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饲养疾病防治策略初探

2016-01-27周福娴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畜牧兽医站2246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耳病圈舍

周福娴 (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畜牧兽医站 224600)

生猪饲养疾病防治策略初探

周福娴 (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畜牧兽医站 224600)

为探讨生猪饲养疾病的防治策略。于2015年8月~2016年4月对本地区15个生猪养殖户 (随机抽取)进行调查,包括发放问卷与一对一访问两种方式,了解其猪场最近3年内发生猪疾病的情况,询问其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加以总结、整理。结果:近2年内15个生猪养殖场中共5个发生过大规模猪疾病,所占比例为33.3%,其余10个猪场曾有个别猪发病,经治疗后好转。发病原因主要是养殖场管理不善、防疫力度不足和治疗不及时。对于猪瘟、蓝耳病、仔猪副伤寒等常见疾病,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要主动与当地兽医站等部门沟通联系,加强疫病预防工作,一旦发病后及时治疗,避免传染。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饮水供应、饲料、猪舍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使养殖水平提高,保障生猪质量。

生猪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策略

相关调查显示,生猪饲养在我国农村畜牧业中所占比例高达85%,这说明生猪饲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相符。与其他养殖业相比,生猪饲养具有占地面积小、劳动成本低、人工费用低、增殖快、出栏率低等优势[1]。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生猪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蓝耳病、猪瘟等猪疾病的发生却大大影响了生猪质量与饲养效益,必须加强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包括发放问卷与一对一访问两种方式,了解其猪场最近3年内发生猪疾病的情况,询问其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加以总结、整理。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近2年内15个生猪养殖场中共5个发生过大规模 (至少一个猪舍内的猪全部发病)猪疾病,所占比例为33.3%,其余10个猪场曾有个别猪发病,经治疗后好转。发病原因主要是养殖场的管理不善、防疫力度不足和治疗不及时。

3 讨论

3.1 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

3.1.1 仔猪阶段发病特点

猪出生到断奶后l~2周期间属于仔猪阶段,死亡率较高,占猪一生因各种疾病死亡的70%,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出生后1~2周,所以养殖户要高度重视仔猪阶段的疾病防治,加强饲养管理。该阶段的常见疾病包括仔猪副伤寒、黄痢、白痢、仔猪红痢、水肿病等,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好、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未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母猪健康状况不佳[2]。

3.1.2 猪育肥阶段发病特点

该阶段猪的生产速度很快,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生猪养猪户必须重视中毒病、代谢病、寄生虫病、传染病等疾病,虽然不会造成较大的急性损失,但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以及饲料转化率,导致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在育肥阶段,要严格落实各种猪疾病的防治措施,避免由于猪疾病的发生影响其健康成长,威胁养猪业的持续发展。

3.2 常见的生猪疾病及其防治

3.2.1 蓝耳病

防治蓝耳病需要健全免疫系统,注重生猪免疫力的增强,尽可能选择营养齐全的全价饲料,定期消毒,按照规范要求打预防针,执行免疫程序。可应用灭活菌为种猪防疫,对于尚未配种的初产母猪进行2次免疫,公猪则半年接种1次,严格处理死猪和病猪,以免疫源扩散。目前猪蓝耳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为了使损失减少,可以在母猪分娩前20d给予抗炎药物,如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降低流产发生率。分别于分娩前1周与分娩后1周应用氟甲砜霉素或金霉素、支原净治疗,使细菌继发性感染率降低,为初生猪仔补充电解质和葡萄糖,断奶前后将适量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药物加入饲料中,预防蓝耳病。

3.2.2 猪瘟

该病传染性很高,患病后容易死亡,严重威胁生猪的生命健康与养猪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预防猪瘟的常用方法是倍量免疫法与仔猪乳前免疫法。如果生猪发生猪瘟疾病,可应用疫苗疗法和中药治疗,治愈率可达到88%以上,及时无害化处理病猪[3]。

3.2.3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属于传染性疾病,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发病阶段主要是出生1~4个月内。要达到预防目的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为猪圈通风,注意保暖,采用卡那霉素针剂、磺胺脒、硫酸小诺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病猪。

3.2.4 猪丹毒

该病属于热性急性传染病,在预防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强化运输、农贸市场、屠宰场等各个环节的免疫工作,定期消毒处理猪圈及相关用具。每年为种公猪和母猪进行两次猪丹毒防疫,季节分别在春秋两季,所选疫苗为氢氧化铝甲醛疫苗。生猪患病后,如果为急性发病治疗时可选用速效青霉素,对于生长猪和断奶猪选择青霉素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对于非急性发病猪,治疗时可选择长效青霉素。如果生长猪群经常发病,需要为其接种疫苗加以预防。

3.3 生猪饲养疾病防治策略

3.3.1 加强生猪饲养管理

防疫生猪疫病的场所以圈舍为主,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养猪场不会经常发生各种疾病,而饲养环境差、规模小的猪场的生猪更容易发病,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养猪户应改善圈舍条件,为生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除了严格管理猪场人员的进出外,还要加强驱虫灭鼠工作。选择饲料时要以全价饲料为首要选择,不能因为价格便宜就选择不合格饲料,以免生猪的生长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圈舍结构,定时通风,使空气保持清洁,避免生猪患呼吸道疾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养密度,过高会影响圈舍散热,特别在夏季,应当将饲养密度适当降低,避免生猪中暑。另外,要管理生猪摄入的营养,使其免疫力提高。在炎热的夏季,应按照一定比例将电解质、维生素加入饲料中,不能用泔水喂食,以免生猪发生交叉感染。

3.3.2 加强圈舍消毒卫生工作

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后保持其清洁、卫生,避免生猪的健康成长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养殖人员应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使环境卫生得到净化,尽可能降低病原密度。养殖者在进入圈舍前要先换衣服,同时进行严格消毒。完善隔离措施,避免疫病大范围传播。必须要区分猪舍的内外用具,养殖户之间也不要过多接触,售卖生猪时,买方在挑选时不要进入猪舍内,不可在疾病多发时期卖猪补栏。紧急隔离发生疫病的生猪时,务必不能在同一个圈舍中隔离,尽可能让生猪远离被隔离的病猪。

3.3.3 定期监测、防疫和及时治疗

定期监测生猪疾病可以提高生猪免疫力,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通常要在交易市场、屠宰场和养殖场等地方设置监测点,以近期曾出现疫情的生猪场和种猪场作为重点监测对象,采取病原学监测、流行病调查与临床观察等监测方法。由于母源抗体减少,仔猪在出生大约35d后就无法受到母猪源抗体水平的保护,需要及时将猪瘟脾淋疫苗注射至仔猪体内,当仔猪生长到65d时,需要第2次注射脾淋疫苗。各地区需建立实时监测动物卫生的机制,减少生猪疾病的发生,确保猪肉的安全性。养殖户在发现病猪后,要及时将其隔离,并给予对症治疗。给病猪消毒时,每次都要更换打针的针头,若其病情严重,难以康复,就应及时做无害处理,如深埋等,以免健康生猪受到疾病传染。绝对不能随意应用激素药、退热药。猪的发热属于保护性反应,如果生猪体温没有特别高,就不必应用退热性药物,由于此类药物会减少生猪的白细胞,应尽量采用有退热作用的中药,一定要谨慎使用可能降低生猪免疫能力的激素。

综上所述,生猪经常发生各种猪疾病,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要主动与当地兽医站等部门沟通联系,加强疫病预防工作,一旦发病后及时治疗,避免传染。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工作,细致管理饮水供应、饲料、猪舍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使养殖水平提高,保障生猪质量。

[1]齐静,龚辉,孙守礼,王怀中.保育猪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J].猪业科学,2015(4):76-78.

[2]严永凡.猪流行性感冒的病理介绍及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3(9):112-113.

[3]徐少平.规模化舍饲养猪的常见疫病及其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288.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耳病圈舍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卒中高危风险人群疾病防治KAP水平的影响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