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尔丢夫与岳不群“伪”的对比
2016-01-28李祥楠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李祥楠[暨南大学, 广州 510632]
答尔丢夫与岳不群“伪”的对比
⊙李祥楠[暨南大学, 广州510632]
西方对于伪君子的理解是不同于中国的,中世纪时期的西方只是认为假虔诚的宗教徒才是伪君子,后来才将伪善、虚伪的骗子也称为伪君子,因此答尔丢夫与岳不群虽然都是伪君子,但其形象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审美特征上,答尔丢夫虚伪、贪婪、好色,且愚蠢;而岳不群则心机深沉,更像一个善于伪装的野心家、阴谋家。在审美意义上,莫里哀借答尔丢夫来讽刺挖苦天主教会和没落的封建贵族,而金庸则借岳不群来讽刺在现实中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满腹野心的阴险小人。
答尔丢夫岳不群伪君子
伪君子形象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基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和作者塑造人物时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不同,其伪君子形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特质也不尽相同。
对于伪君子“伪”的对比的论文不在少数,但大都以两个西方伪君子或两个中国伪君子形象进行对比。虽然偶有中西对比,但选取的也是经典小说中的经典形象。由于通俗小说历来并不受重视,尤其是武侠小说更是被许多学者嗤之以鼻,因而笔者所选取的形象鲜有人涉猎。但随着社会发展,经典武侠小说也逐渐开始被奉为圭臬,而《笑傲江湖》中岳不群的形象又十分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选取了莫里哀喜剧《伪君子》中的答尔丢夫与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两个伪君子形象进行对比,旨在探究两部作品中作者对“伪君子”的不同理解和借以表达的不同审美内涵。
一、“伪”审美特征不同
(一)答尔丢夫与岳不群的“伪”的内心特质不同。就二人内心特质即性格特征来说,答尔丢夫虚伪、贪婪、好色、贪吃,且愚蠢至极。文中一开始就通过女仆的话对其进行了侧面描述,他“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嘴红红的”“一顿要吃两只鹌鹑,还有半条切成小丁儿的羊腿”。从这些可以看出此人贪吃且猥琐,连天主教中最起码的戒除贪吃的罪条都戒不掉,但讽刺的是他却是作为宗教的“良心导师”进入主人公奥尔贡家的。他对女主人垂涎三尺,对奥尔贡家的财产图谋不轨,其好色、贪婪的内心特质通过这些行为表露无遗,其本性中的虚伪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莫里哀严格遵循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即“三一律”,着力地刻画和刻意地夸大答尔丢夫性格中的虚伪和愚蠢,使得答尔丢夫更像是个演技拙劣的滑稽演员。莫里哀似乎将伪君子身上所有的特质(自私自利,贪婪虚伪,表面仁义道德、背地却男盗女娼)都集中在了答尔丢夫身上,造成其性格的单一性,其形象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概念、一个公式。答尔丢夫的形象是一个扁平人物。
与答尔丢夫相比,岳不群表现得更像是一个腹黑阴暗、满腹诡计的野心家、阴谋家。他深谙厚黑学精髓,表面上性格儒雅,风度翩翩,满口仁义道德。出场时“颏下五柳长须,面如冠玉,一脸正气”,“轻袍缓带,右手摇着折扇,神情甚是潇洒”,给人的印象绝对是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一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做尽一切坏事的竟然是他,活脱脱一个假道学先生!李宗吾先生曾说“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面厚心黑”,岳不群就是面厚心黑的典型,为了一本《辟邪剑谱》,陷害大弟子令狐冲,为了收买林平之不惜将女儿嫁给他,自宫练剑还要贴假胡子骗自己夫人,打伤左冷禅,最后坐上五岳剑派首领的宝座。他精心策划、步步为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心机深不可测。这样一个表面一派安然,内里却自私自利、不择手段的伪君子形象不禁让人大呼过瘾。他的性格丰富,形象丰满,十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圆形人物。因而从性格的丰满度来说,岳不群要比答尔丢夫更高一筹。
(二)答尔丢夫与岳不群“伪”的外在表现方式不同。答尔丢夫虚伪的外在表现十分明显,其拙劣的演技令人发笑。他将自己装扮成一个虔诚的教徒,作为所谓的“良心导师”进入奥尔贡家骗吃骗喝,将奥尔贡和他的母亲白尔奈尔太太哄得服服帖帖,奥尔贡甚至要将全部财产赠送给这个伪君子。他每天在教堂中祷告,一会儿长叹,一会儿闭目沉思,甚至用嘴吻着地,把圣水送给祈祷的人,极尽表演之能事来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三幕第二场中答尔丢夫一出场看到桃丽娜便对自己的仆人说:“把我修行的苦衣和教鞭收好了;祷告上帝,神光永远照亮你的心地。有人来看我,就说我把募来的钱分给囚犯去了。”这种在人前刻意扮演的假虔诚、假善良让人看了几欲作呕,而桃丽娜并没有被其蒙蔽,而是嗤之以鼻地说他吹牛、装蒜。他力求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清高圣洁、不沾情欲的“圣人”,当他看到桃丽娜穿着低胸的衣服便拿出手绢说“盖上你的胸脯。我看不下去;像这样的情形,败坏人心,引起有罪的思想”。明明是个卑鄙无耻的淫棍,却刻意地表现自己的清高,其内心的龌龊暴露无遗。答尔丢夫垂涎奥尔贡夫人的美色,在被揭穿后便露出狞恶的面目,企图谋夺奥尔贡的家产,揭发奥尔贡窝藏友人的叛国罪证,甚至要将奥尔贡一家赶出家门。答尔丢夫为了谋夺他人财产采取种种欺骗手段,甚至最后还要陷害他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他在奥尔贡家的其他表现处处体现着他的虚伪和卑劣,最终奥尔贡在国王的帮助下监禁了他,答尔丢夫的阴谋没有得逞。
与答尔丢夫相比,岳不群的演技则高明很多,其虚伪的外在表现也更加地不露痕迹。表面上他维持着大家之风,是一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其实岳掌门一直苦心孤诣,多年来隐忍不发,暗中运作一切。背地里最先打《辟邪剑谱》的主意;为了收买林平之,不惜将独生女儿嫁给他;为夺《辟邪剑谱》,杀死自己徒儿,并嫁祸于令狐冲;把令狐冲逐出华山派,却又在其成为恒山掌门于己有用的时候利用师徒之情拉拢他;自宫练剑时贴假胡子蒙骗夫人;杀定逸师太;伤左冷禅坐上五岳剑派掌门宝座;骗五岳剑派进思过崖赶尽杀绝,谋夺天下第一。多年筹划,尽在此刻,用心不可谓不险恶,手段不可谓不毒辣。然而所有这一切坏事却都是在旁人无所察觉的时候完成的,将所有人都蒙在鼓里。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未曾识破岳不群的虚伪面目,任我行大闹少林寺时便表现出对岳不群的鄙视,斥责其是个小人、伪君子。
文中林平之偶然得知岳不群才是拿走剑谱的人后,岳不群便立刻想要杀人灭口。谁知林平之命不该绝,于是便有了以下一出戏,岳不群问林平之:“平之,告诉我,是谁把你伤成这样?”语气关切,表情心痛到了极点,好像宁可受伤的是自己,而林平之看着“恩师”关切的脸,内心的恐惧不敢露出分毫,更不敢说出真相,只好战战兢兢地说:“是,是大师兄”。
这一段描写足可见岳不群的虚伪嘴脸和演技的高超,若不是林平之偶然得之真相也是要被师傅的演技给蒙骗过去的,这样的心狠手辣,运筹帷幄,真是让人步步惊心。这又岂是答尔丢夫这等骗吃骗喝之流可以与之比肩的。同是伪君子,只怕也得分个三六九等,岳不群这种乃是最高境界。最终,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演技和多年的精心谋划岳不群一步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讽刺的是最后却被仪琳杀死,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二、答尔丢夫与岳不群“伪”的审美内涵不同
(一)答尔丢夫“伪”背后的辛辣嘲讽。莫里哀在《伪君子》中塑造的答尔丢夫背负着作者想要反宗教、反封建的意旨,因而与其说答尔丢夫是个人物形象,不如说他是一个集宗教欺骗性和封建阶层虚伪性于一体的巨大集合,他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一个作者借以发泄自己的通道。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借答尔丢夫其实是想批判西方教会势力和没落的封建阶层的虚伪性和欺骗性。17世纪法国崇尚天主教,对于宗教有着极端的狂热与虔诚。彼时天主教中出现一个极有势力的团体——圣体会,他们披着作慈善事业的外衣,干着秘密警察的勾当,其成员经常深入寻常百姓家,搜集材料,陷害信仰自由人士。而答尔丢夫恰好就是这样的典型,因而莫里哀也是在影射“圣体会”的伪善和恶毒,批判宗教的虚伪和丑恶。而作者安排答尔丢夫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也出于同样的原因。17世纪封建贵族势力开始衰落,资产阶级崛起,当时在外省有不少像答尔丢夫这样的中小贵族,他们后来都成了骗子。贵族阶层虽然已经开始走向没落,但其骨子里的清高和高人一等的思想却根深蒂固。他们一方面想要恢复过去的荣光,一方面却生活得日渐困窘,如此矛盾的心理最终的表现便是矫饰与虚伪,甚至企图通过愚弄自己和他人来沉浸在高高在上的幻想之中。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剧情,罗斯的妈妈企图通过女儿的婚姻来使早已没落的家族恢复往日荣光,继续享受贵族太太的生活,因此她所表现出的上流社会的礼仪和拼命维持的荣耀在旁人看来是那么的可笑与虚伪。
(二)岳不群“伪”背后的人性异变。岳不群这样的伪君子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群人,是人的集合,是一群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为追求功利性目的,如名利、权力等而内心异变、人性扭曲的人。金庸曾说《笑傲江湖》是一部政治武侠小说,其中岳不群对于权力疯狂的崇拜和孜孜不倦的追寻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他是一个野心家,甚至是一个阴谋论者,无论是外表表现出的温文尔雅,还是背地里的阴暗诡诈都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这样的伪君子令人厌恶,也令人恐惧。与莫里哀在喜剧的氛围中讽刺宗教不同,金庸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来表现岳不群此人的虚伪阴险,他对于权力的渴望到达了偏执甚至变态的程度,哪怕变成太监也要坐上武林第一的宝座。宁中则同床共枕了二十年都没搞清楚自己丈夫是个怎样的人,也难怪她会绝望自杀,跟这么一个心机深沉、虚伪阴暗的人过一辈子恐怕也不容易。岳不群为了追求天下第一的虚名,为了登上五岳剑派掌门的宝座,不惜牺牲自己的弟子、自己的女儿,甚至牺牲了自己作为男人的身份,他早已被权力腐骨噬魂,他内心的善恶,甚至作为
人的尊严和人性早就被磨灭殆尽,成了一个为权力而疯狂的病态甚至变态的人。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做尽一切丧尽天良的事,却又可以装得若无其事,他将伪君子这个形象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人是可怕的。金庸借岳不群揭示了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群“岳不群”,他们聪明,善于伪装,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到头来损人不利己。而这群“岳不群”所表现出的对功利性目的的追求所导致的人性异变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而金老先生最后安排岳不群死于仪琳之手其实便是对“岳不群”们的一种救赎。仪琳出身于佛门净地,代表的是佛教对人的救赎与超度,让岳不群最终死于佛门弟子手中,等于是回归佛教的怀抱,接受佛教的超度和净化。现实已经无法挽回他们的异变,因而金庸选择了宗教作为他们灵魂救赎的工具。
三、结语
莫里哀借答尔丢夫抨击的是宗教的虚伪和没落的封建贵族阶层,而金庸所塑造的岳不群则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却最终长歪了的伪君子、阴谋家。因而两个作者对于“伪”的定位和伪君子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对于其背后所反映的现实问题,他们所给予的希望也有所不同,莫里哀期待于王权拯救社会,而金庸则皈依宗教。
[1]金琼.评答尔丢夫与伊阿古的伪善 [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2]赵定甲.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笑傲江湖》岳不群形象分析[J].大理师专学报,1998(3).
[3]莫里哀.莫里哀喜剧六种[M].李健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作者:李祥楠,暨南大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艺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