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对比分析
2016-01-28杨育新
杨育新
MRI与CT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对比分析
杨育新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成像(MRI)、CT下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特征。方法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对其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果CT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6.0%,MRI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7.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发现钙化41处,CT 检查发现钙化59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发现19处小点状钙化,MRI检查过程中未能加以清晰显示;MRI检查发现钙化(怀疑)12处,而CT检查过程中未能发现;MRI检查显示34处斑块内存在小灶出血现象,而CT检查过程中未能提示斑块出血状况。结论CT、MRI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够准确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管腔狭窄程度,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使用。但是,MRI检查方式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更具优势,且诊断更为准确。
核磁共振成像;CT;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若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不稳定性质,则可导致缺血性脑梗死。针对颈动脉狭窄来说,其斑块的主要特征可对疾病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比较MRI、CT检查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特征,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为此选择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78例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41例,女3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5.4±4.7)岁。排除标准[1]:①年龄>80岁者;②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代谢严重紊乱者;④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后相关诊疗标准[2],且对本院相关诊疗活动知情同意。
1.2 检查方法 分别对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MRI与CT检查。CT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为患者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同时注射生理盐水(30ml)。结束增强扫描后,得到颈动脉 CTA 原始图像,后实施层厚3mm、间距1.5mm的图像重建,行 MPR、MIP 等血管重建,同时对所得图像进行详细分析。
MRI检查方法:采用0.5T永磁开放型磁共振成像仪器(美国GE公司),扫描时取患者仰卧位,分别用头线圈、SE序列对横断面进行扫描,扫描位置为轴位 T1W、T2W、质子密度加权像,层厚控制在7~8mm,而层间距为2mm。与此同时,在高信号下进行MARC扫查,记录检查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图像分析内容包括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情况、钙化状况及纤维帽状态等。血管狭窄程度诊断标准:颈动脉狭窄率=(1-最狭窄处管腔直径/狭窄远端正常血管腔直径)×100%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6.0%,MRI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7.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发现钙化41处,CT 检查发现钙化59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检查发现19处小点状钙化,MRI检查过程中未能加以清晰显示;MRI检查发现钙化(怀疑)12处,而CT检查过程中未能发现;MRI检查显示34处斑块内存在小灶出血现象,而CT检查过程中未能提示斑块出血状况。
3 讨论
临床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诊疗时,若发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严重,则往往对其实施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或采取介入治疗方式。为此,对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早期检查,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整体治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患者开展治疗之前,要做出明确的诊断,进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方案。
为进一步比较CT、MRI下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特征,本研究随机抽取本院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对其进行MRI与CT检查,结果显示:CT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6.0%,MRI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7.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发现钙化41处,CT 检查发现钙化59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结果与翟茂雄等[3]报道结果相符,说明CT、MRI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够准确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管腔狭窄程度,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发现19处小点状钙化,MRI检查过程中未能加以清晰显示;MRI检查发现钙化(怀疑)12处,而CT检查过程中未能发现;MRI检查显示34处斑块内存在小灶出血现象,而CT检查过程中未能提示斑块出血状况。本研究相关结果与钟贻洪等[4]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说明MRI检查方式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更具优势,且诊断更为准确。产生这种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MRI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且图像清晰直观,能够清晰显示病灶位置,能够为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合理的诊断依据。
总之,CT 、MRI两种检查方式均可对管腔狭窄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做出客观评估,对心血管疾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较为复杂的生理学、解剖学结构,加之病理变化复杂。因此,在进行治疗之前,要做出明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措施。针对颈动脉狭窄相关筛查方式来说,其必须具备经济性,且要具有便捷性,进而能够保证患者快速诊断。同时,诊断方法需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且安全无风险。
[1]韦琳,蒙家彦,黎革昌.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MRI与CT分析.白求恩医学杂志,2012,10(2):124-125.
[2]石明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吉林大学,2012.
[3]翟茂雄,杜松林,郑念华,等.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CT与MRI技术对比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4(27):168-169.
[4]钟贻洪,王肇平,廖忠剑,等.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排螺旋CT与MR对照研究.现代医药卫生,2015(20):3141-31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029
2015-09-21]
471003 中信中心医院放射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