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境理论看风光摄影
2016-01-28邹心平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330013
邹心平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330013)
从意境理论看风光摄影
邹心平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330013)
意境理论源远,至今仍受青睐。情景交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象外之味是意境的主要特征,而“自然意象”(即景)是衡量有无意境的主要标尺之一,因而大自然一直是各门类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摄影自不能例外,故而风光应是摄影创作的永恒主题。但风光摄影应用各种手法激发受众想象、营造意境,杜绝无内涵、无韵味的现象。
意境;象外之象;象外之味;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曾受到很多的指责与批评。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但也有情绪化的武断、偏激,如有的论说应取消风光摄影。风光摄影到底该如何认识,需要理论上的梳理,需要用各种美学理论进行观照,如陌生化理论、接受心理学、视觉心理学等等来对之进行透视。本文试图从意境理论的角度,对风光摄影作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风光摄影应追求“象外之味”,激发人的想象
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是一个最有生命力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文对世界文艺理论的一大贡献。在美学与文艺理论家的视野中,对意境的解释集中于情景交融、言外之意、象外之味上。
蒲振元说:“意境是特定形象与丰富的象外之象与言外之意的总和……通俗地说,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1按照这一定义,简单地说,意境就是画面形象加激发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就是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象外之味。夏昭炎在其《意境概说》中说:“意境是创作主体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 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的艺术世界。”2这里“召唤结构”就是画面形象,而“引发的艺术世界”就是想象的世界。黄景进认为“意境必须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又须有形象之外的深远意味。”3这里,“形象之外的深远意味”也就是古代文艺理论中常说的“象外之象”“象外之味”。古风在《意境探微》中把意境定义为:“艺术活动中,情景交融、意溢象外和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意象结构和美感形态。”4同理,这里说的“意溢象外”,也是“言外之意”“象外之意”。当然,这一定义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审美统一,这在后文要谈到。
显然,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是意境的重要特征,有意境的作品,就必然地具有这一特征,具有暗示性、象征性,能激发人们的想象与联想。事实上,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象外之味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与理解中,并不直接地存在于画面中。这里有必要对这三个词作些解释,“言外之意”好理解,就是话里有话;“象外之象”就是由画面形象触发的、于画面之外存在于读者想象或联想中的形象;象外之意是指画面形象触发的情感、哲理思想等。比如,观看亚当斯的作品《月升》时,画面中大片的黑色天空、一轮明月、一片白云、一爿村舍,会让我们想起宇宙洪荒,想到村庄里人的活动与鸡犬之声等,这些画面中本没有的形象,就是象外之象;而由宇宙洪荒,由月的高升与村舍在画面所占面积的小,会想到天地的亘古永恒、人类的渺小等,这就有了“象外之味”。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人观石谷的《清济贯河图》,因画面中水势浩瀚险恶,而联想到自己“前年舟过,几厄于此处”,想起了以前的生活经历,这就是“象外之象”。
在有意境的作品中,这种象外之象、象外之味是纷呈叠出、联类无穷的。象与象之间会互相激发生成,连续下去;象与意之间,也相互激发,象生意,意又激发更深远的象,这更深远的象,又会生发深一层的意,如此循环,回味无穷,咀嚼不尽,形成深厚意蕴。作品的巨大成功便产生了。
那么,如何激发人的想象,获得有意境的作品呢?对风光摄影来说,第一,在手法上要含蓄,要善用减法,以少胜多,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妙在笔墨之外”的效果,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所谓的多重意,隐秀。要达到这种效果,在构图上就要注意留白,画面中的空白与形象相互作用,更能激发人的想象,产生古人所谓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应;同时,要善于藏景,有藏有露,虚实结合。常言道,景愈藏,景界愈大;景愈露,景界愈小。总之,要留下空白和未定点,让人们在完形心理的本能驱使下去补充、创造,从而调动观者的想象与联想。第二,贯注情感。情感是想象与联想的催化剂,要想调动观者的情绪,作者自己首先要情绪饱满,并将之贯注于画面形象中,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第三,有所寄托,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或寄寓情感,或暗示哲理,引发观者的思考;第四,注意画面节奏与韵律的营造。音乐是激发想象与联想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在画面中营造节奏、韵律,使之产生音乐感。第五,适当使用加法,利用数字技术在画面中添加一些面积小却可成为趣味中心与点睛之笔的形象,深化内涵,激发想象。第六,超越优美形态。中国各类艺术都追求艺与道合,要求艺术体现宇宙人生之道,其意境不是优美形态所能涵括、表现得了的,中国画向以荒寒简古、淡泊萧疏为高境界,文学中汉魏风骨的慷慨悲歌,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宋词的婉约凄清与豪迈奔放等,走的都不是优美之路,却有深远的意境。
二、自然风光是永恒的艺术创作主题
英国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认为,所谓意境就是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文艺理论家古风认为,意境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及其艺术呈现,因而有无“自然意象”(即景)是衡量有无意境的主要标尺。南北朝时期意境理论的奠基者刘勰云:“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意境创构的灵感要在人与自然的交往在去揽取。陆游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宗白华:“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在自然中的活动,是养成诗人人格的前提。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意境中的情景交融说的就是人与自然的交融统一。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审美统一始终是一条中心主线。《诗经》是人的情志与鸟兽草木的统一,《离骚》是“美人”与“香草”的审美统一,到后来的汉赋、魏晋山水诗、唐诗宋词等,都致力于情与景的审美统一,至于山水花鸟画更是如此。据美国一位汉学家统计,《唐诗三百首》中自然意象出现的频率为:天76次,日72次,月76次,星13次,河汉8次,北斗4次,草42次,木51次,鸟31次,燕5次,等等P315,公木统计的毛泽东57首诗词中,有自然意象108种,出现频率564次,现代诗人徐志摩、艾青、郭小川等的诗,林语堂、贾平凹、余秋雨、余光中等的散文,也是以自然意象作为作品的主要元素。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建设的关注,自然风光将愈来愈得到社会重视。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摄影,必然地要把自然风光作为表现对象。这既是无可回避的艺术规律,也是摄影的重任所在。当前,国内风光摄影的问题不在于风光“观看”的是否可能,而是在于“观看”角度的变化与创新不足。风光摄影个性的缺乏,正是意境的丧失。对于风光,不是拍不拍的问题,而是如何拍出新意,营造意境。
注释:
1.蒲振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
2.夏昭炎.意境概说[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5.
3.黄景进.意境论的形成——唐代意境论研究[M].台湾学生书局,2004:242-243.
4.古风.意境探微[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