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良药话鹿茸
2016-01-28杨世雷
杨世雷
补肾良药话鹿茸
杨世雷
鹿茸系雄性鹿尚未骨化而密生茸毛的幼角,是临床常用的补肾良药。本文从鹿茸种类、收茸要求、收茸适期功效、主要作用、历代典籍应用、现代研究、主要功效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做系统总结。
鹿茸;功效;主要作用;药理作用;食用方法
1 鹿茸种类的划分
1.1 按鹿种分类可分为梅花鹿茸、马鹿茸、白唇鹿茸、水鹿茸、驼鹿茸、驯鹿茸、杂种鹿茸等。
1.2 按收茸方法可分为锯茸和砍茸。锯茸分为:梅花鹿的二杠、三杈、椎角、再生锯茸等。马鹿的三杈、四杈、椎角和再生锯茸等。砍茸分为:梅花鹿的二杠和三杈砍茸,马鹿的三杈和四杈砍茸[1]。
2 收茸要求
2.1 收茸的一般要求 一般3岁(头锯)梅花公鹿虽绝大部分能生长出三杈型鹿茸,并比二杠型鹿茸增重40%~50%,但由于其年龄小、脱盘晚、生茸期相对短,所生产的三杈型鹿茸一般都干瘦细小,达不到高等级要求,价值也低,一般收取二杠型鹿茸。4岁(二锯)公鹿大部分可收三杈型鹿茸,但对鹿茸干瘦细小者可收取二杠型鹿茸。5岁(三锯)以上的公鹿基本达到体成熟,所生鹿茸粗大肥嫩,应收取三杈型鹿茸。
2.2 梅花鹿二杠砍茸要求 粗壮、肥嫩、虎口饱满、长短适宜。
2.3 梅花鹿三杈砍茸要求 茸形规整对称,嘴头饱满肥嫩,挺圆。
2.4 马鹿(白唇鹿) 一般以收三杈型鹿茸为主,但对于长势旺盛、 茸体粗大、茸形规整、肥嫩、嘴头粗壮的鹿茸也可收四杈型茸。
2.5 水鹿 主要收取二杠和三杈型茸。
3 收茸适期
鹿茸是药材,必须在骨化前的生长阶段收获。适期合理收茸是保证鹿茸质量,提高养鹿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环节。鹿茸的生长速度和成熟时间因鹿种、年龄、气候、营养状况及个体不同而异,鹿场应根据历年生产状况和自身条件灵活确定收茸期。在收茸期间,技术人员须每天定时观察鹿茸的生长状况,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每头公鹿的收茸日期。
4 鹿茸功效
鹿茸补肾之功效可见于历代古籍。《神农本草经》云:“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记载了鹿茸具有补肾作用。明确指出鹿茸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最早见于唐代的《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此外,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鹿茸散,用鹿茸0.5 g(冲服)、阿胶9 g(烊化服)、当归9 g、乌贼骨15 g、蒲黄6 g,水煎服;《千金翼方》中的桑螵蛸散,以桑螵蛸9 g、鹿茸0.5 g(冲服)、黄芪12 g、党参12 g、牡蛎18 g、炙甘草3 g、生姜3 g,水煎2次分服;《外台秘要》中的必效寄生散,用桑寄生15 g、杜仲9 g、鹿茸1 g,共为细末,3 g/次,2次/d,同书中的治失精方,以鹿茸0.5 g、人参9 g、麦门冬9 g等均明确体现出鹿茸补肾壮阳作用在临床的应用。宋元时期由于大量方书的出现,使鹿茸的补肾壮阳作用在临床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鹿茸四斤丸,用炙鹿茸等治疗肾阳虚损、筋骨萎弱等;《济生方》中的十补丸,以鹿茸等治疗肾阳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阳萎等,首次提出鹿茸在治疗阳萎中的应用;此外 《卫生宝鉴》中的内补鹿茸丸,更是以鹿茸为主,治疗肾阳不足,肾虚阳萎的良方;到明清时期,鹿茸补肾壮阳的作用在临床得到了进一步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壮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的叙述,更加全面的阐述了鹿茸的作用,使鹿茸补肾壮阳的作用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如《医宗金鉴》中的补肾地黄丸,即是以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而成,主要治疗因肾阳不足导致的小儿发育迟缓;《景岳全书》中的补髓丹是以青娥丸加鹿茸而成,补肾壮阳作用较强,多用于老人肾阳不足,腰痛不可屈伸、小便频数等;《女科辑要》中的内补丸,是以内补鹿茸丸为基础,去阳起石、蛇床子,加茯苓而成,主要用于肾阳衰微、白带清稀、形寒怯冷、黎明泄泻、脉象沉迟者[2]。
5 鹿茸主要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 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鹿茸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饮食,减少疲劳。动物试验证实,用鹿茸酊作皮下注射后可见前列腺、精囊重量增加;还有兴奋离体肠管及子宫、增强肾脏利尿的功能;同时鹿茸还具有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发生和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抗衰老的作用。
6 鹿茸药理作用
现在研究认为鹿茸的药性为甘、咸、温,归肾、肝经。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主要治疗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证,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证,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內陷不起等证。特别是广泛应用于肾阳不足型阳萎证。本品常用量为1~2 g,一般研末冲服或入丸散;但因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且温性较强,所以服用本品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伤阴动血[3]。此外,本品补阳药力较强,故阴虚有热、或有痰热、或胃火内胜者忌服;外感热病禁用[4]。
7 鹿茸食用方法
鹿茸食用方法主要有:①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因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且温性较强,临床用量较小,一般用0.5~1.0 g,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即可;②鹿茸泡酒:酒有助于行气作用,药物作用便很快发挥,行至全身。鹿茸同样可以入酒,将鹿茸片加入50°以上的白酒浸泡一段时间后饮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药材一起浸泡[5]。③鹿茸做菜:鹿茸也是一个很好的滋补品食材。在南方地区,鹿茸和其他药材加入鸡、鸭、鹅或者猪肉等,用慢火细炖,饮其汤水,同样有很强的补肾作用。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512-515.
[2]周凤捂.古今药方纵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94-299.
[3]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439-444.
[4]陶斯明,王春华.简明阳萎治疗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2-93.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191-11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201
2016-01-15]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