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化视角下亚当·斯密经济发展理论的重构

2016-01-27玲,张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资本积累斯密亚当

戴 玲,张 卫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演化视角下亚当·斯密经济发展理论的重构

戴玲,张卫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斯密的经济发展学说内涵丰富。“回到亚当·斯密”,重新思索斯密的发展学说对于理解经济发展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构了斯密的经济发展学说,认为其发展理论是以制度、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三者螺旋式协同演化为基础的动态有机演化系统。

关键词: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包容性制度;协同演化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2-626X(2015)03-0011-06

doi:10.3969/j.issn.1672-626x.2015.03.002

收稿日期:2015-03-24

作者简介:戴玲(1964-),女,安徽休宁人,安徽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与演化理论研究。

Abstract:Adam Smith's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is rich. "Back to Adam Smith," rethink Smith's theory of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reconstruct Smith's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his development theory is a instituti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spiral co-evolution based on the organic evolution of the dynamic system.

2014年7月7日,复旦大学举办了杨小凯逝世十周年的纪念会,在会议上发生了著名的“林张之争”。林毅夫遵循德国历史学派传统,主张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认为政府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理采用“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框架”,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与多样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动态、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而张维迎遵循奥地利学派传统,主张“自由放任”。他们围绕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且重点论争了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因而“回到亚当·斯密”,重新探究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述评

俞品根[1]和周尚万[2]认为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从分工与生产性劳动供给的视角来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高国顺认为分工、生产性劳动、资本积累和对外贸易是斯密发展理论的四大支柱。[3]谢识予认为斯密从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供给的角度运用自由主义这一政策分析经济增长对后世影响最大。[4]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制度在斯密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性。陈建华从劳动分工与资本积累的视角阐释了斯密型增长的途径并且对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财政政策、节约、对外贸易四项主张进行了评析,[5]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制度的作用,但是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蒋自强和徐为列、[6]易定红、[7]杨依山[8]分析了分工、生产性劳动、资本、自由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也都充分认识到政府与制度的功能,且认为斯密有着系统、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但是他们未能具体分析这一有机系统及各变量之间的互动演化关系及驱动这一系统运转的人类心智结构。左大培重点论述了斯密关于生产性劳动的学说,认为它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秘密。[9]林刚重点分析了斯密型动力即分工与专业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10]他们过多关注于一个变量,忽视了斯密经济发展理论的整体性及复杂性。黄少安已认识到斯密体系中的专业化分工、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属于演化经济学分析。[11]陈平认为斯密分析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劳动分工与制度演化。[12]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具体阐释其演化机制。

Joseph J. Spengler以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两个变量重点分析了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并分析了斯密型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13]Haim Barkai以社会产品、劳动、资本、技术、储蓄与利润率等概念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重构了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14]具有很大的创新性。Morgan Kelly认为以地理扩张为特征的市场拓展引

发的专业化导致了经济增长,即斯密型增长是斯密发展体系的中心。[15]Anthony Brewer认为储蓄是斯密理论中经济增长的关键。[16]Mark Jackson从宪政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斯密发展理论中最根本的因素是自由,自由促进了经济发展,对自由的限制降低了人均收入的增长。[17]自由无疑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但它已包含在制度之中。他们都忽略了斯密体系中制度的重要作用。而Kwangsu Kim从历史的视角构造了斯密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模型,强调制度的作用,并认为斯密是诺斯的先驱,[18]具有一定的洞察力。Hendrik Van den Berg分析了专业化、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循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9]也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忽略了斯密体系中的资本积累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Donald Winch阐释了斯密体系中具有报酬递增的劳动分工及具有序列性的资本积累与一般均衡理论不相兼容,然后探讨了具有报酬递增的演化力量是如何扰乱经济体的均衡态势。[20]

综上所述,后世学者从多方面对斯密的发展学说进行了重新阐释,但把斯密的发展理论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演化系统的文献尚付阙如。凡勃伦认为“任何演化科学都是一种严密的理论体系,它是一种关于过程的理论,一种逐渐展露序列的理论。”[21]演化经济学跳出新古典主义的线性均衡范式而强调非线性动态演化范式,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斯密的经济学具有演化的性质并且强调经济过程的动态、开放、非线性发展。[22][23]鉴于此,笔者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意欲重构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

二、斯密经济发展理论三变量演化分析

本文将以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制度三个变量为基础分析斯密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化。

(一)劳动分工

在斯密看来,分工是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24]此言虽有所夸大,但斯密经济发展学说中关键的一环无疑是分工。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增加的主要源泉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他说:“增加国民土地劳动年产物的方法有二,一增加生产工人的数目,一增进受雇工人的生产力”,[25](P257)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分工的发展与深化。诚如斯密所言:“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结果。”[25](P3)他认为分工以三种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是每个特殊工人的技巧的增进;二是对从一种工作到另一种工作通常会损失的时间的节约;三是由于有许多机器被发明,以便利劳动,缩减劳动,使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作业。因而劳动分工促进了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的发挥及技术进步。[19]斯密所指的分工包括知识分工、产业内分工、产业间分工、城乡分工及国际分工,在他心中,经济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分工网络。

与此同时,斯密认为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他说:“分工之起,由于交换力,分工的范围,亦往往受限于交换的范围,换言之,常为市场范围所限。”[25](P14)劳动分工虽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但劳动分工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增加了国民财富,而“国家富裕,市场大抵非常广阔。”[25](P93)Allyn A. Young从斯密的论述中发现劳动分工促进了迂回生产与产业间分工进而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促进了劳动分工,经济发展存在报酬递增,经济进步就存在于这种动态循环演化之中(即杨格定理)。[26]杨小凯与黄有光也认为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减少了交易费用进而扩大了市场范围,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促进了劳动分工,经济发展存在于劳动分工演化的过程之中。[27]Alberto F. Ades和Edward L. Glaeser也以实证分析证明了分工与市场范围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28]至此,虽然斯密没有明确阐述杨格定理的具体内容,但已含有了其萌芽。但是劳动分工是内生的吗?这决定于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的自我维持性。斯密认为引起分工的并不是人类的智慧或人为设计,而是“人性中某种确定的倾向,即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相互交易的倾向,是必然的但极其缓慢极其逐渐的结果。”[25](P10)而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人性的交易倾向来源于人类的心智结构,即每个人都具有“同情心”——对别人与自己的本能、情感、行为的感受力与理解力。[29]若无同情心,人类将不会相互认可对方的利己心而将以欺诈、掠夺等手段实现自己的利益,交换就不会出现,而这种同情心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至此,我们可以对斯密的分工理论作一小结:人性中的同情心使得人类具有物物交换的倾向,从而缓慢地引发了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通过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及规模经济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增加了国民财富,这又为市场范围的扩大及国际贸易提供了温床,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促进了

劳动分工的深化与拓展,即“斯密动力”(the Smithian Dynamics)驱动着经济进入内生报酬递增的演化路径。

(二)资本积累

前文提到增加国民财富的方法之一是增加生产工人的数目,而增加生产工人的数目依赖于资本积累。正如斯密所说:“增加生产工人的数目,必先增加资本,增加维持生产劳动的基金。”[25](P257)资本家是受利润的驱使进行资本积累的,资本积累一方面可以增加雇佣工人的数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工资基金,如果雇佣工人数目的增加慢于工资基金的增加,将提高劳动者的平均工资,而高工资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斯密认为“丰裕的劳动报酬……会增进其勤勉。……丰富的生活资料,往往使劳动者体力增进,并在生活改良晚景优裕的愉快希望中,使他们益加努力。”[25](P63)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斯密是效率工资理论的先驱。资本积累源于个人的节俭,并且斯密认为“按照事物的本性,财之蓄积,必在分工以前,预蓄之财愈丰夥,分工亦按比例愈细密。”[25](P207)故而资本积累不仅可以增加生产性工人的数目,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促进劳动分工。

与此同时,斯密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驱,他大胆地将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能力全都算做资本的一部分。[30]人力资本是指影响人的生产力属性的教育、知识、技术之类的质量因素,它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还具有正外部性。斯密认为分工使劳动者“局限于少数极单纯的作业上,……从而使他没有锐其悟性,振其发明心之必要”,他的生产力也将下降。因此他说:“在文明的商业社会,普通人民的教育,恐怕比较有身份有财产者的教育,更需要国家的注意吧。”[31](P281-284)因为“这般人民有了教育,国家亦受益不浅呢。”[31](P286)因此在斯密的发展体系中资本积累包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两者共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人类为什么进行物质资本积累与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呢?斯密认为其源于个人的自爱,而这种自爱无非是人类对自己的同情心而已。

(三)包容性制度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North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32]Daron Acemoglu和James A. Robinson运用“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和“攫取性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研析了各国制度的历史演化轨迹,[33]指出包容性制度是一种产权明晰、鼓励创新、允许创造性毁灭、利益分享的多元的生产性制度,攫取性制度却是抑制创新、权力和财富被少数人垄断的财富再分配制度。他们认为包容性制度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攫取性制度是一个社会贫困、动乱的根源,证实了制度的重要作用。

斯密对制度的作用具有充分的认识,他曾说:“若不幸,国家专制,君主暴虐,人民财产,随时有受侵害的危险,”[31](P214)如此,国家可能停滞或衰落,正如18世纪的中国“其富裕虽在许久以前,就已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许有的极限,但若易以其他法制,则按照该国土壤气候位置说,离此极限的距离,其实很大。”[31](P73)而在论殖民地的一章中,他说“进步最快的殖民地,还要首推英吉利的北美殖民地,”因为“英国殖民地的政治制度,与其他三国任何一国殖民地的政治制度相较,都更有利于土地的改良与耕作。”[31](P121)并且斯密把经济发展的历程划为四个时期:狩猎时期、游牧时期、农业时期、商业时期,这一历程是以公有产权向产权明晰的演化为标志的。因而斯密充分了解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根本作用。而且斯密还论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们是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促进了他们全不放在心上的目的。……他们各自追求各自的利益,往往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31](P23)而这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得以自我维持的原因依然基于人类的同情心,或者说带有同情心的个体之间的互动博弈演化生成了合理的社会秩序。他又说“一切特惠的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的自由制度,将自然而然的,自己树立起来。”[31](P211)

斯密体系中关于制度演化的内容吉光片羽,根据斯密的学生及好友约翰·米勒所说:“从野蛮时期一直到文明时代,他(斯密)竭力追溯法学的逐渐演进,指出这些法律在有助于社会生存和促进财富积累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相应地引起法律和政府的改善和演变。……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实现。”[34]因此,斯密不仅意识到了制度的重要作用,而且已形成了一套法律与政治制度的演化体系,只是由于斯密的众多手稿被焚毁,因而未被公之于众。

三、斯密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机演化系统

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不是静止、独立、封闭的体系,而是动态、多元与开放的有机演化系统,并且更加强调供给管理。斯密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机演化系统可总结如下(见图1)。

图1 斯密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机演化机理

在包容性制度条件下,交易费用的减少导致劳动分工愈加深化,资本积累在产权明晰、开明政治等包容性制度之上也不断加速。劳动分工通过比较优势、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积累通过维持更多的生产性工人及效率工资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要素相对价格、产权等发生改变引致制度的边际变迁,同时,经济主体也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经受“自然选择”的压力不断地自我适应与变革,推动制度的演化;劳动分工在市场范围、国际贸易扩大及交通运输改善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资本积累也在国民财富增加的基础上通过节俭不断加速。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协同演化推进了经济结构的变迁,经济进入报酬递增的自我演化轨道,而驱动这一有机演化系统运转的动力源于人类的心智结构——同情心。

需要强调的是,在斯密经济发展的有机演化系统之中,制度、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三者呈螺旋式上升的协同演化趋势(见图2)。

制度促进资本积累与劳动分工前已论及;劳动分工通过专业化、迂回生产、技术进步等也影响着制度变迁,企业家在追逐利润的资本积累中也在不断地塑造着制度,推动着制度变迁;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劳动分工也愈加细密与深化,反之,劳动分工的深化也需要更多的资本积累与劳动相配合从而加速了资本积累。因而制度、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协同演化关系。但在动态、开放的系统中,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增加,[35]因而这种协同演化关系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不断的试错过程。例如无效的制度可能继续存在;[32][33]劳动分工也在一定时期受市场范围、资源种类和环境涨落所限而有所退化;[36]而资本积累也呈螺旋上升趋势,因为资本积累提高了工人的平均工资,导致资本积累减少,但“丰裕的劳动报酬,……会促进普通人民的繁殖,”[25](P63)从而增加劳动供给,降低平均工资,再次增加资本积累。因而它们三者呈螺旋式上升的协同演化趋势而不是线性均衡趋势。海尔布伦纳也曾说到:“实际上斯密是看到了根深蒂固的演化规律的,它推动着市场制度,使生产力盘旋上升。”[37]

图2 制度、劳动分工与资本积累螺旋式协同演化

四、结语

亚当·斯密是一位追求真理并对人类的发展前途有着乐观态度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及人性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从供给的视角重点分析了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制度三者螺旋式演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中国35年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交通运输改善引发的劳动分工的深化和中国高速的物质与人力资本积累,但未来中国若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包容性发展,则政治改革——建立一种分权、民主、法治、宪政四位一体的包容性政治制度[33][38]——势在必行,同时需求管理也需向供给管理转变,而这

一切都离不开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正如Jacob Viner所言:“斯密绝不是一个提倡自由放任的教条主义者。他认识到了政府广泛与弹性的活动范围,如果政府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诚信与公共精神,表明自己有权利担负广泛的责任,那么他准备把政府的活动范围拓展得更广。”[39]

参考文献:

[1]俞品根.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学说[J].经济研究,1986,(11):64-68.

[2]周尚万.亚当·斯密经济发展理论及启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91-93.

[3]高国顺.亚当·斯密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之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8-34.

[4]谢识予.斯密经济增长思想的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2-168.

[5]陈建华.亚当·斯密经济增长思想评析[J].理论界,2007,(12):70-71.

[6]蒋自强,徐为列.简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富国裕民的经济理论体系[J].上海经济研究,1986,(5):15-19.

[7]易定红.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模型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1996,(2):19-21.

[8]杨依山.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J].理论学习,2007,(10):55-56.

[9]左大培.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学说与当代现实——揭示经济发展的秘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1):51-69.

[10]林刚.关于斯密型动力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4):6-11.

[11]黄少安,黄凯南.制度和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黄少安教授访谈[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09,(1):163-167.

[12]陈平.论保罗·萨缪尔逊对数理经济学和经济学变革的贡献——纪念经济科学家保罗·萨缪尔逊[J].经济学动态,2010,(2):46-52.

[13] Joseph J. Spengler.Adam Smith's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Part I [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59,(4):397-415.

[14] Haim Barkai.A Formal Outline of A Smithian Growth Model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9,(3):396-414.

[15] Morgan Kelly.The Dynamics of Smithian Growth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3):939-964.

[16] Anthony Brewer.Luxu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1):78-98.

[17] Mark Jackson.Liber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dam Smith’sPossibleWorld[J].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3):277-284.

[18] Kwangsu Kim.Adam Smith's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2009,(1):41-64.

[19] Hendrik Van den Berg.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 ment [M].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2012. 143-152.

[20] Donald Winch.Adam Smith’s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Problems and His [J].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13.

[21] Thorstein Veblen.Why is Economics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J].Th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898,(4):376.

[22]霍奇逊.演化经济学的诸多含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2):138-157.

[23]乌尔里希·维特.演化经济学具体是什么?[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2):1-22.

[2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85.

[25]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6] Allyn A. Young.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J].The Economic Journal, 1928,(152):527-542.

[27]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8] Alberto F. Ades,Edward L. Glaeser.Evidence on Growth,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3):1025-1045.

[29]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0]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3.

[31]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2] North,D.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3

[33] Daron Acemoglu,James A.Robinson.Why Nations Fail: Origins of Power,Poverty and Property [M].Random House,2012.

[34]约翰·雷.亚当·斯密传[M].周祝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

社,2008.51.

[35]陈平.文明分叉、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6]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J].经济学(季刊),2002,(2):227-248.

[37]罗伯特·L.海尔布伦纳.几位著名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M].蔡受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5.

[38]田国强,陈旭东.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何而来,往何处去?[J].学术月刊,2014,(3):76-84.

[39] Jacob Viner.Adam Smith and Laissez Fai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27,(2):231.

(责任编辑:许桃芳)

Reconstruction of Adam Smith's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DAI Ling,ZHANG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China)

Key words: Adam Smith; the division of labor; capital accumulation; inclusive institutions; co-evolution

猜你喜欢

资本积累斯密亚当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李斯特对亚当·斯密的批判——兼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及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中国金融发展与TFP关联关系实证研究
新自由主义服务于霸权掠夺的本质探析——基于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资本积累视角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开车时别发短信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