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医学理论剖析中医脾的解剖位置及脏腑功能*

2016-01-27汪永锋杨丽霞康开彪徐晓艳

中医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运化脾脏

汪永锋,杨丽霞,康开彪,徐晓艳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学术探讨·

基于现代医学理论剖析中医脾的解剖位置及脏腑功能*

汪永锋1,杨丽霞1,康开彪2,徐晓艳3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中西医对脾的不同认识,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剖析了中医脾的解剖学基础及生理病理学功能。得出结论:中医脾最初的形态学基础是脾脏和胰腺,是有一定的解剖学实体存在的,后随着古代哲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脾的功能实体逐渐扩大,形成了一个脾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胃、大小肠及胰腺在内的消化系统,也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其可调控人体消化吸收、血液生成、能量转化、水液代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平衡。

现代医学;中医脾;解剖位置;脏腑功能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关于中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现代医学对中医的认识更是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现代医学讲究客观存在,而中医重在整体观念,对客观事物往往界定不是非常清楚,特别是在脏腑方面,西医有明确的解剖位置,而中医的“藏象”学说囊括内容较多,包括生理、病理及形象。其实中医古籍对于五脏的形态结构也有描述,但与现代医学的形态、位置等解剖学有一些出入,位置也不是很精确,但二者基本相同。在这些人体内脏器官中,争议最多的是脾,关于脾的解剖位置、脾的脏腑功能以及脾的相关附属器官,说法很多,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阅古今文献,结合长期从事解剖教学与科研的实际工作,通过对脾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主要通过西医的理论知识剖析中医脾的解剖学基础及生理病理学功能,为现代医学对中医脾的认识提供理论依据。

1 中医“脾”的解剖学基础

笔者在梳理古代中医文献资料时,不难发现:脾在解剖学上,其器官实体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脾脏基本上是一致的。对于脾,在《难经》中还提到了“散膏”一词,有人将散膏认为是现代的胰腺,但古代文献中对胰腺的论述很少,没有将对胰腺的认识上升到脏腑的高度,只是认为胰仅仅是脾的附属组织而已,只是将胰腺的一些功能归属于脾。有这种认识的原因可能与二者的解剖位置相关,再加上胰腺的位置比较隐蔽,外形比较细长,外观看似脂肪,这种胰腺本身的特征容易被古人忽视,因此,古人将其与脾脏周围的脂肪、韧带等组织一并划为脾的附属,没有意识到胰腺是一个独立的、具有一定功能的脏器。所以,关于胰腺的古文献记载几乎没有。直到近代,张锡纯、唐容川等医家明确提出散膏(胰腺)“为脾之付脏”,且具有独立的生理学功能。综上所述,经过对古今文献资料剖析,笔者得出结论:中医“脾”的解剖学基础应是现代医学的实体的脾脏和胰腺。

2 从生理病理学角度剖析中医“脾”的脏腑功能

2.1中医“脾”的功能基础

中医认为脾不是一个单独的解剖脾,而是具有相似功能的一系列脏器的集成体,是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这个系统包含胃、肉、口在内,它们共同构成“脾系统”,在生理学功能上执行中医脾的功能,病理上常表现为系统内各组织器官在疾病方面的相互影响[1-3]。由此可见,中医脾的概念范围比较宽泛,且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而现代医学所说的脾脏、胰腺以及胃肠道,这些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结构是明确的,各器官生理学功能也是相对独立的,具有单一性、具体性的特点。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脏器功能的关联性,西医在对疾病的认识中也借鉴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观点,以揭示实体脏器间存在的相互联系。

2.2中医“脾系统”的生理病理学功能

2.2.1中医“脾主运化”解析

古人认为“胃”的功能只是“主受纳,为水谷之海”,食物的消化吸收乃至转输全身等功能不是由胃能单独完成的。中医脾胃同属中焦脏器,二者之间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发病时往往出现“脾胃同病”的现象,临床表现多集中在消化道的一系列症状,所以就得出了“脾胃同主运化”的理论认识。前面论述的,胰(散膏)属于中医脾的一部分组织,主要还是因为其功能上的类似性,胰腺分泌出来的胰液在功能上具有很强的消化作用,这个与中医理论“脾助胃消磨水谷”的认识接近,而其分泌的胰岛素能够分解水谷精微的主要成分糖类,比较接近中医脾的“散精,化生气血津液,营养脏腑,灌溉周身”的生理学功能。

因此,如果将“脾主运化” 完全等同于胰腺的功能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从系统功能的整体出发,脾主运化不仅包括脾和胰腺的功能,胃和大小肠也包含在内。在古代科学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古人虽然没有对脏器的具体生理功能详细划分,但通过简单的解剖观察对脾与胃、肠在解剖位置和结构上的不同还是有所认识的,但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条件的限制,对脏器具体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是必然的,这就导致了中医对器官的解剖实体和脏腑功能在认识上的分离。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中医“脾主运化”的理论与现代医学中胃肠道的排泄功能、内分泌的促消化功能,还有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较大的接近度。而且,中医脾虚证出现的大便溏薄、四肢困重的症状与大肠对水盐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同时脾虚证患者还可以出现消化液分泌异常,神经体液调节紊乱等神经内分泌异常[4-6]。可见,中医“脾主运化”功能上具有系统性特点,与西医单纯的胰腺及胃肠道等具体器官功能有所区别。

2.2.2“脾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解析

“脾主统血”理论来自于中医经典《难经》,其中有“脾裹血”的观点。“脾裹血”主要讲的是脾的解剖学特征,“裹”从字面含义看,有“包裹、缠绕”的意思,意思是脾脏含有丰富的血液,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脾脏内部含有很多的血管,认为脾贮存了人体的一部分血液,在机体失血时这部分血就释放出来[7-9]。可见,对于中医“脾裹血”的认识,现代医学的观点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有关“脾统血”的理论,可能源于文献资料中讲述的“脾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和“气为血之帅”等理论基础[10]。“脾裹血”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解释后,“脾统血”的理论也就自然产生了。“脾统血”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脾不统血”现象的实践总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脾虚、脾不统血患者存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异常,其中凝血因子发生了改变,血浆中纤溶系统发生异常[11-13]。由此可见,“脾不统血”与西医所说的脾脏功能亢进导致的出血有所不同。

中医学认为气血人体最基本的生命物质。气血的主要来源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脾胃运化功能的好坏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关系密切,营养物质的吸收直接影响气血的化生。因此,古代医家所说的“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观点主要源于“脾主运化”的理论基础。而现代医学认为脾脏参与造血(胚胎期)、贮血,脾和胸腺对于活化的淋巴细胞及其分泌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淋巴细胞产生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3等细胞刺激因子[14]。这些与中医脾的认识差异比较大。就贫血来说,西医认为一方面是合成血液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导致的,这与中医所说的“脾失健运”造成的“气血生化乏源”的观点比较接近;另一方面,西医认为免疫因素引起的血细胞破坏、损失过多也会导致严重的贫血。而古代医家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理论中主要指消化系统因素,未及免疫因素。

2.2.3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解析

“四季脾旺不受邪”,意思是脾具有保护机体的重要作用。脾气旺盛,外邪不犯,内疾不传。现代学者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具有朴素的免疫学思想,但两者立足点是不同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脾属土居中央,兼木火金水之气,脾胃为五脏中心位置,故“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旺盛,其他脏腑得到庇护;其次,从疾病的发生来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指的是脾胃与其他脏腑是有联系的,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异常,其他脏腑功能必然受到牵连。基于以上理论,临床医生在治疗病人时考虑最多的是“顾护胃气”,在治法上讲究调理脾胃,这也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依据。这些思想与现代免疫学中对脾脏及胃肠道的观点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机体在脾虚的状态下,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遗传都有所改变[15-17]。以上论述说明,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所包含的内容远比西医的脾脏、胃肠道等器官的免疫功能丰富得多。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西医认为免疫与神经功能、内分泌调节有关,而中医将人体抗病能力强弱归结于“脾”,认为“脾”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强调的是一种维持机体各系统处于正常状态的宏观调控能力。

2.2.4中医“脾主四肢、肌肉”解析

《内经》记载“脾主身之肌肉”,这一观点是由“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产生的,因为人体的肌肉都需要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脾的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必然引起四肢肌肉的运动功能,常常会导致四肢倦怠,疲乏无力,缺乏耐力,肌肉消瘦,甚至痿弱不用等现象。上述这类症状的疾病在临床上常常是从脾论治的。从表面上看,中医脾与西医脾的认识相差比较大,但我们不管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人体肌肉的能量生成与代谢和中医“脾”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个理论源自古代医家长期的观察与总结,因为脾虚的病人常常会出现四肢乏力,肌肉软弱无力,甚至全身消瘦等症状,这是“脾主运化”的功能虚弱,水谷精微物质运输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故而肌肉软弱无力,所以就自然而然推导出“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18]。因此,应用在疾病治疗上,主要针对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消瘦、乏力的病人。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脾主四肢的理论不断得到证实,“从脾论治”的思想应用在与肌肉功能异常的疾病,如用健脾益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良好[19]。

3 结 论

通过应用现代医学剖析中医脾的解剖学基础及生理病理学功能,笔者得出结论:中医脾的形态学基础是脾脏和胰腺,是有一定的解剖学实体存在,随着古代哲学的发展,如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加之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的总结等多因素影响,脾的功能实体范畴也逐渐扩大,具有实体性的其他胃肠道的部分脏腑功能也被归入脾的功能范围之内,脾不再是最初单一的脾,而是一个功能多样的脾系统,脾脏自身的构象进一步弱化,甚至涉及到更多的系统和器官,并非仅仅局限于消化系统,是一个比较庞大且内在关系复杂的系统,对于这样一个医系统,在现代医学中找不到客观具体的对应器官。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结论:中医脾以现代医学中的脾、胰腺为解剖学基础,具有其相应的实体器官,但在生理病理学功能上又包括了胃、大小肠及胰腺在内的基本生理学功能,同时调控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生理网络,中医脾在功能上具有系统整体性,执行着“消化吸收、血液生成、能量转化、水液代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平衡。因此,从疾病的预防治疗方面来说,维护中医脾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机体其他脏器的功能健康,这也是脾胃后天之本的主要理论指导。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作为从事中医药临床与科研工作的一线人员,我们是否考虑这些疾病的发生是不是与脾的关系密切,如何通过调理“脾系统”而进一步提出疾病治疗的新思路,创新发展中医理论,这将是我们广大中医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1]朱凌凌,童瑶.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J].中医文献杂志,2003,(4):3-5.

[2]胡剑北.中医脾脏实体初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5):7-8.

[3]徐清华,张启明,张毅.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J].2014,20(11):1468-1469.

[4]朱凌凌,童瑶,陈慧娟,等.脾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5.

[5]徐华,金德忠.现代医学对中医脾的认识[J].中医药通报,2008,7(6):17-18.

[6]梁卫江,张万岱.脾虚证的消化吸收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92.

[7]张文平.从《难经》“脾裹血”浅探脾统血之实质[J].天津中医,2002,19(5):37.

[8]徐重明,聂天.脾虚证与血循环关系研究[J].河北中医,1997,19(3):2.

[9]刘伍立,江一平.浅谈微循环与络脉的关联[J].北京中医,1986,(2):44-45.

[10]徐春梅.浅议微循环是中医脾主运化的形体生理解剖基础[J].陕西中医,2006,26(9):1105-1107.

[11]杨宇飞,胡乃平,王天恩,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学改变性别差异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2):19.

[12]陈达理,周立红,刘泽霖,等.脾虚、脾实证患者血浆TPA、PAI、PLM含量测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8):40.

[13]马宗林,包力,刘翠霞,等.脾虚证外周微循环对比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37.

[14]章梅,夏天,张仲海,等.四君子汤对脾虚鼠淋巴细胞分泌集落刺激因子的促进作用[J].中医杂志,1999,40(10):618.

[15]章梅,张仲海,夏天,等.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207.

[16]田维毅,周爱丽,刘燕.脾虚证大鼠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2):61.

[17]张世平,王健华,梁雯若.脾虚等五种中医证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关联的初步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9):523.

[18]王天芳,杨维益.“脾主肌肉”的实验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23.

[19]舒仪琼,张国梁.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5):11.

(编辑张大明)

1001-6910(2016)02-0001-03

R22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2.01

杨丽霞,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yanglixia-415@163.co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971);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GZK-2015-32)

2015-12-20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运化脾脏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肿瘤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
脾主运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