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

2016-01-27李中正王锦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静息肺叶血氧

李中正 王锦鹏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

李中正 王锦鹏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放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第3 天,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静息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静息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两组静息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快速康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放肺叶切除术;肺癌;心肺功能;快速康复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的治疗上有一定临床效果,其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功效也得到充分肯定[1]。但当前临床上仍缺乏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这就为其评定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康复带来一定限制[2]。基于此,本研究以1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其术后心肺功能快速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3.4±10.5)岁;疾病类型:44例腺癌,32例鳞癌,10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对照组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3.7±10.4)岁;疾病类型:45例腺癌,30例鳞癌,12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实现单肺通气。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以患者第5肋间后外侧取切口,进行肺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观察组则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单向式胸腔肺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在患者腋后线后第9肋间取2 cm切口,作为副操作孔;在患者腋前线第3肋间取3 cm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在患者腋中线第7肋间取1.5 cm切口,作为胸腔镜孔。以开胸器对患者肋骨进行牵引,实施肺叶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必须坚持左侧对第5、6、7、8、9、10组进行清扫,右侧对第2、3、4、7、8、9、10组进行清扫,以缝合或生物胶的方式处理创面。均利用一次性使用硅橡胶28F进行术后引流。

1.3术后处理 针对术后疼痛患者,根据其具体疼痛程度给予1.0~1.5 mg/h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进行注射,叮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患者引流管拔除时,应同时停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按照具体胸片结果确定引流管拔除时间。

1.4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 天、第7 天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静息心率、静息血氧饱和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第3 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分别为(2.9±0.6)、(3.0±0.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分别为(1.2±0.1)、(1.6±0.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静息心率变化比较 术后第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息心率分别为(70.7±10.3)、(84.2±18.4)次/min,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息心率分别为(69.3±10.2)、(68.4±12.3)次/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静息血氧饱和度变化 术后第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息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5.4±2.2)%、(96.3±2.5)%;术后第7天,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息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6.7±2.5)%、(95.8±2.3)%。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静息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癌上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患者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率[3]。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分析其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此探讨其对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术后第3天,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观察组与实施开放肺叶切除术的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第3天,观察组静息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静息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心率影响较低,心率变化幅度不大。而且,术后第3、7天两组患者静息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身体恢复比开放肺叶切除术患者要快,这能从两组患者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的差异中得到证实。

综上所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患者治疗中有较好应用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快速康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1]高坷.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3):231.

[2]沈春辉,车国卫.肺康复在肺癌围手术期应用现状与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86.

[3]周渝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2):1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70

2015-10-09]

450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胸外科(李中正);河南省南阳市肿瘤医院内科(王锦鹏)

猜你喜欢

静息肺叶血氧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不准时睡觉堪比熬夜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