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针刺联合亲子游戏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40例*
2016-10-24郭旭升王红梅周青蕊
闫 瑾,郭旭升,王红梅,周青蕊
(甘肃省康复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针灸经络·
头部针刺联合亲子游戏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40例*
闫瑾,郭旭升,王红梅,周青蕊
(甘肃省康复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观察头部针刺联合亲子游戏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言语矫正、社会交往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生活自理训练、音乐治疗、认知训练、多感官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部针刺(百会、四神聪、本神、神庭、神门、头维等)和亲子游戏。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发育商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部针刺联合亲子游戏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确切。
头部针刺;亲子游戏;孤独症/治疗;发育商
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发于婴幼儿阶段,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以社交能力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感知觉障碍,及行为刻板和动作怪异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1]。其病因机制尚未清楚,是儿科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中的难点,疗效见效缓慢。目前,对于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多采用行为矫正和特殊教育训练等综合治疗。孤独症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推测为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增大,饮食安全问题较多,孕妇所处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这些可能的因素导致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儿童孤独症就显得至关重要。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采用头部针刺联合亲子游戏加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4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童康复科就治的孤独症患儿8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平均(3.56±1.73)岁;发育商平均(40.47±13.70)。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平均(3.72±1.48)岁;发育商平均(39.93±12.39)。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2]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3]:①本病通常在3岁左右;②接触交往障碍(极度孤独,不与人交往,缺乏与人的视线接触);③语言交流障碍(语言理解力缺陷,说话延迟,代词用错,重复语言);④兴趣与活动异常(仪式性、强迫性表现伴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并对无生命的物质有特殊的依恋)。
3 试验病例标准
3.1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患儿;②家长对治疗知情同意,能坚持治疗6个月以上,配合治疗者;③年龄为3~6岁的患儿。
3.2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6岁的自闭症儿童;③对针灸过度恐惧,不能坚持完成治疗者;④患有儿童精神分裂症、Asepgerr 综合征、Heler 综合征和Ret 综合征者;⑤治疗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手段者;⑥近3个月接受过其他针刺治疗者。
4 方 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言语矫正、社会交往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生活自理训练、音乐治疗、认知训练、多感官治疗等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和亲子游戏。针刺治疗主穴:百会、四神聪、本神、神庭、神门、头维。操作方法:采用1寸毫针针刺,行捻转补泻手法之补法,留针30 min,10 min行针1 次,1 d 1 次。每周治疗5 次,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亲子游戏,操作方法:组织患儿和父母每天进行1次亲子游戏,具体活动可以为拼图、搭积木、捏橡皮泥、手工游戏、用沙筑城堡等,1次1 h,1 d 1次。两组均治疗3 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察指标及方法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采用Gesell 智力筛查量表进行智能评估,分别计算出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等发育商[4]。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发育商对比 ±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
8 讨 论
儿童孤独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5-6]。①遗传因素:部分患儿具有遗传倾向,同胞中有2%~6%患本病。②大脑的器质性损伤:如生产过程中造成大脑实质损伤而引发的功能障碍,此外,中毒、感染等也能引发大脑的损害,患儿表现为癫痫、脑电图或磁共振有异常改变。③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淋巴细胞量减少、活性变弱、抗感染力下降。④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异常:多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和(或)多巴胺的活性大大下降,脑内啡呔类物质的神经递质作用异常,引起与人感情建立障碍。⑤认知缺陷:心理认知缺陷损害了患儿对他人精神状态的理解能力,导致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⑥多种病因:孤独症常与某些疾病共存,如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肌营养不良、先天性风疹、苯丙酮尿症,以及嘌呤代谢病等,表现为多病因的神经综合征。可以看出,孤独症的原因机制很多,但对孤独症病因的性质还认识不够,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
儿童孤独症发病机制的不明确导致了该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常用的包括语言疗法、感官综合、视觉疗法、音乐疗法、听觉疗法等;但是患儿康复进程还是比较缓慢,因此寻找一套有效的康复方法至关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孤独症的治疗中常常采用亲子游戏治疗[7]。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与父母的感情交流,游戏是个综合的活动,游戏过程中促进了语言交流、肢体锻炼、智力锻炼,并且加强了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儿童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和接触新事物,促进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亲子游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儿童孤独症在中医属于“五迟”“痴证”“癫狂证”的范畴,病因机制多认为先天胎禀不足,髓海空虚,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与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治疗多采用益肾调督填髓,健脾宁心开窍。近年来,中医治疗儿童孤独症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效果较好的是针刺疗法[8]。
笔者长期从事儿童康复工作,对于孤独症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案,即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疗法和亲子游戏。本研究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用百会、四神聪、本神、神庭、神门、头维为主穴进行治疗。其中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足厥阴相会的穴位,督脉“从巅入络脑”,又下络于肾,而肾主骨生髓,上注于脑,因而百会穴具调理髓海的功效;四神聪位邻百会,为经外奇穴,与百会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本神、神庭、神门、头维则能宁心安神健脑。通过对脑部的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神经细胞营养,从而促进大脑皮层的整体调理作用。同时安排家长进行亲子游戏,如拼图、搭积木、捏橡皮泥等。研究中,笔者对40 例患儿的发育商进行了观察,并与40例普通综合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疗效相比,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上,配合针刺疗法和亲子游戏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综合疗法的效果(P<0.05或P<0.01),说明针刺疗法和亲子游戏对儿童孤独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在改善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方面,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1]于献英,朱宏伟,张桂欣.日常生活环境变换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01-103.
[2]American Phychi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M].4th edition.Washington DC: American Phychitric Association,1994:65-78.
[3]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74.
[4]贾飞勇,王江涛,李洪,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发育商及智能结构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59-2760.
[5]李薇.婴儿水疗对婴幼儿发育商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75-276.
[6]唐久来,周翔,许晓燕,等.引导式教育加脑活素和丹参治疗对脑性瘫痪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94-8295.
[7]韦耀阳,马小琴.亲子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6):685-687.
[8]史雅风,林忠嗣.针灸推拿并用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3.
(编辑田晨辉)
1001-6910(2016)02-0054-03
R749.94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2.27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GZK-2013-59)
2015-07-22;
20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