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上)
2016-05-13山西刘毓庆
山西刘毓庆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上)
山西刘毓庆
摘 要:《周易》是“群经之首”,两千多年来也因其有着非常广阔的阐释空间而备受世人重视。关于《易经》的性质,有人以为是卜筮之书,有人以为是哲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它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垂训示戒”“觉世牖民”之书。本文从《周易》的性质与构成、《周易》的基本思想、《周易》观念与西来观念的冲突等角度来分析,意在使读者对《周易》所传达的传统价值观有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解和有效的传承。
关键词:《周易》 天道 人事 传统价值观
“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之一
在“五经”中,排在首位的是《周易》,古有“群经之首”之称,这是因为在传说中《周易》的历史最为久远,可以上溯到伏羲的时代。“五经”的其他几部经书,讲的都是人事,唯《周易》讲的是玄而又玄的“天道”。不过它不是纯讲“天道”,而是解决“人事”的。它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著作,注重人类行为思维方式的建构,注重通过对天道的阐释来指导人的生活。
《周易》不像其他几部经书容易明白,而是每一句话中都藏着玄机,一是一般人不可能短期内把它吃透,二是它有非常广阔的阐释空间,似乎可以做任何的阐释,故《周易·系辞》早就提到了它“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特点。孔子的学问可以说是举世无匹,可是他到了五十岁以后,才开始真正理解了《周易》,所以说了“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因为《周易》的神秘性,魏晋玄学兴起时,把它列为“三玄之冠”。“三玄”中还有一部是《老子》,谈的是“玄之又玄”的道,可是康有为说:“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也就是说,它远不如《周易》之深微玄妙。冯友兰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荣格说:“谈到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南怀瑾又说《易经》是“弥纶天地之道”的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法则,“化学的也好,物理的也好,数学的也好,还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也不管军事、政治、社会、文学、艺术等,都离不开这个法则”①。这评价虽说有些太过,但也反映了《周易》在学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它思想之“玄”和地位之高,所以研究它的人特别多,仅《四库全书》所收就有一百五十九部,《四库存目》中著录有三百一十七部,比《诗经》《尚书》《礼记》等著作的总和还要多。上世纪80年代后,研究《周易》的书更是五花八门,占卜的,看相的,推命的,看风水的,都挂上了《周易》的招牌。而在科学研究名目下的《周易》成果,更是举不胜举,连天文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宇宙结构学、计算机、原子结构等,也都和《周易》挂上了钩,《周易》成了无所不包的“万宝全书”。这种现象自然是反常的,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周易》的神秘认识,总是期待自己遇到的难题能从《周易》中找到解释。
结合“‘五经’与传统价值观”这一主题,讲以下几个问题。
《周易》的性质与构成
关于《周易》的性质,有人以为是卜筮之书,有人以为是哲学著作,而《四库全书总目》“易类”总叙则做如此表述:“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②四库馆臣在介绍《先天易贯》一书时又说:“圣人推天道以明人事,乃作《易》以牖民。理无迹,寓以象,象无定,准以数,数至博而不可纪,求其端于卜筮。而吉凶悔吝,进退存亡,于是见之,用以垂训示戒。”这个把握可以说是相当准确的。
所谓“觉世”,就是要让世人明白天道,明白事理;所谓“牖民”,就是要引导民众,遵循天道办事,不要逆天而行。什么是“天道”呢?抽象地说,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者所运行、变化的规律。这规律是人力不能干扰也无法干扰的,其所运行的方向,代表的就是天意。但人如何把握天道、顺从天意呢?这就要明白事理。“道”是宏大的,而“理”则是藏于事物之中的。“理”本义是治玉,玉有纹理,这纹理生自于里,显之于外,治玉者要顺着它的纹理来因材制器。天下有一物就有一理,顺着理而行事,事物便会各得其所;违背了理,就会把事物搞乱。但事物之理,肉眼看不见,故说“理无迹”。为了让深藏于事物之中的理得到呈现,《周易》不是用逻辑推导的方式说明其来龙去脉,而是用“象”来表达,即所谓“立象尽意”,其实就是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事物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提示人们采用合理的手段来处理具体事务。但世界万物各有其“象”,故有“万象”之谓,于万象之中如何确定一象来解答当下的问题呢?古代采取了一种计数的方式,因为每一象都有一数,即所谓的“定数”,故以数定象。古代称《周易》占卜为“象数之学”,就是这个原因。但数字是无穷无尽的,如何来确定一个数?这就需要卜筮,用计算蓍草的方式来确定一个数。为什么要用蓍草?据说这是一种很神奇的草,茎枝很多,古人说它“百年一本,一本百茎”。如满百茎,就有神龟来守护它,而且它的上面也会有青云覆盖。这种草寿命很长,之所以叫蓍,蓍者耆也,老也,是寿命长的意思。因为它寿命长、阅历多,所以能知道吉凶未来。这种由“天道”而“理”而“象”而“数”而“卜筮”的路径,是先民们在几千年的反复思考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由虚到实、由广大到精微、由想象到实践的有效方案。而人类在接受、运用这套方案的时候,又需要反向运作,由“卜筮”得出“数”,由“数”推导出“象”,由“象”观察到“理”,由“理”而明“天道”。所以,《周易》的性质,简言之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卜筮”是手段,“推天道”是方法,“明人事”是目的,“寓教”“示戒”是功能,“觉世牖民”是宗旨。
由此一来,《周易》跨越了多个领域,作为“推天道”之书,它跨入了一个神秘世界,一个人类不能用科学分析、不能用逻辑思考、不能用实验证明的领域;作为“明人事”之作,它则进入了实践哲学和现代科学的领域,指导着人类的行为,同时也在解释着科学上的现象;而“垂训示戒”“觉世牖民”,则进入了政治和伦理教化的领域,起着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就《周易》的结构而言,它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经”的部分以“八卦”为基础,八卦即乾(天)、坎(水)、艮(山)、震(雷)、巽(风)、离(火)、坤(地)、兑(泽)。八卦分别象征着八类事物,也分别象征事物八种基本的性质,如乾象征刚健,坤象征柔顺,震象征活动,巽象征善入,坎象征险陷,离象征依附,艮象征静止,兑象征喜悦等。八类事物和八种基本象征,构成了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最基本的元素。而八卦再进行重组和重叠,就形成了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这就构成了“经”的部分。解释“经”的部分叫“传”,共有十篇,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又称“十翼”。“经”的部分以占卜吉凶为主,而“传”则将“经”的内容引向了伦理道德方向。《周易》能进入“经典”的行列,主要是因为“传”所起的积极作用,即所谓“觉世牖民”“垂训示戒”的作用。
说到《周易》,人们往往会问到《周易》算卦到底准不准。如今这种算卦活动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有的城市还有“周易预测”门诊,网络上也不乏“周易预测大师”之类。你说它是迷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甚至高阶层、高知识的人群中,也不乏为子女升学、自己升迁求卜者。但如果你说它可信,可在现实中上当者也比比皆是。有些坚持科学主义者,则坚决反对《周易》,认为它是伪科学,必须打倒。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建议还是暂时搁置为好。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对于某种文化的接受,和当时的文化生态有着绝对的关系,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中,它对人们的心理、精神以及生活的影响,都会起到积极作用。人们对它的解释方式,对它的理解角度,都会倾向于接近事物真实的一面,它的可信度也就会大大加强。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问题,我们既不能用目前的科学知识做出解释,也不能完全理解古人的思维方法,最好不要轻易否定它。一部流传了几千年的典籍,它一直存在于这个文化群体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中,它与这个文化群体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关系,一旦割断其间的联系,便有可能造成某种精神缺失。人们对科学的过度信任,往往会造成对事物的武断,甚至影响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关于《周易》的作者及其创作时代,《汉书·艺文志》中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所谓“三圣”,即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孔子;所谓“三古”,即伏羲所生活的上古、文王所生活的中古、孔子所生活的下古。也就是说,《周易》的创作,跨越了三个时代,上下相距数千年,这意味着,它是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这智慧由三位绝顶聪明的圣人总结、继承了下来。《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就是伏羲,古无轻唇音,“伏”的读音与“包”同,有时也写作“庖”。从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传说看,应该属于渔猎时代。这个时代人们要打猎,就要观察地上鸟兽的足迹,以确定是何种动物,其大小多少,所去的方向。就像现在山区的农民打獾子,仍在用辨察足迹的办法,来寻找獾子的藏身之地。因长期的观察,便会形成一定的概念,这用符号表示出来,便成了八卦取资的元素。三十年前,我接触过一位老先生,他说《周易》中的阳爻阴爻两种基本符号,就是牛蹄子和马蹄子的形状——牛蹄子是两瓣,是阴;马蹄子是一个,是阳。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上古圣人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创制了简单的八卦符号。到周文王时,则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司马迁说,文王是在被纣王软禁在羑里时,因英雄无用武之地,才把才智用在了推演八卦上。《史记·日者列传》又说:“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这暗示了《周易》对周武王成功建立王朝君临天下的意义。关于孔子作“十翼”,《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之所以“晚而喜《易》”,是因为《周易》的真谛是靠体验和领悟得到的,这只有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理解它。关于《周易》“人更三圣”的说法,现代许多学者都在怀疑,因为这与当代人通过考古所认识到的古代社会有差距。但要知道,历史是通过一代代的承传流传于后世的,而不是通过逻辑推导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没有得到确切证据的前提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而且那种怀疑,对于理解《周易》也没有多大意义。特别是关于孔子作“十翼”的记载,怀疑、论辩者更多。当然,说“十翼”成于孔子之手,这确实有点问题,因“十翼”中频繁地引到孔子的话,孔子自己不可能这样做,只有孔子的学生或孔门后学才有可能。但这也正好说明“十翼”与孔子有关系,虽非出自孔子之手,但也是出自孔门的,是孔门后学根据孔子的讲授而整理的。
《周易》释词
关于《周易》名称的由来,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影响着人们对《周易》的学习和研究,有必要在此做一说明,以帮助研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周易》。
《周易》原先也称“易”,犹如《诗》《书》《礼》《乐》,都是单字举名,如孔子就说“五十以学《易》”,《周易·系辞》也说“《易》与天地准”,都是单提一个“易”字。为什么称“易”?许慎《说文解字·易部》解释说:“易,蜥蜴,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释解为爬行类动物蜥蜴,这是泛说;引《秘书》的解释,显然是针对《周易》的“易”做出的解释。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也说:“日月之谓易。”但只要有一点古文学基础知识的人都会认识到,这是附会之谈,不可信从,因为这是根据小篆的形体做出的分析。在甲骨文中“易”作,像把一器皿中水倒进另一器皿,故有变易、交换之义。金文简化为、,演变之迹很明显,与日月毫无关系。东汉郑玄又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显然是经学家故弄玄虚的解释了,先民简朴,哪有那么多复杂的考虑?其实《周易》之何以名“易”,《周易·系辞》中已说得很清楚:“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就是指事物在阴阳变化中不断生成新的事物,并永无断绝。即如东汉学者荀爽所说:“阴阳相易,转相生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三引)。王弼注也说:“阴阳转易,以成化生。”孔颖达在注疏中说:“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万物就是生生不息之中转化着生命的形态。为什么《周易》要把“易”用“生生”来表示而不用“变易”概念呢?原因是它把世界看作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事物变化是生命之间的不断孳生、繁衍。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谈到,这里且不赘述。
《易》在春秋时就有了《周易》之名。“周”是什么意思?有人认为是“周遍”或“周而复始”的意思,这恐怕还是经学思路的解释。这种解释的缺陷是构词上生硬,因为“周遍”与“变易”,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意义。其实这个“周”字,与《周礼》的“周”一样,都是指周朝、周人,并不神秘。这是古代人命书名的一种惯用方式。如《夏训》《晋语》《鲁颂》《郑志》之类,夏、晋、鲁、郑都是朝代名或国名(朝代名与王国名是一致的,故夏也可以理解为国名)。《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为区别“风”而加的郑、齐、魏、唐等,都是国名。《尚书》古称《书》,书中与尧舜禹有关的部分叫《虞夏书》,与商朝有关的部分称《商书》,与周有关的叫《周书》。尽管尧属于唐不属于虞,但也归到了《虞夏书》中,因古人并不像我们现代人那样有“科学”意识。《易》因是周人用的卜筮之书,所以叫作《周易》。
《周易》在民间被称为“算卦”,卦为什么要“算”?这是因为,古代的卦确实是算出来的。算卦的过程很复杂,不像今天走江湖的算命先生那样摇铜钱或抽签,这其实已经没有一点“算”的意味了。古代算卦要用五十五根蓍草,传统的说法是五十根,今传的《周易》版本都作五十,即谓“大衍之数五十”。但不少研究者认为应该是五十五根,今版夺去一个“五”字,根据是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相加得五十五。所谓“大衍之数”就是天地之数。算卦时,需要从五十五根蓍草里先取出六根——因为卦有六爻,搁到旁边;然后再把剩下的蓍草分成两半,这叫“分而为二以象两”,两指天和地;再从中取出一根放在一旁,这叫“挂一以象三”。这样就一分为三了,表示天、地、人三才。然后将两堆草分别用四来除,这叫“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揲”是按定数更迭点查的意思。除剩的余数搁到旁边,这叫“归奇”——奇指余数。“分二”“挂一”“揲四”“归奇”这四个步骤叫作“四营”。“四营而成易”,易就是一变;然后再把“挂一”“归奇”所剩下的草根合起,再用同样的过程运算,这样反复三次,即“三变”,所剩的余数除以四,所得的数即是一爻的结果。如此经“十八变”而成一卦。如今我们看《周易》,“九二”“九三”“九四”,都是用数字表示的,它就是算得的结果。算得的结果都是用不同的符号来解释的,其基本数是六、七、八、九四个,奇数为阳爻,偶数为阴爻。九为阳极,六为阴极。而《周易》里面只记六和九,没有七和八,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占卜的时候,是根据变爻来判断吉凶的,六和九是极阴、极阳之数,物极必反,遇到六、九,意味着要变,故把这种变化所藏的吉凶用爻辞来表示;而七和八不变,故在爻辞上不体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变卦”,就是从这里来的。
那为什么叫“卦”呢?有人认为,“卦”就是“挂一以象三”的“挂”,因为算的过程中,要“挂一”,即取出一根草棍悬置起来,所以叫“卦”。这个解释显然不能说服人。又有人说,“卦”字是两个“土”字一个“卜”字的组合,表示是用土块占卜。这种说法找不到根据。孔颖达《周易正义》引《易纬》说:“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但算出的卦是画在地上或简牍上的,怎么能挂呢?像明朝的大学者杨慎,在他的《丹铅总录》中就提出疑问说:“易卦岂可卦于壁乎?”于是他提出了另一种新的解释,说:“卦者,圭也。古者造律制量,六十四黍为一圭,则六十四象,总名为卦可也。”这显然也难服人。其实《易纬》的解释并不错,只是人们离开了那个时代,不知道“卦”是怎样“挂”起来的了。关于这一点,《周易》中已有明确的提示,只是人们给忽略了。《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也就是说,在《周易》最初产生的时代,结绳还是一种普遍的记事方式,即如郑康成所说的:“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周易正义》引)。因此,当用蓍草算的结果出来之后,就需要用打结的方式把它的结果记下来。不同的结果结不同的结,每出来一个数字就打一个结,一卦起完之后,便把绳子挂起来,来看卦象。所谓“卦者,挂也”,就是这个意思。“挂”的繁体作“掛”,是在“卦”旁加一手,表示是用手挂起来的。
学过《周易》的人都知道,《周易》起卦的时候,是从下往上起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这与事物的表象有关,如天上的云气、空中的飞鸟、高大的树木等,都是从地而起、由下向上的。这解释似乎很合理,但把事物神秘化了。其实这种起卦的方式还是与结绳记事联系在一起的。卦起结束,把结果按顺序在绳子上打成不同的结。在最后一个结的下面结一个扣套,再把这个扣套挂在墙壁的钉子上,这样绳子就倒了过来,最后一个结便到了最上端,而当初结的第一个结反到了最下端。这就是卦为什么是从下往上起的缘故。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现在我们从书上看的《周易》符号,阳爻作“—”,是一长横;阴爻作“--”,是两短小横;看不出结绳的痕迹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卦的传播原先都是活态的,是通过占卜者一代代相传的。到后来分化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书面传播系统,一个是民间传播系统。民间传播系统,至今仍活在民间,它保存了原始的《周易》符号形态,分别用一点、两点、圈、叉四种不同符号表示阳、阴、极阳和极阴。当把这套符号变为书面传播时,为了便于书写,又不至于磨灭,于是一点就变成了一长横,两点就变成了两短横。变点为横,在古文字向小篆演变的过程中表现得就很突出,比如“土”字,古陶文作,上面的一短横,原先是一个较粗的点。“十”,金文作,小篆变点作横写作了“十”。“直”,金文作,战国文字变点为横写作。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周易》符号在这种规律的支配下,也就变点为横了。宋代朱熹对这种情况还是很了解的,如他编的八卦歌中说:“震如盂,艮覆碗。”如果按现在见到的《周易》震、艮两卦的符号,无论如何也与盂和碗联系不起来。但如果变横为点,再把点用线串连起来,震是两个阴爻在上,一个阳爻在下,连起来正好像一个盂的样子;艮卦正好相反,上面是阳爻,下面是两个阴爻,同样用线把点串连起来,呈现出的则是一个碗扣着的样子。
震卦
艮卦
我们再来解释“爻”字。许慎《说文解字》说:“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释“爻”为“交”,这是对的,但说是《周易》卦象六爻头交,这就有问题了。清朝学者徐灏以为“头交”应当作“相交”,这也不对。因为《周易》只有在民间传播系统中,两个极阴的爻相重叠才会呈现出“爻”字形状来,但这不能代表所有的卦爻。《丹铅总录》引《木经》又以为“爻者,交疏之牕也”,即窗户木格的形状,这也没有多少根据。其实爻就是相交的意思,绳子打结,就是相交的说明。《周易》说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爻”就是网罟上绳索相交的形状,而相交之处则必打结。我们把甲骨文中的“爻”与网罗上交织的绳索形状比较一下,便可一目了然。《说文》“爻,交也”,交、结一声之转,交就是结。爻本是网罟上的结,而引申为相交、绳结。所谓“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其实就是第一个结、第二个结、第三个结。六爻就是六个结。那为什么是六爻呢?因为《易》是包络天地之道的,天地之间以天、地、人三才为代表,每一才都有阴阳之分,这便成六之数。故《周易·说卦》解释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六爻分为两个部分,上三爻为“外卦”,下三爻为“内卦”。
讲《周易》还有绕不过去的一个概念是“象数”。象就是卦象,在古人的表述里,八卦分别表示八种不同的事物,这八种不同的事物再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卦象。比如“姤”卦,上边三爻是阳爻,合成乾卦,乾代表天;下面三爻是在两个阳爻之下叠一阴爻,合成的是巽卦,巽代表风。这两个卦组合起来,上天下风,形成的形象就是“天下有风”,这就是卦象。所以“姤”卦的象辞为:“天下有风,姤。”“姤”是相遇的意思,要刮风,没有物不被风吹的,所以孔颖达解释说:“风行天下,则无物不遇,故为遇象。”再看“遯”卦,外卦是乾卦,乾为天;内卦是艮卦,艮为山。它形成的就是“天下有山”的卦象。所以象辞说:“天下有山,遯。”“遯”是退避的意思。在古人看来,山是阴类,山势高峻,进逼上天,而天性高远,不受其逼,表现出遯避之象来,所以称“遯”。再如“否”卦,外卦是乾,代表天;内卦是坤,代表地。天在上,地在下,所形成的是“天地不交”之象。故象辞说:“天地不交,否。”为什么叫“否”?否读pǐ,是闭塞不通的意思。因为“轻清者上浮而为天”,天是清气,是上升的;“重浊者下凝而为地”,地是重浊之气,是下沉的。这样,在上者越升越高,在下者越沉越下,上下不交,所以叫“否”。“观”卦,外卦是“巽”,为风;内卦是“坤”,为地。形成的卦象是“风行地上”。风行地上就像巡视参观一样,所以叫“观”。这样,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卦象,所谓“悬挂物象以示于人”,就是指把绳子结成的卦象悬挂起来让人审视,判断吉凶。“象数”的数,就是指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卦算出的数。现在《周易》中如“九二”“九三”“六四”之类,都是数。人算卦定吉凶,主要依据的就是象数。
此外,《周易》表述吉凶时,常用的有七个字,分别是:利、吉、吝、厉、悔、咎、凶。“利”指行事顺利,有好处。《周易》中常言“无不利”“利建侯”“利涉大川”等,即此意。“吉”指吉利,有善果,如言“小往大来,吉”“君子有终,吉”“和兑,吉”,还有“初吉”“中吉”“终吉”等。“吝”是艰难、不顺利,如言“君子几不入舍,往吝”“困于金车,吝,有终”“妇人嘻嘻,终吝”等。“悔”是悔恨,事本可避免而未能免,故后悔,如言“亢龙有悔”“丧言于易,无悔”“小有悔,无大咎”“同人于郊,无悔”等。“咎”是不幸之事,有灾患的意思,是轻灾,人能承受,如言“往不胜,为咎”“复自道,何其咎”“无交害,匪咎”“见恶人,无咎”等。“凶”则是灾祸,是恶果,这在《周易》中是对最不好的结果的表述。如言“履虎尾,咥人,凶”“剥床以肤,凶”“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等。关于这几个表示结果的词,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中有详解,可参看。
姤卦
遯卦
否卦
观卦
①南怀瑾:《易经系辞别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正文部分第3页。
作 者: 刘毓庆,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学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
编 辑:张勇耀 mzxsz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