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书屋应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而建设服务的商榷

2016-01-28沈丘县刘庄店镇文化中心466300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
关键词:书屋儿童农村

晏 强 (沈丘县刘庄店镇文化中心 466300)

关于农村书屋应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而建设服务的商榷

晏 强 (沈丘县刘庄店镇文化中心 466300)

众所周知,现在全国各地,无论地处在东西南北中腹地农村,或是地处老少边陲农村的青壮年人,大都为了改善提高家庭生活,而撇家舍业的外出进城打工,或经商做生意去了。就连刚下学没考上大学的,或辍学的十几岁娃娃,也禁不住外面精彩世界的吸引召唤,甚至年近花甲的男人,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也不敢赋闲在家,不顾年老体衰的也跟了出去。

现在,随便到各个村庄里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再到各个家庭串串门,所看到的风景,满眼净是老态龙钟的耄耋老人在村里晃悠,或一个家庭里止有一个上了年岁的妇女,带着一个或几个屎嘛爪爪的孩娃,很少看到有年轻人走在村里。看到这一情景,实在叫人感到揪心。由此有许多仁人志士声泪俱下的大声疾呼,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来感召来召唤,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那么,农村书屋应该怎样围绕这个中心上来建设服务,而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呢?这是摆在广大农村基层工作者面前的首要或重要课题,这也是社会各界仁士所倾心关注,并予与研究探讨多载的课题。

由此,本作者在此提出拙见,以期与各界同仁进行有益商榷。

一、建设农村书屋的重点,应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中心是其关键

建设农村书屋的重点,不能以泛泛的大农村概念为中心,应因地制宜的因势利导的注重特色文化的注重对象的有所区分,有所选择的抓住当前各个村子里所存在的主要矛盾,明确以谁为中心,围绕谁来建设,才是建设好农村书屋,并发挥出应有积极作用的关键所在。

各级政府,之所以在农村投巨资花大力气的建设农村书屋,其出发点与目的,正是为了提升农业生产力的生产能力,和各种知识素质含量,以期达到专业化的水平;并尽最大努力的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等。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大有裨益的。但就其农村的现状而言,此一时彼一时,农村主要农业生产劳动者,也就是农村青壮年农民,大都不再从事,或极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不再问津,或很少问津农事农技农忙农闲了。而能留守下来的一些上了年岁的老翁老妪才是生产主体。农村的主体结构明显发生了缺憾变化,所以建设农村书屋,不能再让老人少年再缺憾,一定得因地因宜因时而变,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少年来建设。

如果只是简单的笼统的以“大农村”为概念,一个模式的一刀切的来建设,不注重各个村子的客观实际情况和特色文化,及其固有的文化氛围情景情结情愫,不注重围绕老人小孩来建设,那建设的初衷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问题的关键,没有因变化而变化,没有抓住谁是当前农村里的主次要矛盾,没注重建设对象,没选准服务对象,只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乱建设。话又说回来了,人世间的所有建设,不管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不都是离不开,也都是围绕一个大写的“人”字而建设的吗?离开“人”的一切建设,都是无稽之谈,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

所以说,建设农村书屋的重点应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中心,又照顾了他们固有文化的关切而建设。只有围绕他们,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只有他们都热爱了都积极投身参与进去,也才能使之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也才能实现建设初衷。

二、开展服务的重心,应围绕留守老年和儿童为中心而转变

农村书屋建立起来了,所开展服务的重心主旨,及所围绕对象,也应跟随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主次要矛盾所发生的转变而转变。如果还是泛泛的只保持在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水平含量程度等上,就会适得其反,倒落得老人不爱小孩不看的结果。

老人倒不是不太需要,而是也需要。问题是,他们苦拼苦挣的极不容易的活到这么大年岁,需要的主体已发生转移,退而求其次的需要心情愉悦安逸快乐还是愉悦安逸快乐,想保持个好心情来颐养天年的多活几岁呢。而儿童少年也不是不需要,而是很需要,因为他们是农村未来的主人。但现时,他们柔嫩的身体还没有足够的力气能力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们正处在发育身体长身体长知识的大好年华,他们有学不完的课本知识,而学习各种技能技术是他们未来未竟的事。虽说培养人才要尽早着手,但儿童少年得有足够宽厚的肩膀来予与承担呀?

文化,文化,文而化之,才为文化。这就是说,有文字有文章有形体有框架有结构有布局,还算得不上文化。要想让其变化为文化,得让其形象化立体化具体化深化细化通俗化,才能被妇孺老幼人都能读,都读得懂,在予与接受理解的同时,使之神情愉悦产生快感和共鸣共识,进而被感召被感染被感化,化二为一化异为同,才为文化。文化一词最初由来,也是由简单机械无目的娱乐,逐渐发展演化成有目的有秩序有协调有编排有演练有程式有模式有节律有音律有韵律有情节有故事等的娱乐,使人在娱中有乐在乐中有悦在悦中有感在感中有染有化而来的。

所以说,开展服务的重心,除一定要围绕老年和儿童这个中心上外,在开展服务的形式上入手上,不一定非要围绕提升程度含量度等上,也可以考虑从服务娱乐,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上着手。这样可以收到寓乐于教,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开展娱乐服务上,一定要刨根问底儿的探寻出,老人和儿童少年究竟需要什么,究竟缺什么,才好为其服务好。

三、把关心关注付诸实际行动,把农村书屋筑造成爱的乐园

现时,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少年的生存境际,真的缺少关爱,真的少情没调的缺少娱乐,真的缺少一个能支持他们心情愉悦的能有所依赖的文化寓所家园,真的缺少精神文化寄托,心灵依靠;真的需要社会大家的关爱关注,真的需要爱的心灵抚慰慰藉,真的需要健康有益有趣的精神文化扶植服务,真的需要有一个精神文化家园要他们依恋等。

如果社会各界真的把关心关注都付诸实际行动,那将会把农村书屋建设的有模有样有声有色——给老人和儿童少年营造一个有关注有关爱有欢有乐,在身体心灵上都能得以真正抚慰慰藉的精神文化家园。让老人不再哀声叹气愁苦无助,整天价乐呵呵的沉浸在社会各界都以“老之老吾之老矣”之大爱幸福中。让其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衷老有所爱,心情愉悦的欢度晚年颐养天年。让儿童少年那天真纯朴的幼小心灵,不再背负本不该背负的沉重负担,保持着本应该的天性童趣,欢蹦乱跳的泼洒着率性帅气;让那明亮的眼睛,不再飘忽出游移不定的忧郁迷惘眼神,整天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的把爱的欢笑尽情撒播;让其深切明白“爱之爱吾之爱矣”,“幼之幼吾之幼也”之大爱之大哲理。譬如:江苏某村庄里的九名大学生村官,他们就是把关心关爱的重心变成工作动力,集中力量面向老人和儿童少年而展开服务展开建设的。结果不仅感动感化了老人和少年,也把远飞的青壮年家凤给吸引召唤回来了,全身心的投诸小村的各项建设发展上;结果使一个几百人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如果各地开展的农村文化建设服务,都能像那九名大学生村官那样去做,那就能起到筑巢引凤般的效果。不用说不用讲不用吆喝,老人儿童少年在筑好的巢穴里享受不尽幸福的同时,会自动呼唤那远飞的家凤,快些回巢与之尽欢。当外飞的家凤都回到生他养他的旧巢穴,而为筑成新梦幻之地而努力奋斗拼搏时,那情景那风景,将会是一个怎麽样的生动场面呀?那建设那服务就做到实打实了,那目的就不言而喻的实现了,那作用也就不难而易的发挥出来了。

指导老师:刘庆琳

晏强,河南省沈丘县刘庄店镇文化中心主任,助理馆员。

刘庆琳,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书屋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篽箖·上野书屋
梦幻书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新农村 新一辈
博览书屋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