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通天塔的东方式解决
——兼谈袁培英的绘画
2016-01-28北京袁霆轩
北京袁霆轩
巴比伦通天塔的东方式解决
——兼谈袁培英的绘画
北京袁霆轩
今日中国之艺术界,紊乱的脉络盘根错节,在这样的环境下,艺术家的前行之路变得波诡云谲。宋时有禅语是关于面对世间万物时候的心境,然而山或是水不重要,去了;看或是不看不重要,也去了。最终,是,不是,还是,这三重境界是红尘凡世的众生寻找巴比伦通天塔的东方式解决方案。这种“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淡然和激情,对于今天的中国人,不再是先人们的避世与荒芜,他们的态度与精神经过网络化时代的修炼与沉积,已成为一种有着深厚人文气质却当代化的情绪表达。
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艺术的精神内涵的确不同了,对传统的态度与认知伴随着这种变幻也发生了质变。一直努力在中国画领域师古问道的袁培英,历时多年积淀下了深厚的功底,具有极高造诣,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与艺术的关系。在他近期作品对绘画的探索中能够看到当代化的水墨社会、个人化的超然内心。面对山水,袁培英是以一种直击本体的态度去审视问题,这种看山依然是山的判断与表达,是他在重新厘清了知识的固习,通过结合东方式的艺术实践与西方式的现代生活与观念更新后进行的新文人创作。
中国艺术家关注的精神内涵在今天已经完全蜕变,同时古人的气质对他们的影响不会断绝,在这样的体系下,中国艺术家精神脉络的境界观无疑成为一种独特的观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静止历史,经过东西方文明交汇与世界平面化后,不再是山水的碾压与重塑。在今天,世界还是表象那个景观世界,而对于每个人特别是每个艺术家而言,都是一番剡心换髓。对于袁培英而言,绘画背后的个人化表达,对生命如洗的图像式追问因而带上了强烈的人文观照,并以此来看待属于他的现实和历史。
作 者:袁霆轩,著名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自由艺术家。曾任多家艺术媒体主编,艺术机构负责人,现为安道尔艺术所联合创始人。
编 辑:赵际滦 chubanjilua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