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6-01-28李辉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肾癌低密度包膜

李辉雄

螺旋CT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李辉雄

目的探究螺旋CT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小肾癌患者术前CT扫描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灶位于右肾35例,左肾37例;单发病灶50例,双侧病灶8例,单侧双病灶14例;有假包膜62例,无假包膜10例;CT平扫病灶显示混杂密度44例,低密度16例,稍高密度7例,等密度5例;CT增强扫描显示皮质期明显强化62例,轻度强化10例,均呈一过性强化;对比手术结果及病理特点发现,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7.22%(70/72)。结论螺旋CT诊断小肾癌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螺旋CT;小肾癌;强化;密度;诊断符合率

肾癌又称为肾细胞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发现时多已是中晚期[1]。据相关资料[2]显示,该病在原发肾脏恶性肿瘤中占75.00%~85.00%,病死率高达50.00%。小肾癌为直径≤3.0cm的肾癌,肿瘤通常局限于肾包膜内,手术较为容易,若早期给予患者治疗,预后良好。然而由于其直径较小,临床诊断难度更大,非常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耽误疾病的治疗,不利于手术操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影像学技术不断提升、革新,小肾癌的临床诊断符合率越来越高,其中多层螺旋CT检查小肾癌应用最为广泛,受到广大学者认可,为目前诊断小肾癌的主要检测手段[3]。为了探究螺旋CT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本院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2例小肾癌患者临床CT诊断资料,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小肾癌患者临床CT诊断资料,将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进行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不一,腰部不适21例,无痛性血尿41例,其余患者体检时偶然发现。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5.3±6.3)岁,病灶直径1.0~3.0cm,平均直径(2.1±0.3)cm。

1.2 诊断方法 诊断采取德国生产的16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于诊断前8 h禁食,检查前0.5 h口服1000.0ml水充盈肠胃。检查开始对患者双肾区进行平扫,然后进行动脉期、实质期及平衡期三期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肘静脉团注增强扫描对比剂欧乃派克[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3]80.0~100.0ml,注射速率为3.0~3.5ml/s,注射对比剂后20.0~30.0 s、50.0~60.0 s、4.0~5.0min进行三期扫描。扫描具体参数为电压10.0 kV、电流为120.0 mAs,矩阵为512×512,层厚为8.0mm,螺距为0.8,显示野为300×300,最后以1.5mm层厚及0.6mm间距进行薄层重建,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

2 结果

72例小肾癌患者中病灶位于右肾35例(48.61%),左肾37例(51.39%);单发病灶50例(69.44%),双侧病灶8例(11.11%),单侧双病灶14例(19.44%);有假包膜62例(86.11%),无假包膜10例(13.89%);CT平扫病灶显示混杂密度44例(61.11%),低密度16例(22.22%),稍高密度7例(9.72%),等密度5例(6.94%);CT增强扫描显示皮质期明显强化62例(86.11%),轻度强化10例 (13.89%),均呈一过性强化;对比手术结果及病理特点发现,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7.22%(70/72)。

3 讨论

肾癌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泌尿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肿瘤疾病,而小肾癌是肾癌发展的早期阶段,有资料显示[4,5]其占肾癌的8.7%~25.1%。小肾癌病灶一般较小,多在进行体检或者其他检查时发现。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小肾癌诊断率越来越高,为早期诊断发现及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

常规的CT扫描受到容积效应以及空间分辨率影响,造成误诊的几率较高[7]。而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容积扫描、空间分辨率高以及扫描速度快、任意平面薄层重建等优势,一次注射造影剂就可完成肾脏皮质期及实质期、平衡期的多期扫描,更利于小肾癌检出以及定性[8]。此外多层螺旋CT还可很好显示患者腹腔各层结构与病变,不受患者肥胖限制,可很好了解腹水分布情况,还可用CT进行复查来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其对于诊断腹膜转移瘤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应注意的是病灶<2.0mm患者,CT检查难度较大,难以准确检出,若此时患者腹腔局限性积液,可初步确定有邻近种植病灶,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符合率。CT平扫发现小肾癌发病多为单侧,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块影,边界不清,多为低密度块影,部分可能含有囊变坏死等更低密度结构,部分肿瘤内可见小点状与结节状钙化,若同时出现瘤内出血,表现为高密度。本文研究发现其中右肾病灶35例,左肾37例;单发病灶50例,双侧病灶8例,单侧双病灶14例;有假包膜62例,无假包膜10例,可见左右肾发病几率相当,而多数为单发病灶,且多数患者有假包膜,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很好地诊断疾病发病位置及发病状况。CT强化扫描可清楚显示患者正常肾组织及肾癌边界、病变位置,增强后皮质期呈一过性强化,还可看到癌肿与肾包膜间关系,是否侵犯周围脏器;本文研究显示CT平扫病灶显示混杂密度44例,低密度16例,稍高密度7例,等密度5例;CT增强扫描显示皮质期明显强化62例,轻度强化10例,均呈一过性强化。将72例患者手术结果及病理特点作为依据与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临床诊断符合率高达97.22%,对于诊断小肾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肾癌临床符合率高,可清楚显示患者病灶情况,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1]王汉,冯金艳,袁智勇,等.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西部医学,2012,24(12):2417-2418.

[2]Fenner A.Kidney cancer: Multiphasic CT to distinguish small renal mass subtype.Nat Rev Urol,2013,10(6):310.

[3]杨静茹,李飞,周俭用,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河北医学,2012,18(8):1076-1078.

[4]付红,罗晓辉,王禾,等.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2,17(5):479-481.

[5]刘道柱,谢敏,陈鹏,等.乏血供小肾癌与不典型肾囊肿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江西医药,2015,8(5):480-481.

[6]Kao PF,Tseng CJ,Weng JH,et al.Vesicovaginorectal fistula on a FDG PET/CT of a patient with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and endstage renal disease.Clin Nucl Med,2012,37(10):1013-1015.

[7]胡利荣,庞伟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12,41(6):140-142.

[8]宋殿宾,于满,迟强,等.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在小肾癌NSS中的应用价值.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1825-18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052

2016-02-22]

512500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肾癌低密度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低密度发泡水泥隔热层施工方法探讨
自噬与肾癌
VEGF165b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