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2016-01-27王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通用型椎弓螺钉

王刚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王刚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位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术后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较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便于操作、固定强度高、并发症少的技术优势,且恢复胸腰椎高度和生理曲度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理想治疗方法。

脊柱骨折;骨折内固定;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由压缩旋转、屈曲、轴向以及剪力等多种暴力集中造成的常见的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同时极易造成患者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1]。达到理想的解剖复位、使椎管恢复正常的容积以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原则[2]。本院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分别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4.7±10.1)岁。致伤原因:交通肇事伤13例,高空坠落伤15例,暴力击打伤10例;受伤部位:T119例、T1212例、L110例、L25例、L32例;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为(50.9±8.67)%、(67.7±4.06)%,Cobb角为(24.06±4.94)°;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8例、C级17例、D级6例、E级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4.2±9.8)岁。致伤原因:交通肇事伤12例,高空坠落伤14例,暴力击打伤12例;受伤部位:T118例、T1211例、L111例、L26例、L32例;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为(50.4±8.62)%、(67.3±4.01)%,Cobb角为(24.04±4.97)°;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7例、C级15例、D级5例、E级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和神经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在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采用后正中纵行切口来显露伤椎和上下椎体的横突、关节突和椎板、在C型臂X线引导下利用Weinstin法准确定位,在伤椎上下椎体的椎弓根分别置入螺钉,并采取部分或者全椎板切除减压,解除脊髓的压迫,使用预弯的固定棒撑开复位恢复脊椎的生理弧度并恢复椎体至90%以上原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后安装横向连接杆,在横突见用髂骨进行植骨。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4.3±28.7)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87.6±48.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9.7±31.4)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46.2±47.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以及术后Cobb角分别为(93.2±3.9)%、(96.3±2.6)%、(3.5±1.8)°,对照组分别为(93.7±4.1)%、(96.8±2.9)%、(3.6±1.7)°,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螺钉断钉2例、螺钉松动3例、椎体回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8%,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螺钉松动、断钉和椎体回缩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治疗原则在于尽可能的纠正脱位畸形、有效恢复椎管正常的力线、将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有效解除、重建脊柱的失稳,使神经功能得到恢复以及降低脊髓与神经根的继发性损伤[3]。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通过前后纵韧带以及椎间盘的牵拉力使移位至椎管内的骨折块有效复位,并且有效的恢复塌陷的椎体高度,从而减轻压迫神经根的症状。但其对椎体前部严重压缩骨折患者可能造成生理前凸恢复欠佳[4]。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是由北京协和医院开发研制,其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相关研究表明[5],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的螺钉由颈部向尖部的螺纹深度明显加深,其锚固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承受复位时更大的拉力,达到满意复位效果且易于临床操作;其较优秀的抗拔出力易于使得脱位的脊柱有效的复位,使椎体的融合率提高、降低假性关节的形成、减少Cobb角的丢失,其采用短节段三维固定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脊柱生理弯曲的丧失,易于手术操作。本研究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赵文杰等[6]研究报道相符合,表明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综上所述,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较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便于操作、固定强度高、并发症少的技术优势、且恢复胸腰椎高度和生理曲度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理想治疗方法。

[1]刘同国.AO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及预后.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110-111.

[2]郭哲,黄成效.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22例临床研究.临床军医杂志,2013,41(7):681-682.

[3]刘伟.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研究.医学信息,2015,28(22):306-307.

[4]房体刚,樊世峰,白云飞.比较通用型脊柱内固定与AF系统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5):6632-6635.

[5]武明鑫,邹箐,张志文,等.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现代医院,2012,12(s2):25-27.

[6]赵文杰,张森.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1):73-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34

2015-10-14]

110044 沈阳市骨科医院骨科病房

猜你喜欢

通用型椎弓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通用型LED信号机构的应用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悍马单钢轮压路机318和320——适用于土方工程的高性能20吨位级通用型压路机
通用型电子收费车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