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壁并右室梗死36例疗效观察

2016-01-27李玉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下壁生脉右室

李玉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壁并右室梗死36例疗效观察

李玉敏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滴丸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滴丸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生脉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急危重症,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病情更加危重,病死率高,且下壁合并右室梗死如果按照其他部位心肌梗死进行常规治疗,可造成病情不可逆转,出现严重后果[1]。针对于此,本科于2009年9月~2015年3月对36例下壁合并右室梗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6例患者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医专二附院2009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72例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观察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2.3岁;吸烟史20例,高血压25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26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3.5岁;吸烟史18例,高血压病23例,糖尿病19例,高脂血症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患者心电图Ⅱ、Ⅲ、aVF及V3R~V5R导联ST段抬高≥0.1 mV,ST弓背抬高Ⅲ>Ⅱ,且含化硝酸甘油不恢复;胸痛>30 min;血清标志物:磷酸肌酸肌酶同工酶峰值升高大于正常2倍以上,心肌肌钙蛋白I(cTnI )水平升高。临床症状以心前区刺痛或绞痛,向肩背部放射,伴见心悸、气短、失眠为主要表现。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镇静止痛、保持大便畅通、尿激酶溶栓等。肠溶阿司匹林300 mg,1次/d,3 d后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辛伐他汀10~20 mg睡前口服,低分子肝素5000 U每 12小时皮下注射。血压低者可予多巴胺100~200 μg/min静脉泵入,并适当补液,使血压控制在100~120/ 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8~10 mmol/L。依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用药。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生脉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40~100 ml加入生理盐水150 ml中静脉输注;疏血通注射液4~6 ml加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输注;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集团)10丸/次,3次/d口服。两组均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评定疗效。

1.4观察指标 包括患者的自觉症状及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

1.5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经治后心痛及气短、失眠等症状明显缓解,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10%,心律失常发生率<20%,病死率<10%;好转:经治后诸症有所缓解,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30%,心律失常发生率<45%,病死率<30%;无效:经治后心痛及气短、失眠等症状无缓解,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30%,心律失常发生率≥45%,病死率≥30%,以及中途退出本观察者。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出现梗死后心绞痛3例,对照组梗死后心绞痛9例,发生率分别为8.3%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出现室性期前收缩3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生率为22.2%;对照组出现室性提前收缩2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发生率为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治疗组死亡3例,占8.3%;对照组死亡7例,占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壁合并右室梗死发病原因多由右冠状动脉回旋支阻塞引起,可导致右心衰竭伴低血压。且由于右室射血功能不足,其收缩末期残存血量增加,终致体循环回流受阻。因此,治疗该病首要问题是恢复心肌灌注。对于右室心肌梗死的治疗,一方面要早诊断、早溶栓,以尽可能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另一方面,因右心室梗死后,右心排血功能低下,致使左心室充盈度下降,从而引起低血压或休克。故治疗上以扩张血容量、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为法,药物包括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等。本组患者的西医治疗,集溶栓、补充血容量、正性肌力药物为一体,普遍应用于右室心肌梗死的治疗,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3]。

临床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收效更佳。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属于中医学“真心痛”范畴,患者临床症见剧烈心前区疼痛,伴见神萎倦怠,面白光气短,四肢厥冷,尿少等气阴两虚表现,正如《灵枢·厥病》所言“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生脉注射注液有益气养阴、复脉的作用。方中人参补气生津,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收敛固涩,三药合用,一补一滋一敛,共奏益气养阴之功。实验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且有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作用;麦冬可稳定心肌细胞膜,提高心肌细胞抗缺氧能力。此外,有临床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可改善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性,降低猝死率,减少心脏严重事件的发生。疏血通注射液的药物组成为水蛭、地龙,是通络化瘀的最佳组合,实验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水蛭素、蚓激酶样物质,具有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细胞保护等作用。复方丹参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等药物组成,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急性期缺血心肌的损伤程度[4]。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满意,尤其在快速纠正低血压、改善微循环、缓解急性期症状方面,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顾宏年.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11,19(2):36.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

[3]阳正国.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5):433-436.

[4]陈延超.30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诊疗体会.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2):512-5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59

2015-09-14]

473061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下壁生脉右室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肺动脉瓣狭窄胎儿右室功能的应用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夏天补点生脉饮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导联R/Q值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