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BCD2评分联合D-二聚体评估老年性短暂性脑缺血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

2016-01-28毛旭强,王晓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聚体脑梗死



ABCD2评分联合D-二聚体评估老年性短暂性脑缺血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

毛旭强王晓明

(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无锡201400)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D-二聚体;脑梗死

第一作者:毛旭强(1968-),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及脱髓鞘变性疾病研究。

美国脑卒中指南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后7 d内脑卒中发生率为1.64%~8%,且15%脑卒中患者病前发生过TIA〔1〕。因此及时对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积极干预显得尤为重要。ABCD2评分是对TIA患者进展为脑卒中危险性预测较为全面的方法。D-二聚体是特异性纤溶过程和高凝状态标记物,目前已经成为脑梗死诊治中判断危险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D-二聚体与ABCD2评分在TIA高危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TIA组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66~86岁,中位年龄74岁。TIA诊断标准为1995年全国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未见责任病灶。同时排除低血糖、癫痫发作、肿瘤、心绞痛等疾病,且病程小于24 h。对照组为我院体检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中位年龄为70岁。体检者排除重大心、脑血管疾患及肿瘤等。体检项目包括D-二聚体测定。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不显著。

1.2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TIA组于发病24 h内、入院2、7 d取血4 ml,枸橼酸钠抗凝,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用于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检测使用试剂为美国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生产,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为0~500 μg/L。

1.3评定方法ABCD2评分根据Jonston等〔2〕提出的。评定标准:①年龄(A)≥60岁为1分;②血压(B)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1分;③临床特点(C):单侧肢体无力为2分,言语障碍不伴肢体无力为1分,其他症状为0分;④症状持续时间(D):症状持续时间≥60 min为2分,10~59 min为1分,<10 min为0分;⑤糖尿病(D)=1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3分)20例、中危组(4~5分)25例和高危组(≥6分)22例。

1.4脑梗死评估方法按照第4届脑血管病学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判断患者2、7 d内脑梗死事件,新发脑梗死病灶根据颅脑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判断。均采取抗血小板及改善循环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ABCD2评分值患者脑梗死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TIA组和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TIA组D-二聚体值〔(1 626±123.1)μg/L〕大于对照组〔(143±19.29)μg/L(t=9.249,P<0.05)〕。

2.2不同ABCD2评分组D-二聚体比较高危组(2 815±169.7)μg/L,中危组(1 297±67.9)μg/L,低危组(729.8±54.88)μg/L。危险程度越高,D-二聚体检测水平越高(F=93.0,P<0.05),且二者呈现正相关(r=0.654,P<0.05)。

2.3不同ABCD2评分组间2、7d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各组2、7d内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且ABCD2评分值越高,进展为脑梗死率概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r=0.724,P<0.05)。

表1 不同ABCD2评分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TIA患者症状多在1 h内缓解,最长不过24 h。TIA患者临床转归一般为三种:1/3停止发作,1/3反复发作,另有1/3最终发生脑梗死。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多发生在1 w内。ABCD2评分在评价TIA进展为脑梗死方面应用广泛,但TIA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很多〔3〕。如果能结合其他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会提高ABCD2评分的预测价值。D-二聚体是活化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水平增高时,沉积于血管壁,损害血管壁致血小板聚集,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4〕;且在脑梗死中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与病情进展及转危关系密切。本研究的脑梗死率与张东平等〔5〕研究数据相似。ABCD2评分结合D-二聚体检测对TIA患者病情评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参考文献4

1赵步长,伍海勒,赵涛.脑心同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9.

2Johnston SC,Rothwell PM,Nguyen-Huynh MN,etal.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Lancet,2007;369(9558):283-92.

3王晓明,吴卫文,陆丽霞.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患者脑梗死预测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395-6.

4闵汇刚,李承晏,刘志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7;28(5):667-9.

5张东平,李淮玉.ABCD2评分结合hs-CRP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2):6-8.

〔2014-07-21修回〕

(编辑苑云杰)

中图分类号〔〕R4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1-6255-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1.123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聚体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