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弦动我心》

2016-01-27陈睿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12期
关键词:达罗卡洛斯肖恩

陈睿

“我只是一个单身母亲,我需要这份工作”,这个听上去普普通通的理由却恰恰是电影的女主角罗伯塔成为一名教师的初衷,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热爱这份工作。作为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教师,她坚持了十年,在毫不重视音乐教育的薄弱学校培养了1400多名学生。她用自己的坚持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改变了家长和社会对音乐教育的态度。

影片的情节没有太多的惊喜,像大部分电影一样,主人公经历了种种困难,经过努力最终得到完美的结局。看上去老套的情节,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当然也包括我。这种感动不是惊天动地、扑面而来的震撼,而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沁人心脾。这种感动源于直达心灵的音乐,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源于轻抚孩子的手和拥抱孩子的双臂。同为教师的我,也经历着同样的困难,也面对着同样的孩子。

叛逆的对抗与爱的包容

叛逆是教育电影的主旋律,德肖恩就是这样的角色。罗伯塔老师的第一节课就受到了德肖恩的挑战。当罗伯塔罚完一个学生后问道,“还有谁想出去,还有谁想出去反省一下?”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只有德肖恩满脸不屑地举起了手。

“我不想学这个傻玩意。”

“小提琴是给没用的傻瓜学的。”

德肖恩在挑战老师的权威,眼神中充满了不屑。试想,如果罗伯塔被激怒,给予权威的压制,结果是什么?然而,没有叛逆与强硬的对抗。

罗伯塔老师出乎其意料地回应,“德肖恩,你的理由不充分,所以你得留下来。”德肖恩肯定没想到他投出去的石子,激起的不是往常的非难,而是美丽的涟漪。他脸上的不屑少了,增加了一丝疑惑,还夹杂着一份继续下去的兴趣。

爱的包容,慢慢融化了叛逆的对抗。德肖恩渐渐表现出他善良可爱的一面:不经意间为有残疾的同学拿来一把椅子,支持罗伯塔老师个性的教学方法,毕业多年后参加老师的重要演出。本来叛逆的孩子找回他原有的可爱,展现出他隐藏的光芒。当德肖恩对罗伯塔说,“我们已经有温和的老师了,我们喜欢你原来的样子”,叛逆消失了,代替的是可爱的拥护。对于老师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回馈。

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一个“德肖恩”,当我们在自己的教室遇到时,我们会怎么做呢?面对他们的叛逆和挑战,缺乏耐心和缺乏方法都会让老师失去把控。当孩子没有整齐划一,而是表现出他小小的个性时,缺乏耐心只会让我们试图削平那尖尖的角,不适感会让孩子逐渐远离我们,进而包裹自己。就算你是个耐心的老师,允许孩子的叛逆,包容他的个性,但当他一次次挑战你的时候,缺乏方法会让他慢慢迷失自己。用爱去包容,用心去引导,耐心地等待,才会看到充满可爱笑容的“德肖恩”。

站得稳源自内心的坚定

瓜达罗佩是一个腿有残疾的小女孩,勤奋善良却不自信。当她独自一人在教室练习却总也拉不好时,她气馁地将琴交给了罗伯塔老师,她与老师的对话打动了我:

“我以后不能来了,这太难学了。”

“每个人都觉得这个难。”

“可是他们拉得都比我好,我总是——比别人差。”

当罗伯塔告诉他一个著名的残疾小提琴家也坐着拉琴时,她依然不自信。

“可是我站不稳。”

“站得稳不仅仅意味着用你的双腿,你可以发自内心地让自己站稳。”

站得稳源自坚定的内心,罗伯塔老师的这句话很平实。但人生的真谛往往就蕴藏在不起眼的平实中。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让瓜达罗佩重拾信心,拾起琴也拾起了自信,用心地练习、用心地感悟。我想瓜达罗佩在拉出优美旋律的时候,她的内心一定是充满美好的,她的眼睛看到的一定是稳稳地屹立于舞台上的自己。

在我看来瓜达罗佩代表了一大批缺少自信的孩子,这些孩子的不自信有的源于身体的残疾,有的源于心灵的缺失。这些先天或后天的不足,让“瓜达罗佩们”裹足不前,宁愿躲在角落里犹豫、失落,而不愿推开心窗直面不足。如果不是罗伯塔老师在发现瓜达罗佩腿部残疾时悄无声息的关怀,她可能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而大部分不自信的孩子与老师的交流则止步于此。如果不是罗伯塔老师在倾听瓜达罗佩心声时充满爱意的鼓励,她可能难以克服自我,走出自卑的角落。

面对孩子的不足,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这种尊重不应该是大张旗鼓的同情,更不应该是刻意的挖苦讽刺,而应该是大庭广众下的“视而不见”和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关心。尊重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只有感受到尊重,孩子才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才愿意坦露自己的心声。

然而,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止步于尊重和关心,还应该有智慧去带领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站得稳源自内心的坚定”,面对孩子的诉说和寻求,让他感受到自己站稳的动力,看到能够站稳的舞台,从而坚定地走下去,这种智慧需要我们不断去修炼。

浪费天赋一点都不酷

卡洛斯,一个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却不知如何安放自己的天赋。为了耍酷,从不拿琴,对于老师的练习任务,也懒于理会,即使这样他仍然能够很好地拉出规定曲目。但罗伯塔老师深知,天赋异禀仍要落地,任意挥霍终会枯竭。所以她对卡洛斯说:“浪费天赋,一点都不酷。”这句话是对卡洛斯的最好回应。因为老师既看到了他的优点,也指出了他的不足。面对学生的天赋,这是应有的态度。

卡洛斯在电影中的篇幅很少,没有过多地描述他的天赋,这与电影的角色定位有关,但这也正好符合现实生活。天赋学生难得,作为老师,遇到有才华的学生是多么幸运。正如柏拉图遇到了亚里士多德,杨昌济遇到了毛润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教师之乐止于此。但不敢想象的是,如果这些英才遇到庸师,结果又当如何。

我们的教室未必会出现天才,但一定不缺少卡洛斯这样的聪明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欣赏优点与直指不足同样重要。忽略优点会拉远你们的距离,无视不足会消耗他的天赋。作为老师,碰到有天赋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们要学会发现、欣赏天赋,也要学会为有天赋的孩子搭起前进的阶梯。

德肖恩、瓜达罗佩和卡洛斯,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必然会遇到不同的孩子,优秀的老师应该用爱去滋养每一个孩子,用智慧去引领跑偏和掉队的孩子,耐心等待他们静静地蜕变。

罗伯塔老师们

罗伯塔老师是平凡的,没有怀揣改变人类、拯救黑人的崇高理想,也没有丰富漂亮的教育履历,甚至多年家庭主妇的生活让她不会隐藏自己的脾气,难以像传统教师那样温和谦逊。她的教育生涯一开始困难重重:孩子们毫无进展,甚至想弃学;家长们不认同,有的干脆退课。在重重压力下,罗伯塔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份工作。

平凡与优秀的距离有多远,在于热爱的程度有多深,坚持的韧性有多强。罗伯塔没有选择向困难低头,孩子们没有进展就找方法,她用爱唤醒了他们的心灵,用专业实力带领他们走进音乐的世界;家长们不认同就去沟通,她用坚持赢得了他们的肯定,用孩子们出色的演出改变了他们的偏见。最终她成为了孩子们和家长最喜欢和信任的老师。

电影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罗伯塔老师经历了大部分老师都会经历的问题:职业角色的茫然,令人头疼的学生和各种体制的制约。面对这些问题,罗伯塔用坚守和爱找到了她的答案。而我们的答案呢?我们是否能够成为“罗伯塔老师”?这是所有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卡内基音乐厅激动人心的掌声,预示着罗伯塔的小提琴课得以继续开设下去。温暖的教室里,罗伯塔坐在中央,孩子们围绕在她周围。罗伯塔手中拿着她心爱的小提琴,看上去依然朴实,脸上却有从容的笑容,透露着她对教育的热爱。孩子们摸着琴弓,扑闪着渴求学习的眼睛,猜测每一个零件的功能,想象着这些奇妙的零件如何奏出动听的乐曲。拨动琴弦,美妙的音符在周围跳动,美妙的音乐感动着每一个心灵。电影的主题曲缓缓地流淌……

“你无私的爱,就是我心灵的音乐。”

猜你喜欢

达罗卡洛斯肖恩
寻找肖恩
西班牙前国王 流亡海外
60年前的梦想
金爵士,从职业顶峰跌落
现在不远了
AnAnalysisoftheFeminismAwarenessinMrs.Dalloway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送给我的小羊肖恩
神秘的莫亨朱·达罗
法拉格特广场的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