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蛋白酶原与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6-01-27项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胃体胃窦萎缩性

项利

胃蛋白酶原与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项利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原(PG)、促胃液素的表达水平,探讨PG、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对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方法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10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GⅠ、PGⅡ以及促胃液素水平,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促胃液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窦萎缩者血清PGⅠ、PGⅡ最高,胃体萎缩血清促胃液素最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水平显著升高,促胃液素水平显著降低,不同病变部位之间PG、促胃液素水平具有明显差异。

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公认的癌前状态之一。近年来,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中联合检测PG和促胃液素逐渐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青睐,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和促胃液素的表达水平,旨在分析联合检测血清PG、促胃液素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2年11月~2015年5月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诊断进行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9例,女57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9.87±6.35)岁,入选和排除标准:①经胃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②30 d内未应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治疗;③排除合并消化性溃疡、肿瘤、残胃、慢性肝病、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精神异常者;④排除一级亲属存在胃部肿瘤病史者;⑤知情同意实验内容。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确认为健康的105例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59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8.59±6.14)岁,入选和排除标准:①经全面检查,证实身体健康,未见明显异常;②30 d内未接受影响胃酸、胃黏膜的干预措施;③排除一级亲属发生肿瘤者;④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自愿参加实验。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状态均抽取4 ml肘静脉血送检,在经过离心处理后,放置在-20℃冰箱中保存待测。以雅培公司标准品经放射免疫分析法制作的标准比对品作为实验标准品,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PGⅠ试剂盒、PGⅡ试剂盒均来源于北京九强公司),检测仪器为Modular P800型全自动检测仪(罗氏公司生产),实验步骤严格依据说明书。用反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促胃液素(试剂盒来源于北京福瑞公司),检测仪器为DFM-96型放射免疫计数器(合肥众成机电公司)。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胃镜获取活体组织时均标记病变部位以及范围,活检组织在5个固定位置 (胃窦小弯、胃窦大弯、胃体小弯、胃体大弯以及胃角)进行获取。结果由2名病理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分析,诊断标准参照最新版悉尼分类法进行分析[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血清PGⅠ表达量为(58.29±5.16)μg/L,PGⅡ表达量为(57.32±5.28)μg/L,促胃液素表达量为(34.64±5.31) pmol/L,对照组分别为(49.87±6.35)μg/L、(49.87±6.35)μg/ L、(49.87±6.35)pmol/L,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显著高于对照组,促胃液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对不同部位病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PGⅠ、PGⅡ以及促胃液素水平比较,结果发现,胃窦萎缩者血清 PGⅠ (64.08±5.72)μg/L、PGⅡ(65.37±4.17)μg/L,促胃液 素(30.53±5.07)pmol/L;胃体PGⅠ(52.16±5.28)μg/L、PGⅡ(53.37±4.44)μg/L,促胃液素(40.29±4.32)pmol/L;全胃多病灶PGⅠ(60.31±4.87)μg/L、PGⅡ(60.15±4.56)μg/L,促胃液素(35.16±4.24)pmol/L;胃窦萎缩者血清PGⅠ、PGⅡ最高,胃体萎缩血清促胃液素最高。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指胃黏膜的固有腺体发生萎缩,且伴随肠上皮化生的一种胃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是胃癌常见癌前状态。目前临床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为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由于内镜为有创性检查,患者的接受度、耐受性较差,且重复性较低,难以作为临床筛查、动态监测病理过程的常用手段。PG作为体内重要的免疫活性胃蛋白酶,能够反映胃黏膜形态和功能变化,在胃酸过量分泌的情况下,PG水平异常能够反映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其分泌水平被认为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发生恶性肿瘤具有关联。人体内PG形式主要有2种,即有PGⅠ和PGⅡ。PGⅠ主要产生于胃黏膜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PGⅡ主要产生于贲门和幽门腺体细胞,前列腺以及胰腺分泌少量PGⅡ。PGⅠ的免疫活性与 PGⅡ完全不同,PGⅠ水平与胃黏膜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关系,实验证实PGⅠ作为胃泌酸细胞功能重要检测指标,当胃酸过多时,胃体出现萎缩时血清PGⅠ表达量显著升高,因此,血清PGⅠ能够反映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PGⅡ表达水平主要与胃底黏膜病变有关,PGⅡ升高主要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恶性肿瘤等有关,因此,检测血清PGⅡ水平对于诊断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对于PGⅠ/PGⅡ水平出现动态性降低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发生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促胃液素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一种胃肠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其表达水平能够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尤其是胃窦病变程度[2-5]。PG与促胃液素联合检测能够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信息,有利于改善诊断准确性。

本实验中,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以及促胃液素进行检测,结果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促胃液素水平存在异常改变,且不同病变部位间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因此,作者认为血清PG和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可以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可靠诊断指标,适合临床普及。

[1]杨莉,孙明军,徐倩,等.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在慢性胃窦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消化杂志,2014,34(7): 478-480.

[2]周海平.胃蛋白酶原Ⅰ联合胃泌素-17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部位及胃癌进展时期的预测价值.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5):126-128.

[3]袁华魏,王朝晖.胃蛋白酶原与促胃液素联合检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33):33-35.

[4]杨勤,姚玉玲.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探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3):23-24.

[5]毛峻岭,张燕华,孙杰,等.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1): 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13

2015-09-01]

110015 沈阳中医结石病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胃体胃窦萎缩性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超声胃功能检测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