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守富主任中医师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室性早搏经验*

2016-01-27程亚丽

中医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医师参苓白术散

任 平,程亚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0)

·名师高徒·

王守富主任中医师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室性早搏经验*

任 平,程亚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0)

王守富主任中医师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载,治学严谨,临床诊治别具匠心。室性早搏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王守富主任中医师从痰湿扰神立论本病,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灵活加减以治,每获良效。

王守富;主任中医师;参苓白术散/治疗应用;室性早搏/中医药疗法;医案;经验

王守富主任中医师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载,治学严谨,临床诊治别具匠心。笔者有幸师从王守富老师,受益颇丰,谨将老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机浅析

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频发室性早搏,也可见头晕、胸痛和气急等症状,重者可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或增加总体心性死亡率[1]。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毒副作用小、作用多靶点的特点,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扶正祛邪,调整机体的整体平衡,以达到延缓下次发病或治愈室早的目的[2]。《伤寒论》中所论心悸,除桂枝甘草汤证外,其余大多数均因中焦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液输布障碍而致水邪上凌于心所致[3]。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述:“心虚而郁痰……是则为惊;心虚而停水……是则为悸。”指出郁痰、停水扰神为惊悸发病机理。金代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载:“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其所言气虚、停饮亦即脾虚气弱,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停而为饮。清代唐宗海《血证论·怔忡》载:“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动不安,宜指迷茯苓丸加远志、菖蒲、黄连、川贝母、枣仁、当归治之。”清代黄元御《金匮悬解·内伤杂病》载:“惊悸之证,土湿胃逆,阳气升泄,神魂失藏,多不能寐”“阳衰土湿,升降失政,胃土上逆……是以心下悸动。”并运用半夏麻黄丸治疗,阐明半夏降胃逆而驱浊阴,麻黄泻堙塞而开经路。黄氏亦指出痰浊困阻中焦脾胃,脾胃升降失职为心悸发病之由。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中载:“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指出血瘀致心悸的病机。由此,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王师论治心悸(室性早搏)以痰(湿)扰心神为基本,可兼有虚、瘀。

2 治法方药

对于痰湿的治疗《金匮要略》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多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温化水饮的药物。《丹溪心法》又谓:“大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指出痰湿的治疗要着重照顾脾胃。因此其又曰:“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历数各家言论,痰湿论治当从脾胃入手。故清代冯兆张在其著作《冯氏锦囊秘录·杂症》中言“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东垣曰:脾胃虚则百病生,调理中州,其首务也。”基于此,王师以痰湿扰神、心神不宁为基本病机,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心悸(室性早搏)取效便捷。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载:“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故后世医家多以本方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肠道疾患,而其所述“心忪”即心悸,很少见相关医案及临床报道。王师认为:此方中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祛湿;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白扁豆健脾渗湿,其中莲子肉亦有养心安神之作用;砂仁行气化湿;桔梗宣提肺气,调整肺主行水功能,使津液四布。全方共奏健脾化痰祛湿之效,一则化痰祛湿治其标,二则健运脾胃以绝生痰滋湿之源而治其本。综上所述,参苓白术散正切合痰湿扰神所致心悸(室性早搏)的病机,故用于临床,每获良效[4]。

3 临证加减

室性早搏病机复杂,在痰湿基础上或兼气虚、或兼血瘀、或兼阴虚、或兼阳虚……王老师尊古而不泥古,药物灵活加减,亦是取效关键。如:患者气短、乏力等气虚症状明显者,加黄芪、升麻、柴胡,取张锡纯之升陷汤升补胸中大气之意;气虚日久,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心阳不足之症,加桂枝、制附子以助心阳;心气(阳)不足日久,累及心阴,见口干,盗汗,舌红少津,少苔甚至花剥苔,脉细数等阴虚诸症者,加麦冬、五味子、北沙参,以益气养阴;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合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兼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镇心安神。兼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血虚之证甚者,加当归、熟地黄;自汗、盗汗者,加麻黄根、浮小麦养心安神止汗;大便溏薄甚者,加益智仁、葛根以升清固涩,葛根亦有扩张血管功效[5];脘腹胀满者,去白扁豆,加木香、厚朴,理气化湿,除满消胀;痰郁交阻者,加薤白、法半夏,以宽胸理气;痰郁化热者,加菊花、苦参,以清热燥湿利水,苦参亦有控制心律失常的作用[6];心悸明显、不能自安者,加龙齿,以镇心安神;兼血瘀者,加丹参、赤芍、郁金,以理气活血。

4 病案举例

例1 患者,女,25岁,2015年8月20日初诊。主诉:阵发心慌、气短半年余。现症见:心慌明显,不能自已,气短乏力,纳食尚可,大便偏稀,1 d 2~3次,舌质淡暗,苔腻,脉弦。患者既往病毒性心肌炎病史。24 h 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室早总数为10 050次/24 h。西医诊断:频发室性早搏。中医诊断:心悸。辨证为:脾虚湿盛、心神失养。治宜益气健脾、除湿宁心。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15 g,茯苓15 g,生白术15 g,生薏苡仁15 g,砂仁6 g(后下),炙甘草6 g,桔梗10 g,生山药15 g,白扁豆30 g,陈皮15 g,莲子15 g,苦参15 g,葛根15 g,黄芪30 g,生龙齿15 g。14剂,早搏明显减少,大便稀改善、1 d行1次,舌质淡暗,苔腻微黄,脉弦。查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总数减为475次/24 h。继续守上方,党参加量至20 g以益气健脾,舌苔微黄加菊花10 g以清肝热,继服14剂,后继续巩固治疗。

按 患者既往病毒性心肌炎病史,中医学多认为邪毒扰神,初期邪毒淫心,以清热解毒为治;中、后期兼有气阴两虚、血瘀、痰阻等病机[7]。患者大便偏稀,1 d行2~3次,提示脾虚湿盛,水谷精微运化不及。王师认为:患者心悸由脾虚湿盛、心神失养所致。《素问·玉机真脏论》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故王师以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健脾祛湿,以固后天之本。方中莲子亦有养心安神功效,再加黄芪以助党参补气之力;生龙齿安神定悸以治其标,葛根益胃生津、升阳止泻;苦参燥湿利水。

例2 患者,男,78岁,2015年6月30日初诊。主诉:发作心慌、气短、乏力月余。症见:心慌、气短、乏力,纳食少,大便频,1 d 2~3次,舌质暗,舌底脉络迂曲,苔少,脉弦而结。既往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病史。西医诊断: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中医诊断:心悸。中医辨证为:心脾气虚,湿阻血瘀。治宜健脾益气、化湿活血为法。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20 g,生白术15 g,茯苓15 g,生薏苡仁15 g,砂仁6 g(后下),炙甘草6 g,桔梗10 g,生山药15 g,白扁豆30 g,陈皮15 g,葛根15 g,丹参15 g,苦参15 g。7剂后,患者心慌发作减少,气短、乏力改善。效不更方,继服上方,丹参改20 g,加郁金15 g。7剂后心慌、心悸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治疗。

按 患者为心脾气虚,湿阻血瘀而致心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中焦气化失职而致少气、乏力、心慌等心气不足见证;脾虚湿侵、水湿下走肠道致大便频数。气不行血、湿阻脉道,血行不畅故见舌质暗、舌底脉络迂曲征候。故用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健脾益气,加葛根升阳止泻;丹参、郁金活血行气;苦参燥湿利水,控制心律。

5 结 语

王师论治室性早搏以痰湿扰神、心神不宁为基本病机,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随手奏效。虽然很少见参苓白术散治疗心悸(室性早搏)的相关文献记载,但是临床只要抓住病机,辨证精当,随证治之,每可获得良效,亦可拓宽古名方应用之范围。

[1]曹林生.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42.

[2]于永梅,沈琳.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5):136-139.

[3]李柳冀,李志明,林毅.心律失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3.

[4]王守富,李五江,卢吉锋,等.参苓白术散治疗心血管疾病体会[J].新中医,2014,46(9):216-217.

[5]郑皓,王晓静.葛根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06,21(3):49-51.

[6]刘梅,刘雪英,程建峰.苦参碱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9):801-804.

[7]张飚.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治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26-27.

(本文承蒙王守富主任中医师指导,特此谢忱!)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6)12-0050-03

R541.7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12.22

河南省重点中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豫中医业(2012)43号];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豫财社(2013)227]

2016-08-10;

2016-09-25

猜你喜欢

中医师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周素芳运用参苓固肠颗粒治疗泄泻经验
现代中医诊疗中医师的告知义务
高社光主任中医师治未病思想浅述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
高冬来副主任中医师治疗白塞病经验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参苓灌洗液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