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岁莫里哀在法国“无处不在”
2022-08-02□高山
□ 高 山
莫里哀是法国著名剧作家、戏剧导演、演员,2022 年1 月15 日是他诞辰400 周年纪念日。400 年来,法国社会风云变幻,政体一再变更,唯有莫里哀,却被从国王到城市劳动阶层、从极左派到极右派、从巴黎人到外省人、从马克思主义者到法国民族主义者的各色人等所喜爱。莫里哀作品对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法国24 电视台的概括言简意赅:法语就是法国人口中的“莫里哀的语言”,而莫里哀作品就是法国文化的核心部分。
“莫里哀之家"上演莫里哀喜剧
莫里哀是属于整个法国的,自1871 年起,每个版本的法国中小学课本中都收录莫里哀作品,这让他的名字和作品在法国无人不晓。莫里哀“400 年不朽”的最生动注脚是被称作“莫里哀之家”的法兰西喜剧院。1680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定将莫里哀剧团和另一个剧团合并,成立了法兰西喜剧院。自那以后,这个世界最古老的、仍然在正常演出的剧团每年都会定期上演莫里哀喜剧。自1799 年起,“莫里哀之家”就一直设在法国皇宫附近的黎塞留厅,这里距离莫里哀长期居住及去世的地方仅几步之遥。
在纪念“莫里哀诞辰400 年”的气氛中,除了“莫里哀之家”,全法国几十个大小剧团都在上演莫里哀喜剧,既有巴黎、里昂、马赛等地的专业剧团,也有稚气未脱的中学生组成的业余剧团——2021 年12 月底,12 名巴黎蒙田中学的学生排演了三幕版《伪君子》的节选。饰演“女儿”的17 岁女中学生艾洛克表示,莫里哀和《伪君子》“绝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莫里哀之家”早已宣布,其整个2022 年演出季“都将献给伟大的莫里哀一人”,即只排演莫里哀一人的作品。
“莫里哀之家”几乎处处留有莫里哀的痕迹,大厅里安放着400 年来最著名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的半身像,莫里哀赫然占据“C 位”,一代又一代演员流行着触摸莫里哀雕像的“风俗习惯”,并坚信这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大厅的展示柜里安放着一把古色古香的木质扶手椅,1673 年2 月17 日,莫里哀在其人生最后一场舞台表演中出演喜剧《无病呻吟》时,正是坐在这把椅子上面对观众露出痛苦表情,当晚就与世长辞,这把珍贵的椅子被作为道具一直使用到1879年,法兰西喜剧院博物馆馆长兼档案管理员圣胡安表示,这是莫里哀留给该博物馆唯一的镇馆之宝。
“莫里哀之家”300 多年积攒5 万套服装
今天的“莫里哀之家”仍是世界顶级的剧团,拥有400 名员工、70 种专业、60 名专职演员,3 层楼的演出大厅可以同时演出4 场戏剧。这里的分工仍遵循着莫里哀时代的严格、细致标准,剧团为每部正式公演的莫里哀喜剧,大约专门制作50~70 套精美的服装,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服装如今都保存在“莫里哀之家”,300 多年来已积攒5 万套之多。
莫里哀为剧团制定了独一无二的管理规则:班主雇人、演员自治。新演员会被聘为“居民”(一年期临时演员),一年期满后,由一个7 人演员委员会投票决定是否雇这位“居民”为“成员”(正式演员)。7 人演员委员会的人选全部来自“成员”,并由全体“成员”投票选出,只有他们有权决定聘用或解聘哪名“成员”,班主不得干涉。2021 年1 月,“莫里哀之家”迎来了第538 名“成员”。“莫里哀之家”每年必演莫里哀剧目、永远捍卫莫里哀式剧团管理规则,是“莫里哀之家”永恒不变的铁律,“这个剧团长寿的真谛正在于此”。
2022 年1 月15 日这天,“莫里哀之家”隆重推出最震撼人心的“生日礼物”:由戏剧历史学家佛莱司杰和格莱雷整理还原的“原始版”《伪君子》。原来,1664 年《伪君子》公演后,其尖锐的批判性引来卫道士的强烈不满,迫使国王下诏禁演,莫里哀不得不花足足5 年时间改出一个“洁本”,即今天人们从公演、出版物和课本中看到的五幕版,而原始的三幕版因为莫里哀儿子的过失长期失传。两位戏剧历史学家煞费苦心,采用“戏剧遗传学”方法,从无数400 年前的剧评、媒体报道、私人日记和小说章节中,将失传已久的《伪君子》三幕版成功还原,并由比利时著名导演范霍夫执导。首演当天,全球7 个国家的200 家影剧院同步直播了演出场景,这是专属于莫里哀的、震撼人心的一幕。
关于莫里哀的个人信息仍有很多疑问
关于莫里哀的研究颇丰,但由于他的儿子丢失了父亲生前留下的、包括大部分手稿在内的各种文献,以至于这位400 年来全球最受欢迎的法语作家的许多个人信息都变成了“疑问”:他的生日,他的出生地(一般记载他出生于巴黎,但早在1947年就有研究者声称他其实出生于法国中部小城市佩泽纳斯),他的姓名(莫里哀只是笔名,他的真名一般认为叫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但有争议),他的墓地也都有争议,他逝世于1673 年2 月17 日深夜,和当时许多在声明“金盆洗手”前就去世的演员一样被连夜匆匆安葬于巴黎圣约瑟夫公墓的大十字架下,后来被移至法国革命纪念碑博物馆,1817 年迁葬于现今的地址——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内、前辈大作家拉封丹墓侧,但《莫里哀传》作者佛莱司杰坚持认为从第一次迁葬就搞错了,现在莫里哀墓地里的遗骸并非他本人的。
法国文学史研究者克里斯蒂安·里欧克斯研究发现,400年来明确表示“反对莫里哀”的法国大人物只有两位,一位是大皇帝拿破仑一世,另一位是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而这两位大人物的“反对”理由耐人寻味:拿破仑一世详细亲笔批注了《莫里哀全集》,这表明他其实是喜欢读莫里哀作品的,但他坚决查禁了连路易十四都网开一面、允许“净化”后公演的莫里哀最著名的讽刺喜剧《伪君子》,理由是“这出戏会严重威胁帝国的社会秩序”;卢梭坚决反对戏剧,认为“不必要的文娱”会“腐蚀整个道德和社会,而莫里哀的喜剧“恰是最可怕、最有效的腐蚀剂”,不妨说,这其实是对莫里哀喜剧最有趣的恭维。
遗憾终究是有的: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拒绝了巴黎市长伊达尔戈等人提出的将莫里哀遗骸移入先贤祠的申请,理由是“先贤祠是启蒙运动的象征,只有捍卫共和国及其理想者才能入内”,莫里哀死于法国第一共和国诞生之前,因此“不得入内”。批评者指出,马克龙无非为了在大选前迎合部分偏激选民的民意,而伟大的莫里哀不幸成为政党斗争的牺牲品。
但一切都不能阻止法国人用一千零一种最隆重的方式庆祝这位世界上阅读最多、出版最多、公演和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翻译成外文版本最多的法语作家的400 岁生日,从学术文本到连载漫画,“莫里哀400 年”,大家都很忙,没工夫看政客们的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