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之所至,舞由心生——浅谈舞蹈教员的基本要素

2016-01-28白宏轩石家庄市艺术学校0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

白宏轩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 050000)



德之所至,舞由心生——浅谈舞蹈教员的基本要素

白宏轩(石家庄市艺术学校050000)

摘要: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人们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而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从本质上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那么,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外,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让学生拥有崇高的品德和人文修养?本文从多方面入手,结合舞蹈教师多年工作经验,对舞蹈的素质教育及相关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教师的素质和修养;舞蹈文化知识;师德和责任感

舞蹈,是力与美的展示,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舞蹈教师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修养等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舞蹈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那么,舞蹈教师的素质和修养包含哪些方面呢?

一、育人先育德,崇高的职业道德必不可少

而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从本质上可以说它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在这其中,舞蹈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和修养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人师表,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其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人格魅力更是另人印象深刻。

因此,作为舞蹈教师,他的思想品德和为人的标准至关重要。自己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文化修养,才能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表达和流露出来,这种不经意间的人格教育,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及人格素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的生动形象,言之有物。

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二是舞蹈教师本人的形象。

首先,在舞蹈教学中,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都要做到精准。教学语言最怕似是而非。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要领,就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除其自身外,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师教学教的不准确,没有起到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遭!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足够充分,加之平时功底,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尽快完成学习进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因素。舞蹈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求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这样就比较形象,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便会主动纠正。在纠正动作时,不挖苦,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很重要。在课堂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往往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的情绪,教师要有敏觉的洞察力,有效地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环境下。

只有努力提高全面发展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文化修养,才能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培养出朝气蓬勃,繁荣昌盛的艺术之花。

(二)榜样作用至关重要,与学生之间充分信任

榜样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舞蹈老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决不轻意放过,对学生公平评价,对工作精益求精。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任自己的老师,从而完全配合老师的工作,形成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不厌其烦的耐心和对学生的了解和宽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多家参展企业和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225 000名观众将参加2019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有三分之二的参展商和三分之一的观众来自海外,其中约95%的观众是行业专业人士。在2018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大约8%的观众(16100人)和23%的参展商(1160家)来自亚洲地区。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学生是严格的师生关系,而在教学以外就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作为教师如果付出了真情和爱心,学生会感激老师,因为感激,他们会听从老师,尊重老师,喜欢老师以及任教科目,并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三)对学生视如己出,有爱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

教师良好的行为品质表现为讲诚信,心、口、行高度一致;讲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给每一个受教育者均等的教育机遇;讲爱心,视学生为已出,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是爱学生的先决条件。

学生参加舞蹈活动首先需要的是心理幸福,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遇到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应多以鼓励为主,增强其自信心。如发现有些同学做动作不正规时,一般不要直接点名批评,而采取说教的做法,并且,要因材施教,能使每个孩子的能力得到发展,不断激发他们的热情和进取心,在同学中间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

教师良好的行为品质还表现在个人特异性格上,待人热情活泼不冷漠,宽容大方而不计较,心智和谐而不偏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之坚韧,有舍我取谁自信,有敢于坦言刚义之责任,有猛虎伏林、蛟龙深潭的伸屈变化之胸怀。

二、充分认识舞蹈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我们提倡智慧教育,就是我们在处理日常教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策略,技巧与艺术。谁获得了教育的智慧谁就掌握了成功教育的主动权。

教学的智慧体现在让学生学习兴趣高且学习能力强,终生受用。教学观念新,使人宽容大方,豁然开朗,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一)音乐与舞蹈相融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兄弟。这就要求舞蹈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学习,掌握“音乐语言”的各种表现手段,力求达到音乐的“乐想”与舞蹈的“意想”高度结合。

舞蹈称为音乐之形,音乐称为舞蹈之声,自古以来就难分难舍。从旋律的乐旬中,能找到舞蹈表演语言化的根据;从音乐的和声效果中,能够找到舞蹈表情的动机,从音律,音型中,能找到舞蹈的动律,语气与分寸感。

如果不理解音乐,便会出现音乐与舞蹈便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学生在学习舞蹈时,自己的表演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说,音乐素养对每一个舞蹈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具备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并在音乐的启示下发挥艺术想象力,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

(二)对于民族要有深刻的了解

老师在教授某个民族舞蹈之前,首先自己应了解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个舞蹈有深刻的理解。

例如,舞蹈中有代表性的藏族舞蹈。它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密不可分。

首先,地域文化的特色,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区域——农区、牧区、林区。在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及周边民族的相互往来、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农、牧、林三种文化特点相融合,成为农牧文化型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也是形成高原舞蹈文化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藏高原山路崎岖,气候温差较大,又因这里山高缺氧,人们的劳动节奏不能过于急促。高原特有的生活劳动民形成了藏族“稳”“沉”的舞步,松胯、弓腰、曲背及“一边顺”的独特舞蹈文化类型。

西藏地区除了辽阔的地域,而且有珍禽异兽出没,如牦牛等很多野生动物,是原始游猎时期藏族先民最长相处的伙伴,因此模拟动物的行为也就成了藏族舞蹈最古老的表现手法。而且,当人们狩猎凯旋而归时,为了庆祝捕获人们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这时所表现的就是那些深印在人们脑海里的动物形象和动物姿态。这种无意识的表达方式后来又逐渐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随着见识范围的扩大,人们的动作也更加得美观、复杂,于是产生了早期的牦牛舞等舞蹈。

再例如河北井陉的传统拉花也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它舞姿健美、舒展有方、屈伸有度、抑扬迅变,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彰显了太行山人民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喜悦之情。拉花道具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传统井陉拉花主要表现内容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传统拉花音乐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这样,对舞蹈的理解深刻,动作才会饱满有灵性,不管做动作还是把动作的内容说出来都是得心应手的,学生也会很容易的了解与掌握。在舞蹈中也会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

所以对舞蹈教师来说要在舞蹈艺术教学环节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养,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为人处事和伴随一生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舞蹈艺术的海洋里放射出灿烂的艺术之花,为我国舞蹈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增砖添瓦。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创方法
高校舞蹈教学创新性实践探究
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中的运用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