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2016-01-27王齐奖何勃何爱双金大春
王齐奖 何勃 何爱双 金大春
(1,浙江省乐清市畜牧兽医局 325600;2,浙江省乐清市家畜良种推广站 325600;3,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25609;4,浙江省温州市畜牧兽医局 325000)
规模猪场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王齐奖1何勃2何爱双3金大春4
(1,浙江省乐清市畜牧兽医局 325600;2,浙江省乐清市家畜良种推广站 325600;3,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25609;4,浙江省温州市畜牧兽医局 325000)
母猪饲养管理是自繁自育型规模化养猪场的关键所在,而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则是规模化猪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最为复杂又极为重要的环节,且直接关系到仔猪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关键在于产前准备、接产技术和产后护理,重点在于哺乳母猪的饲养及初生仔猪的管理。本文根据当地规模化养猪的管理特点及要求,结合当前养猪生产实际,就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的关键及要点略作总结。
规模猪场;母猪;分娩前后;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母猪饲养管理是自繁自育型规模化养猪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母猪的分娩则是母猪饲养与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环节[1]。做好分娩前后母猪的饲养管理,既可以保证母猪顺利分娩,不使母猪发生难产,又可以保证母猪正常泌乳,防止产后发生乳房炎和无乳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2]。故科学合理掌握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提高生产质量,对整个猪场生产效益意义重大[3]。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针对规模化养猪的管理特点及其要求,就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养猪业同行参考。
1 产前准备
1.1 清洗消毒
母猪转入分娩舍前1周,必须要先对分娩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处理[3]。分娩舍及设备的消毒可用卫康、农福、消毒威等消毒药连续消毒2次,晾干后备用;但第2次消毒最好能采用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1.2 检修设备
对分娩舍内的各类设施要进行1次大检修,特别是产床、保温箱、电热保温系统、湿帘降温系统等;同时要对产房的温度、湿度进行试调节,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5~75%。由于南方天气闷热,可给场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及滴水装置;在高温时可采取母猪头颈部滴水降温。
1.3 饲养管理
临产前1周,母猪开始转到产床。上产床前,要对母猪体表进行清洗、消毒,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临产前3d,母猪开始逐渐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特别是要减少体积大及有糟渣类饲料,而应适当增加一些麦麸,防止母猪便秘[4];产前3d至产后4d可连续在日粮中加0.75~1.5%的电解质、轻泻剂 (如维力康、小苏打或芒硝等)以预防产后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分娩前1d用0.1%高锰酸钾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产前还应肌注德力先等长效土霉素5ml,产前、产后母猪料可添加1~2周呼肠舒、强力霉素等,以预防产后仔猪下痢。
1.4 药品工具
要准备好5%碘酊、0.1%高锰酸钾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牙剪、断尾器、止血钳、毛巾、肥皂、护仔箱、保温灯、照明灯、秤称等药品及工具。
2 临产征兆
2.1 准确判定预产期
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d,我们可以根据母猪的发情配种时间来推定预产期,并作好临产前的相应准备。
2.2 母猪的临产征兆
主要表现为阴道红肿、频频排尿,腹部下歪、尾根下陷,乳房发胀、乳头外张等临产征兆。母猪分娩的具体时间,可以通过指挤乳头来加以判断:一般情况下,母猪前面的乳头挤出浓乳汁后,24h左右可能分娩;中间乳头挤出浓乳汁,12h左右可能分娩;后面乳头挤出乳汁后,3~6h左右可能分娩[4]。另外,也可观察母猪行为来判断:若母猪经过一阵不安稳的活动后,慢慢安静下来,安静躺下,四肢伸直,全身出现颤抖,子宫和腹部肌肉收缩,全身用力,这时第1头仔猪就要产出[2]。
3 接产技术
3.1 配有专人看护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规模猪场要安排人员值班,注意观察,及时判断,一旦发现临产,要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担当接产员,并全程负责看管。若接产时确需离开,则不得超过0.5h,最好是在离开前有人代管看护。
3.2 注意接产细节
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黏液清除、擦净,用抹布将猪体抹干;然后再断脐、称重、剪牙、断尾、打上二维码等。断脐以留下3~5cm为宜,断端5%碘酊消毒;打二维码时,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用5%碘酊消毒;剪牙钳用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但弱仔不剪牙;断尾时,尾根部留下3㎝处剪断,用5%碘酊消毒。接产时若发现假死仔猪要立刻抢救。另外,母猪产后要检查其胎衣是否全部排出,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此外,要观察和判断母猪是否属于难产。母猪正常分娩一般每5~30min产1头仔猪,整个分娩时间约需2~5h[4];若产仔间隔超过1h或整个分娩过程超过8h,或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h仍无仔猪产出,即可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3.3 做好仔猪保暖
产床一侧配置专用仔猪保温箱,接产后的初生仔猪要及时放入保温箱内,并将保温箱内温度调至30℃以上。
4 难产处理
4.1 药物处理
有难产史的母猪在临产前1d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或预产期当日注射缩宫素;对于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0.5h者可注射缩宫素,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
4.2 人工助产
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的,应立即人工助产。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待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若发现假死仔猪,可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可恢复呼吸。产后向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得力先等抗生素一个疗程,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4.3 事后处理
对难产的母猪,要检查发生难产的原因,并在母猪卡上注明,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5 产后护理
5.1 母猪护理
5.1 .1在管理方面
母猪分娩结束后首先要检查和清洗乳头,并挤掉头两滴奶,再将初生仔猪放置母猪身旁哺乳[2]。哺乳期内要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要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变化,以便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5.1 .2在饲养方面
首次喂量要少,逐渐增加,至产后3d恢复到哺乳期饲喂标准。母猪一般在分娩后6~8h便可站立吃料,若母猪不愿站立,应赶母猪站起来。母猪在产后1~2d内往往食欲不振,此时应多喂给多汁青绿类饲料,也可将麦麸和玉米面用温水泡20min后加入少许食盐和白糖后喂食[2];产后继续添加电解质、轻泻剂,直至产后4d;夏季日粮中可添加1.2%的碳酸氢钠,有利提高采食量。
5.2 仔猪护理
5.2 .1早吃初乳,吃足初乳
要帮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因为初乳中的特殊营养及免疫球蛋白能够迅速增加仔猪的免疫力,提高仔猪的抗病力,故要尽可能地让初生仔猪在出生后2h内吃上初乳[5]。
5.2 .2训练仔猪,固定乳头
仔猪在出生后要人工固定乳头,持续3d强化,按体重大小、强弱适当、人工扶助、调整训练的方式,让弱小的仔猪吃中、前部,强壮的吃最后的乳头,能够有效提高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均匀度[5]。
5.2 .3适当调整,合理寄养
仔猪吃过初乳后3d内要作适当的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d,通常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金大春等研究认为,窝产活仔数在6~9头、14~15头、16~17头组间仔猪初生重无显著差异,说明这些组间初生仔猪个体差异不明显,可优先考虑并窝或拆分寄养,并将母猪带仔哺乳数调整为10~13头,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断奶窝重[6]。
5.2 .4注意补铁,预防下痢
仔猪初生后2d内注射血康或富来血、牲血素等铁剂1ml,以预防贫血;口服抗生素如兽友一针、庆大霉素2ml,以预防下痢;注射亚硒酸钠VE0.5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5.2 .5温度适宜,补料及时
产房的适宜温度:分娩后1周为27℃,2周为26℃,3周为24℃,4周为22℃;仔猪保温箱的适宜温度:初生为36℃,体重2kg为30℃,4kg为29℃,6kg为28℃,6kg以上至断奶为27℃。补料: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食补料,要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勤添少添,晚间要补添1次料。补料次数以4~5次/d为好。
[1]黄廷立.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2):65.
[2]王璐.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6):87.
[3]丁清录.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J].当代畜牧,2014(1):21-22.
[4]张忠义.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四川畜牧兽医,2012(9):36-37.
[5]钱作清,池仁春,金俊杰,等.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和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4(6):64-66.
[6]金大春,金俊杰,赵燕,等.长大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间的相互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5,46(6):109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