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植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6-01-27王彩霞谢良商
王彩霞 谢良商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农业部海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海南海口571100)
火龙果种植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王彩霞谢良商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农业部海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火龙果作为一种热带、亚热带的新兴水果,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广受消费者喜爱。高效的栽培技术将大大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本文就火龙果栽培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火龙果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龙果;高效栽培技术;现状;问题;建议
火龙果原产于中南美洲,是一种集食用、观赏为一体的热带水果。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台湾,近年来,已陆续引种到广西、广东、福建、贵州、云南、海南等省区,在我国北方部分省份也通过大棚成功种植。研究发现,火龙果属于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的“一高两低”的保健食品[1],其果实、茎、花均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其中,火龙果果实有解毒、润肺、养颜、明目等功效,对降低血糖、血脂、血压以及对预防便秘、糖尿病等均有效果[2,3]。火龙果花具有明目、祛火和预防高血压的作用,对咳嗽、气喘有独特的疗效[4],对肺结核、支气管炎、颈部淋巴结核有辅助治疗作用[2]。火龙果茎可入药,有舒筋活血及解毒功能,外用可治骨折、疮肿等[5]。目前火龙果已被开发用于酵素产品、天然食用色素、种子油提取、凝胶汁美容护肤和化妆产品研制等多个方面[6]。然而,作为新兴果业,我国火龙果栽培面积有限,市场供与需存在巨大差距。因此,研究火龙果高效栽培技术,对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火龙果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从高效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火龙果高效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火龙果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1 火龙果高效栽培现状
1.1栽培品种
火龙果按其果皮颜色主要分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黄皮白肉3类,近年来又选育出了红皮粉红肉、红皮红肉白心、红皮紫红肉等类型。其中,广泛栽培的是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品系。
1.2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
火龙果属热带、亚热带水果,耐高温,喜光,怕霜冻,耐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平地、山坡、沙石地均可种植。火龙果为浅根系作物,茎上气生根较发达,并以此攀附于支撑物上生长,一般种植深度4~8cm。火龙果叶为针刺状,两性花,雌雄同花。火龙果自花授粉比异花授粉坐果率低,自然授粉结实率不高,人工授粉对火龙果很重要,若种植红肉类型等自花亲和力低的品种时,可以间种10%白肉类型花粉活性强的品种,来增加品种间的授粉机率,提高坐果率。一般从开花至果实成熟的生育期为35~40d。
1.3繁殖方法及栽培方式
火龙果的繁殖方法有扦插育苗、种子繁殖、嫁接育苗及组织培养等。研究表明,以上层河沙下层营养土为基质,火龙果种子出苗率高,幼苗长势较好[7]。李仕品等通过扦插、嫁接、种子育苗等方法研究了火龙果的苗木繁育技术,结果表明,扦插繁殖技术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掌握,又能保持原有的品种特性,最适合大面积推广[8]。
火龙果栽培方式主要以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两种方式为主。根据火龙果的生长条件,北方需采用日光温室或人工加温等栽培技术,以满足火龙果生产对光照与温度的要求[9]。
1.4种植技术
火龙果一般采用水泥柱式栽培,即立一根水泥柱,在柱周围四边种植4株果苗,让果苗沿着立柱向上生长。一般柱状栽培的株行距为山坡2.2m×2.2m,平地2.5m×2.2m。每667m2树水泥柱110根,水泥柱规格10cm×12cm×200cm,植入土中50cm左右,在距离水泥柱顶端5cm处预留两个对穿孔,用钢筋穿过形成十字形,上面固定废弃轮胎或其他材料,用于支撑下垂的枝茎和果实[10]。
1.5养分需求与施肥
目前火龙果施肥主要凭借经验,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火龙果某一生育期营养元素分布状况的研究以及不同施肥方式、不同肥料配比的施肥效应上。其中,邓仁菊等[11]对1年生火龙果幼苗进行了树体营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矿质元素的累积量大小均表现为幼茎>主干>根系,且各部位的矿质元素积累量差异显著。李润唐等[12]测定了火龙果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氮、磷、钾、钙、镁、磷、硫、锌、硼、铁的含量。结果表明,花蕾的含氮量最高,茎的磷、钙、镁、硫、锌含量最高,果皮的钾、硼含量最高,根系的铁含量最高。果实中氮:磷:钾=4.86:1.00:10.12,茎中氮:磷:钾=1.46:1.00:1.81,说明火龙果是高钾植物,认为火龙果果实中带走的钾素最多,应重视钾肥的使用,并提出在花器生长发育期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根外追肥及时补充矿质元素。陈塔委拉[13]对不同氮磷钾配比和施肥次数对红皮红肉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提出:对红皮红肉火龙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较佳氮磷钾配方施肥为:有机质15kg/柱、N 0.18kg/柱、P2O50.18kg/柱,施肥周期为每3个月一次。同时还提出红肉火龙果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不同。李润唐等[14]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两个产量差异较大果园火龙果的产量、品质和土壤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火龙果适应强酸性土壤环境,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是决定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子。李兴忠等[15]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火龙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火龙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果实中的N、P、K元素含量并不随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并提出此试验是一年的结果,需多年施肥试验来验证。李德勇[16]和冯奕玺[17]的研究表明,在火龙果生产上应“勤施薄施”,加强水肥管理,重施有机肥,氮、磷、钾三要素均衡的复合肥要长期施用,开花结果期应补增钾肥、镁肥,以促进果实中糖分的积累,增加甜度。
1.6修枝整形与疏花疏果
一般火龙果枝条长至1.3~1.4m时摘心,促进分侧枝形成结果枝。把侧枝上过密的枝杈、病弱枝等全部剪掉,合理分布植株空间,避免消耗过多养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在开花挂果期,及时疏花疏果。一般每枝保留3~4个花蕾均匀分布,每枝留2~3个发育良好的幼果。果实采摘后,为减少养分消耗,应将结过果的枝条全部剪掉。
1.7病虫害防治
火龙果生产上病虫危害较少,常见的病害有基腐病、黑斑病、茎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尺蠖类害虫、金龟子类害虫、蜗牛类害虫等[18]。生产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首先要选择无病虫害健康的种苗,其次从三个方面防治:一是物理防治,主要是修剪病虫枝条并集中销毁、深埋,以减少病源和虫源;二是化学防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高效、低毒、环保的化学药剂预防。三是生物防治。在果园释放一定密度的害虫天敌,如蜗牛可放养鸡鸭啄食。
2 火龙果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2.1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引种有待加强
由于火龙果种植存在前期投入大,需要人力多,对气候要求高等问题,导致其目前的种植规模不大。部分地区以农户为单位种植,而缺乏企业、合作社等种植模式,因而存在群众引种乱的现象。同时,火龙果作为一种新兴果业,国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火龙果优良品种选育和引种工作开展的研究不够深入,有待于一步加强。
2.2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管理粗放
我国对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投入的科技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火龙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种植户管理粗放,在施肥、授粉、疏花疏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重要环节上,凭经验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导致火龙果产量低、品质差,种植效益不高。
3 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火龙果高效栽培技术方面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加强火龙果品种选育。对火龙果种植资源的收集、鉴定以及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力度需要加大,同时各地应重视引进推广适合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规范火龙果种苗市场,推广优良种苗。二是,要加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针对不同品种火龙果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规律以及火龙果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等开展研究,加强肥效研究、合理施肥,并针对不同地区火龙果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研究。技术部门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广泛推广应用,使产品达到高产、优质、安全、高效。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强培训力度。要注重政府推动,加大政策引导和人力物力投入力度,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农机服务单位在火龙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广大种植户掌握火龙果高效栽培技术,并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做好示范推广,不断提高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升锋,刘学铭,吴继军,等.火龙果的开发与利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3(7):88-89.
[2]张福平.火龙果的营养保健功效及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3):49-50.
[3]陈杰,庞江琳,李尚德,等.火龙果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5):56-57.
[4]李兴华.21世纪保健食品——火龙果[J].云南农业,2001,(7):14.
[5]陈振东,高海筹.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兴水果——红龙果[J].福建热作科技,2001,(3):44-46.
[6]徐慧,王秋玲,韦刚,等.火龙果的保健功效及其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26(3):383-385
[7]郑伟,王彬,彭玉基,等.两种栽培基质对火龙果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32-33.
[8]李仕品,韦茜,高安辉,等.火龙果育苗技术[J].广西园艺, 2004,15(5):50-51.
[9]来宽忍,赵凯,史双院.火龙果生物学特性及北方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2006,18:17.
[10]郑良永.海南岛火龙果丰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 2004,24(4):36-41.
[11]邓仁菊,范建新,金吉林,等.火龙果幼苗矿质营养元素的分布及累计特点[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5):191-192.
[12]李润唐,张映南,黄应强,等.火龙果矿质营养元素分布[J].中国南方果树,2010,39(1):47-48.
[13]陈塔委拉.不同氮磷钾配比和施用次数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李润唐,张映南,张伟国,等.土壤营养状况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福建果树.2010(1):37-39.
[15]李兴忠,范建新,邓仁菊,等.氮磷钾肥配施对火龙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2):56-60.
[16]李德勇.栽培火龙果市场前景广阔[J].农业科技通讯,2001 (8):38.
[17]冯奕玺.火龙果生物特性、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J].云南热作科技,2002,25(3):36-40.
[18]刘友接,熊月明.‘白玉龙’火龙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热带农业科学,2014,(3):32-34.
Pitaya Plant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ANG Cai-xiaXIE Liang-shang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oil Research Institute,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Arable Land Conservation
Abstract:As a new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ruits,because of its rich nutrition and health care functions,pitaya are well received by consumers.Effec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ill be able to greatly increase the yield and quality,therefore,In this paper,we give some reviews on the present status and the current existed problems of pitaya cultivation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pitaya.
Key words:Pitaya;effec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present status;problem;suggestion
作者简介:王彩霞(1984—),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
收稿日期:2015-10-13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38(2016)02-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