾病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般来说,≤55岁男性及≤65岁女性所患冠心病为早发冠心病[1]。早发冠心病患者在寿命、生活质量、医疗费用及预后等方面损伤均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患者,因此早发冠心病已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
2 早发冠心病的特点
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在逐年上升,且病情更加严重,通常会引起心力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提高了社会负担。与老年冠心病相比,早发冠心病具有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发病急、 无先兆,就诊时多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表明,早发冠心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而受累以左前降支为主[2,3]。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早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含有大量的脂质泡沫细胞,被称为软斑块,具有发展快、易破裂等特点[4],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早发冠心病患者有更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率[5]。早发冠心病的致死率非常高[6],由于早发冠心病患者多为中青年的劳动力人群,患病后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损失,远高于晚发冠心病患者,故改善早发冠心病患者预后,提高生存期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 早发冠心病与血脂异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摄入的脂肪也逐渐增加,导致血液粘稠,构成引起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血液中血脂凝固、血糖升高是引起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虽然在我国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早发冠心病群体却不容忽视,反而需引起医学界的警惕和关注。
血脂异常指总胆固醇(TC)>5.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HDL-C水平降低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减弱有关。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出现代谢异常,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总胆固醇升高等。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即脂质三联症,会引起高密度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报道称,早发冠心病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冠心病患者,导致脂质代谢发生紊乱。血浆中若存在较高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则会提高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7]。陈连英等[8]研究发现早发冠心病患者较晚发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水平更高。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早发和晚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具有明显的不同点,与晚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比,血脂异常是早发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脂症是青年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血脂中的总胆固醇是影响早发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五个因素之一。
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是对血清总胆固醇造成影响的主要成分[9],由于膳食热量的消耗与摄入不平衡,易引起肥胖或超重。故对早发冠心病患者采取膳食治疗的主要机制为减少胆固醇及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控制总热量,促进热量平衡。
4 早发冠心病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是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 kPa) 或舒张压≥90mm Hg或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现正服用药物,心血管事件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关,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有报道称,心脑血管死亡占全部死亡的40%以上,而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0.1%,女性为24.8%,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来源为中青年。相比于同龄的无高血压者,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且病情较严重。高血压会降低血管弹性,造成血管硬化,形成血栓等损害,与早发发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0,11]。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病可能在女性早发冠心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曾有文献报道显示,早期妊娠高血压或妊高症可能与其有关[12,13]。长期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动脉内膜易发生损伤,内皮细胞回缩,细胞间连续性中断等,导致内膜下组织暴露,内膜粘附、聚集血液中的血小板,形成腹壁血栓。高血压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相关研究提示,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饮食可以减少男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早期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可能有助于减少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率[12,13]。
5 早发冠心病与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1984关于吸烟标准化建议界定,>1 支/d,时间>1 年为吸烟者。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1.5~4.0倍。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有较长的吸烟史,香烟内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心血管功能造成较大损害,从而引发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吸烟会提高中青年冠心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可能与烟草中所含的一氧化碳及尼古丁相关,一氧化碳可结合血红蛋白降低血液携氧能力,而尼古丁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提高心肌耗氧量,收缩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提高血压。研究证明,吸烟可使血清TG水平显著升高,LDL-C升高,而使HDL-C水平降低,Apo A浓度降低。吸烟可对机体的脂代谢产生多重影响,导致机体出现脂代谢异常。中青年人群由于社会文化及精神压力等因素,相比于老年人具有更高的吸烟率,且戒烟意识更差,尤其是男性。有研究认为,吸烟在40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中是密切相关危险因素,这也是导致早发冠心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相关学者研究显示,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最危险因素为吸烟,这可能与男性吸烟危险因素的暴露较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也是青年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6 小结
早发冠心病因其发病年龄提前,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对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早发冠心病的发生提供预判参考,使人们在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和尽量降低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损害,从而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因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具有较短病程,粥样硬化斑块内以脂质成分为主,纤维成分较少、纤维帽较薄(即软斑块) 、易破裂、易导致急性心血管不良事件,故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也显的尤为重要。
[1]贾连玲,龙宪连,马盈盈,等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 4598.
[2]张婷婷,田然,张抒扬,等.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5):392-395.
[3]王三宝,赵洛莎.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7):1094-1097.
[4]刘俊峰.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分离尿液清蛋白的方法学评价.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4):405-407.
[5]李民驹,黄勇,鱼达 .任意尿香草扁桃酸和高香草酸的肌酐比值测定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3):219-221.
[6]孙志华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中青年人群血压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15,17(4):513-515.
[7]翁敏,毕丹青,赵滢 .尿蛋白与尿肌酐之比测定尿蛋白的可靠性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 7377-7378.
[8]陈连英,王惠民,丛辉,等 .琼脂糖凝胶区带电泳应用于蛋白尿的分析.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1):55-56.
[9]王平平,王小兵,马文 .尿蛋白/尿肌酐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相关性分析及临床应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2): 1141.
[7]付士玲 .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改变的探讨.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6):553-554.
[11]蓝剑,谢延,秦川,等 .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15,17(3): 434-436.
[12]潘素琴 .胰激肽原酶与苯那普利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56.
[13]陈晶,付梅林,侯宁宁,等 .褪黑素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相关性分析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82.
Research progress of risk factors for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EN Xiang,LIU Da-jun.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 014060,China
As one of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tains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Developed living level brings younger age of onset,which has caught attention of academia.Meanwhile,research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been taken gradually into depth.This paper provides summary on several risk factors (dyslipidemia,hypertension,smoking,family history,gender) for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ccordance with present research,in order to provide convenie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yslipidemia; Hypertension; Smoking; Family history; Gender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213
2016-01-13]
014060 包头医学院(陈翔);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刘达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