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不规范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6-01-28赵芳竹
赵芳竹
标本采集不规范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赵芳竹
目的分析标本采集不规范对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4200份血液生化标本资料,对检验结果有误差的操作进行总结,并分析解决方案。结果本组研究中,285份标本发生溶血(占6.8%),8份标本发生污染(占0.2%),6份标本发生凝血(占0.1%),发生错误标本1份(占0.02%),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包括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本身溶血、送检时间、污染等。结论不规范的标本采集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中,采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时送检,尽量避免人为的检验误差。
标本采集;不规范;血液生化;检验结果
生化检验结果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影响检验结果是由于临床生化检验中标本采集不规范、采集后没有及时进行检验等[1],另外除了以上因素,还包括病理性因素对体液成分造成影响[2]。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收集本院4200份血液生化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解决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临床收治的4200例患者的血液生化标本,其中285份标本发生溶血(占6.8%),8份标本发生污染(占0.2%),6份标本发生凝血(占0.1%),发生错误标本1份(占0.02%)。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标本采集的部位、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标本溶血进行血液生化检测,重点检测K+、Na+、Cl-、Cr、Ca2+、TB、DB、BS、BUA、GPT等指标,对每个标本测定3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溶血标本的检测中,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8±0.5)IU/L和直接胆红素(11.6±0.16)μmol/L较正常标本升高[分别为(18.6±0.1)IU/L和(4.3±0.1)μmol/L],而谷氨酸转肽(220.0±0.5)U/L和肌酸激酶(178.0±0.3)U/L较正常标本降低(230.0±0.5)U/L和(324.0±0.4)U/L;而K+(8.2±0.1)mmol/L、Cl-(105.6±0.1)mmol/L、Ca2+(103.2±3.2)mmol/L、TB(37.8±12.5)mmol/L、DB(17.1± 11.7)mmol/L、GPT(52.7±31.1)mmol/L、较正常标本检测值升高,Cr(0.12±0.04)mmol/L、血糖(BS)(5.9±0.6)mmol/L、血尿酸(BUA)(0.32±0.07)mmol/L较正常标本检测值[分别为尿肌酐(Cr)=0.14mmol/L、BS=6.5mmol/L、BUA=0.45mmol/L]降低。因此合格血样与不合格血样的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的原因
3.1.1 标本溶血 标本溶血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不规范采集行为,在血标本采集的过程中,静脉穿刺不顺利不能一针见血,在患者的血管中来回穿刺,可造成局部的血肿和样本溶血;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抽血消毒时酒精未干就开始抽血;注射器和针头未能紧密连接,血液注入容器中时未取下针头,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进而引起溶血;抽血速度过快,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针头的挤压导致红细胞破碎溶血;对穿刺部位进行挤压或在皮下取血;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造成局部瘀血;患者自身有溶血性疾病等。由于血清与红细胞中很多物质含量不同,溶血后这些物质会释放到血清中,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当标本发生溶血后,红细胞被破坏,K+被大量释放,造成血清钾离子的假性升高,另外胆红素和多种酶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标本采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溶血。
3.1.2 采集时间不规范 ①采集血标本前1 d嘱患者空腹4~8 h,做好早晨抽血准备。患者若在进食不久后就开始进行生化标本采集,体内的胆红素、胆固醇会升高5%左右,天门冬氨酸氨基酸会升高20%左右,甘油三酯会上升50%左右[3]。②剧烈运动亦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剧烈运动能够迅速增加丙酮酸、乳酸、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等,从而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4]。③饮酒、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增加患者体内的肠源性同工酶、血氨等,进食后进行血标本检测,会使甘油三酯、胆红素、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不同程度增加,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1.3 送检时间不规范 医护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尤其在夜间,由于夜班医护人员较少,思想上对送检工作不够重视,采集的标本往往不能及时送检,导致标本遭到污染。在血标本保存的过程中,血氨、血气分析等对时间的依赖性比较严格,导致检验结果的失真。血标本放置1 h后K+浓度升高,5 h后Cl-浓度降低,而Na+浓度稍有下降,该研究与荣晓玲[5]报道相吻合。血液离开人体后,红细胞本身会因温度、环境及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红细胞会通过新陈代谢获取新能量,进而降低红细胞活性甚至破裂,使检测过程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当血液离开人体后,由于糖酵解提供给红细胞能量,细菌污染分解葡萄糖使血液中血糖的浓度减低,而分离后的血清可以阻断细胞和细菌对血清糖的酵解,可使血糖保持不变[6]。
3.2 防范措施
3.2.1 预防标本溶血 在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尽量缩短患者扎止血带的时间;对穿刺部位避免拍打,以避免机械作用造成的溶血;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对穿刺失败的部位避免重复穿刺,及时更换穿刺部位;严格控制一次性注射器和塑料试管的进货渠道,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医院;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抽血时缓缓转动抽动针栓,血液标本注入试管时沿试管壁缓慢注入,采用真空负压采血管。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巧,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患者的血管认真选择,争取做到“一针见血”。
3.2.2 掌握正确的采血时机 除特殊检查和急诊患者外,采血前1 d嘱患者空腹,于早餐前或空腹12 h后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进食后采血,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不同时间段会有很大波动,饮水后会对人体血液进行稀释,导致标本采集的不规范。
3.2.3 对血液标本及时送检 为避免血液标本污染,对抽取的标本应及时送检,对特殊标本应特别注明采集时间及送检时间,避免因主观认识造成的操作不规范。实验室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送检的标本及时进行检测,认真处理,做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用药的患者要做好标识,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田江,玲杨双.不规范采集血液标本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当代护士,2007,7(6):22-23.
[2]贾利军.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19-720.
[3]韦炜.刍议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4):1858-1859.
[4]戴宗成.生化检验中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结果的影响观察.当代医学,2013,19(28):57-58.
[5]荣晓玲.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工企医刊,2009,22(2):41-42.
[6]野丽莉,于秀艳,张东霞,等.肿瘤患者血标本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用肿瘤学杂志,2001,15(1):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051
2015-12-02]
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