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专用性对诚信行为选择的作用机理

2016-01-27孙葆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行为选择诚信

孙葆春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资产专用性对诚信行为选择的作用机理

孙葆春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对资产专用性影响诚信行为选择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的结果显示,资产专用性的投入对经济主体的诚信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资产专用性程度投入水平较低的交易方具有较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影响资产专用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包括交易频率和信息不对称。为了构建诚信交易环境,需要适度提高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培养交易主体的诚信意识等。

关键词:资产专用性;诚信;信息;行为;选择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2-626X(2015)03-0045-04

doi:10.3969/j.issn.1672-626x.2015.03.007

收稿日期:2014-12-2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Y128)

作者简介:孙葆春(1975-),女,山东潍坊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农村发展、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Abstract:Through the discussion on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asset specificity to good faith behavior choice, we have conclusion that the asset specificity can produce certain sanction against good faith behavior choice. At the same time, if the asset specificity has different degree of sanction against economic individual, one with the lower degree has the larger initiative right and decisive power. The primar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sset specificity playing the role are dealing frequenc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construct the honesty and credit trading environment had been put forward on the base of that analysis.

一、问题的引出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诚信交易的行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主体带来稳定的长期合作机会。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有的饲草加工企业在投资修建厂房、上马设备后,原来签约承诺向企业交售饲草原料的农户却毁约现象严重,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设备、厂房闲置,资金大量流失。另外,有的从事奶牛饲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因为社员诚信程度不一,常常发生交售的鲜奶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从而使合作社购买奶罐车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的计划无法实施。这些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用性资产投入的影响。[1]资产专用性对交易中的诚信行为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资产专用性是为支撑某种具体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一旦最初达成的交易没有到期就提前结束,这种资产改用于其他用途或由其他人使用,那么发生在这种投资上的投机成本要低得多。[2]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利用专用性资产投入来保证订单的履行,规制合作方的失信行为。[3]本文尝试探索资产专用性究竟如何影响诚信行为的选择问题。

二、资产专用性对诚信行为选择的作用机理博弈分析

资产专用性主要影响交易主体的行为选择成本,资产专用性越高,意味着失信行为的成本越高,从而约束力也就越大。交易双方的专用性资产投入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交易双方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水平相当;二是交易双方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数量有差异。

(一)交易双方专业性资产投入水平相当

结合对交易主体有限理性和具有投机行为倾向的两个基本假设,在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如果交易双方的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相当,还需要细分成三种情况:一是交易双方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为零;二是交易双方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比重非常高;三是交易双方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水平介于两者之间。

1.专用性资产投入为零时的诚信行为选择

假如市场上的交易主体拥有的资产都不具备专用性,则每个交易主体所拥有的资产都是无差异

的、同质的,只存在拥有数量多少的差异,那么各个交易主体所掌握的信息都是一致的,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下诚信行为的对策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在此支付矩阵中,失信选择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占优战略,因为只要给定对方的策略选择,选择失信总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支付。

表1 诚信缺失博弈矩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交易双方投入的资产都不具有专用性,所以和谁进行交易都一样,交易主体彼此之间不存在依赖性,毁约的成本很低,几乎为零。失信的交易主体可以重新选择替代的交易伙伴。由于经济主体可以零成本更换交易对象而不必担心被报复或惩罚,因此经济主体只需要考虑当前利益,只要有利可图,失信策略就是最优的选择。

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现实中更换交易对象的机会成本不可能为零,因为交易对象的选择空间是有限的。当然,现实中同时存在着更换交易对象机会成本很小、交易对象选择空间极大的情况。例如,在集市或人流量较大区域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或是小规模贩卖农产品时,进入市场几乎不需要专用性资产投入,且交易对象选择空间较大。因为买卖双方的流动性大,这种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且农产品购买方即使在交易后发现产品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产品质量标准不达标等问题,由于取证困难、交涉成本较高,往往会选择不了了之。此外,即使农产品销售方在交易后发现收到假币,或者少收了货款,往往也会因为无法找到交易对方而自认倒霉。这些情况更助长了失信行为的选择。

2.专用性资产投入极高时的诚信行为选择

假设在完全信息状态下,甲和乙所投入资产的专用性非常之高,用到其他任何领域都不能获得更多的报酬。同时,为了维持该产品的生产规模,甲和乙必须进行持续不断的交易,因此双方的博弈将不再是一次性博弈,而是接近无限重复博弈过程。这是因为当投入的资产专用性极高时,甲和乙双方更换交易对象的成本会大大提高,以致于交易主体认为更换交易对象是不理性的,最佳的选择是维持现有的交易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双方认知到,博弈将重复无穷多次,更换交易对象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那么冷酷战略[4]即任何一方的不合作将触发永远的不合作的威胁将是有效的,任何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都受到惩罚。在这种情况下,交易主体选择短期利益是不理性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交易双方必然会选择长期合作,进而积极地建立自己良好的声誉机制。

如在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为了使生产的产品有保证,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要求与签约农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因此,龙头企业往往要求参与农户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承包土地或是修建一定面积的大棚或畜舍,以提高参与农户投入资产的专用性程度。另外,龙头企业往往会对违约的农户采取永不合作的策略,考虑到专用性资产的投入,龙头企业的这一做法是有效的,可以增加双方的合作次数,提高履约率。

3.专用性资产投入一般时的诚信行为选择

假设在完全信息下,甲、乙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那么理论上只要不是无限次交易,就不会有(守信,守信)均衡的出现,实际上任何交易也不可能进行无限次的重复。然而,阿克斯罗德的实验与克瑞普斯的声誉模型都证实,合作行为在有限次博弈中也会出现。[4]这是因为经济主体在对远期收益和即期收益进行净现值比较后,认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声誉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未来收益,即可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就会选择守信战略。

当前的问题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经济主体普遍缺乏耐心,认为放弃长期收益而攫取当期收益是最优的选择。这样,合作交易关系很难持续,博弈的均衡结果就是(失信,失信)。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顶新黑心油事件、麦当劳、肯德基涉及福喜腐肉事件、垃圾皮料制造食用明胶事件、“毒豆芽”、“毒鸭血”、“毒腐竹”等事件层出不穷;面包房、月饼糕点等食品制造业弄虚作假的情况花样百出。

(二)交易双方专业性资产投入水平有异

如果交易双方投入的资产专用性程度有差异,如甲投入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要低于乙,那么甲更换交易对象的成本要低于乙,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甲就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向乙提出可置信威胁。

可置信威胁能否奏效,主要取决于乙对甲依赖程度的高低,以及甲对获利增加幅度的预期。

从乙对甲依赖程度的高低看,由于乙投入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如果与甲中断合作关系,就会因为更换交易对象的成本较高而蒙受损失。损失的大小决定了乙对甲的依赖程度的高低。乙的资产专用性越高,更换交易对象的成本就越高,对甲的依赖性就越强,甲提出的可置信威胁就越容易奏效。

从甲对获利增加幅度的预期看,甲通过可置信威胁,向乙要求增加收益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甲向乙索取的额外收益恰好等于乙的资产专用性引致损失,这种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可以促进甲和乙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那么这是符合帕累托效率改进的。但是,如果甲向乙索取的额外效益超过了乙更换交易对象的全部损失,乙就会对甲的威胁置之不理,另外寻找交易对象。因此,只有当甲向乙索取的额外收益小于或等于乙的资产专用性引致损失时,甲和乙才有可能继续保持交易关系。

专用性资产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向对方提供可置信承诺,但是在博弈过程中也容易形成“套牢”问题。[5]具体到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会投入专用性资产,既然生产规模已经扩大了,就不可能将投入的专用性资产闲置,这就在利润率上升的同时也给了农户对其套牢的机会。例如某县成立了一家大型饲草加工厂,当厂房、设备到位后,当地农民单方面违约,收购的饲草并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造成资产闲置浪费;而农户改变土地用途,转而种植其他作物的成本很小,这就使饲草加工企业在订单中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如果农户投入了较高的专用性资产,就相当于做出了可置信承诺,一定会成为龙头企业稳定的合作伙伴。

三、影响资产专用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资产专用性约束作用发挥的因素主要包括交易频率和信息对称性两个方面。

(一)交易频率

如果甲乙双方保持着较高的交易频率,而且甲认为在与乙的交易中是有利可图的,希望将合作关系长期维持下去。那么为避免乙退出交易合作,甲会主动投入专用性资产作为质押,向乙传递自己会在今后的交易中守信合作的诚意。例如龙头企业斥资租入当地土地,并雇佣当地农民进行耕种,这部分租用土地投资也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稳定地获得优质原材料,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加工经营的需要,并确保产成品的上乘品质,以取信于消费者,达到长期占领消费市场的目标。龙头企业希望与市场消费者的交易频率越高越好,为了取信于消费者,企业会通过投入大量专用性资产,向消费者传递诚信交易的信号。这也是消费者更容易相信资金实力雄厚、注重研发的大企业产品的原因。

(二)信息对称性

在市场条件下,要实现公平交易,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必须对称。如果信息不对称,就会妨碍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这是因为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的一方会担心一旦投入专用性资产,则可能因对方失信而被“套牢”,即资产投入后,因为对方的失信而终结交易,投入的专用性资产就会成为沉没成本。信息弱势一方在做出资产投入决策时,或者选择不轻易投入专用性资产,或者选择降低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水平,从而导致专用性资产投入不足。[6]一方专用性资产投入不足还会进一步引致交易合作伙伴的疑虑,即怀疑较低的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是否意味着其将在未来的交易合作中选择失信策略,从而降低信任度,增加双方谈判、签约等交易成本。

四、利用资产专用性提高诚信度的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资产专用性对失信行为的制约作用,提高交易主体的诚信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度提高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

在农产品市场交易中,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门槛非常低,[7]导致交易主体的失信行为不易被发现,更不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对经济个体而言,一锤子买卖的短期收益变得非常大。在利益驱使下,经济个体非常容易选择失信策略。因此,应适度提高专用性资产投入水平,使进入市场交易的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准入制度,包括地理标志保护、经营资格认证、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等。这样一来,进入经营市场的经济个体势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当然也会形成一定的专用性资产投入,从而对失信行为选择形成约束。

(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提高交易频率可以促使交易个体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着眼于长期收益。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市

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如此才能促进市场繁荣。[8]在农村经济个体中,主要存在着农民个体和涉农企业经济个体。部分农村能人、种养大户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涉农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监管相对容易,但还有些经济个体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投入资本很小,针对这些个体,存在着执法力度的两难选择。如果执法过严,会出现一些农村经济个体因为缺乏赔偿能力而导致执法成本大幅上升的现象,如果执法不严,就会有一些经济个体因为失信成本小、收益大而一再选择失信,导致市场秩序不易维持。这就需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包括建设诚信信息体系、征信服务体系以及诚信意识体系。

(三)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经济个体既要投入专用性资产,作出长期合作的守信承诺,又要防止被“套牢”,这就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降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一方面要建设诚信信息体系。建设诚信信息体系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基础条件。诚信信息体系具有激励与惩罚的功能:一是激励机制,诚信信息体系有助于保持良好记录的经济个体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声誉机制,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二是惩罚机制,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将经济个体的不良记录保留在数据库中,使失信者受到商誉、经济利益的损失。但是,当前尚有许多涉农企业的信息未能进入诚信信息数据库,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9]而且农户个体的诚信信息体系建设也亟待完善。如有的龙头企业因为地缘的关系,能够对附近区域农户的自然信息、履约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等有所了解。但是对流动人口的情况则知之甚少,这样就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增加合同履行中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要建设征信服务体系。在诚信信息数据库完善后,必须使经济个体诚信或者失信的消息广而告之,这就需要建设征信服务体系。例如,有的农户在订单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被龙头企业列入黑名单,但是他可以再寻求其他龙头企业与之合作。单纯依靠涉农企业自身来建立农户诚信档案显然存在诸多漏洞,如果能在建立诚信信息数据库、完善信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为涉农企业和农户个体的市场交易活动提供调查、咨询等服务,将有利于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其诚信经营。

(四)培养交易主体的诚信意识

任何正式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如此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10]因此,约束失信行为,不仅要依靠投入专用性资产、加强监管,更要依靠培育社会诚信意识与氛围。只有诚信观念深入人心,监管失信行为的有关制度才能高效率运行。为此,需要继承与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舆论与监督机制的建设,加快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培育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人文环境,共同促进交易主体诚信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必良,刘成香,吴小立.资产专用性、专业化生产与农户的市场风险[J].农业经济问题,2008,(7):10-15.

[2] [美]奥利弗·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2-83.

[3]刘凤芹.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J].经济研究,2003,(4):22-31.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13.

[5]张肖虎.交易、治理与经济效率:对威廉姆森经济思想的评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1):53-59.

[6]孙葆春.订单农业中诚信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J].农村经济,2008,(2):39-42.

[7]黄祖辉.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3):28-31.

[8]宋慧勇.农业产业化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以山西L县红枣产业为个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11.

[9]赵怀勇,杨筱燕.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上海投资,2002,(3):46-51.

[10]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诱致性创新与强制性变迁[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4.

(责任编辑:许桃芳)

Action Mechanism of Asset Specificity to Good Faith Behavior Choice

SUN Bao-chun
(Institute of Ruarl Development, 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33, China)

Key words: asset specificity; honesty and credit; action; choice

猜你喜欢

行为选择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