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源县家畜品种现状及发展措施

2016-01-27保广财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口镇畜牧兽医站810399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细毛羊门源草场

保广财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口镇畜牧兽医站 810399)

门源县家畜品种现状及发展措施

保广财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口镇畜牧兽医站 810399)

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大县,从西部草原到中部农区再到林区,形成了相适应的各种家畜品种,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大力推行 “种子工程”,大幅提高了畜种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从而减少牧民对牲畜数量的依赖,加之以草定畜的制度,把天然草场上多余的牲畜转移到农区舍圈养,实现了牧繁农育,以农养牧的战略大转移。同时,有效刺激了草产业及加工业的发展。

1 门源县畜种现状

门源县的家畜主要有高原型藏羊、半细毛羊、细毛羊、山羊;高原型牦牛、林区白牦牛、土种黄牛、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肉牛;浩门马;猪等。

1.1 羊

1.1.1 绵羊

绵羊是门源县的优势产业,更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全县存栏74.12万只,其中藏系羊6.36万只;细毛、半细毛羊13.8万只,占牲畜总数的83%。全县均有分布,数量大、周转快、效益好,从天然草场放牧到农户舍饲喂养,无不显示出生命力。全县每年最少销售大羊9.3万只,按市场价650元计算,创利6030万元,销售羔羊37.1万只,按现行价280元计算,创利9272万元,二项合计达1.53亿元。藏系羊适应海拨高、寒冷恶劣的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苏吉、皇城、仙米、珠固4个牧业乡。另外,细毛、半细毛羊集中分布在农牧交错地带的皇城乡东滩村、苏吉滩乡药草梁村、苏吉湾村。农业区8个乡镇即有藏系羊,又有细毛羊、半细毛羊及其杂种羊,但从总体上来看,偏向于肉羊,适于舍饲养殖,便于管理,生产性能高。

1.1.2 山羊

主要分布于东部林区仙米、珠固、克图的高山密林中,现存栏1万余只,用辽宁绒山羊与当地山羊改良而成的绒山羊,山羊绒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故收购价格较高。

1.2 牛

1.2.1 牦牛

牦牛是门源县的第二品种,现存栏8.7万头,占牲畜总数的9.8%。牦牛能利用其他牲畜难以利用的高山草场,具有抗寒抗病力强的特点,散牛群属于一级放牧,终年都在3500m以上的高寒地区生活。冬春草场几乎没有牦牛的位置,放牧在羊吃剩的草场上,除病弱牛外,一般不补饲,仍然沿用传统的粗放管理。其外,门源县还有一种牦牛类型白牦牛,产于气候温暖湿润的仙米林区。生产性能于高原型牦牛相似,但其白绒毛价值高,其缨尾可染色后制假发和古装戏中的须发等,其角骨制作牛角号、饮酒器、雕刻印章、制作工艺品的上乘原料。

1.2.2 黑白花奶牛

主要分布于农业区8个乡镇,存栏1.6万头,尤以阴田、麻莲、浩门、青石嘴乡镇的品种优良,年平均产奶量5000㎏,公犊育肥生长快、产肉多。

1.2.3 西门塔尔肉牛

以农区养殖专业合作社集中繁育饲养,以点带面,扩大数量,现存栏1万头,适应奔现农区气候条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产肉性能好,是门源县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顺应市场肉牛需求,牛改的主攻方向。

1.2.4 黄牛

门源县黄牛属蒙古牛中的小型黄牛类型,存栏2.1万头,主要分布于浩门河西岸的农业区。适应性强,耐粗放,抗病力强,增膘快,但生长缓慢,成熟晚,生产能力较低。从1977年开始,采用黑白花、西门塔尔冻精配种,提高了生产性能,改良成了现在的黑白花西门塔尔牛。

1.3 马

主要品种浩门马分布于苏吉、皇城、青石嘴。浩门马体质强壮,适应当地高寒环境,善走对侧步,称为走马。爬山涉水、持久力强,驰名省内外,现存0.44万匹。

1.4 猪

门源县无猪繁育场。从周边地区贩运,育肥屠宰。现存栏0.66万头,多自食。市场猪肉多从张掖购入。

2 采取措施

2.1 发展有机畜牧业、创品牌

门源县苏吉、皇城乡总面积14.25万公顷,草场面积11.14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9.75万公顷,产鲜草2414.25kg/公顷,每0.54公顷草场饲养1只羊单位,加大牲畜核减力度,以草定畜,保护天然草场,对核减后的牲畜严格按有机畜牧业的要求管理,创有机食品品牌。同样,地处仙米、珠固林区的藏羊、牦牛 (白牦牛)生长环境特别优良,具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原生态的特点。这里不仅是白藏羊、白牦牛主产区,而且是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夏季则满山翠绿,奇花异草竞相吐芳;冬季则白雪皑皑,纯洁无暇。从主观上来看,完全达到了有机食品的环境条件。门源县应成立有机办公室,政府领导,业务部门参与,申请有机食品项目,打造或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建基地,创品牌,提高畜产品个体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有机畜牧业顺应生态文明要求,有机食品市场千里达,前景广阔,其价格也比现有食品高出2~10倍,符合国家环保战略和产业政策,创品牌也应有机食品为切入点。

2.2 立草为业,发展生态畜牧业

目前,门源县仍然面临既要保护草原生态,又要发展畜牧业的老大难问题,除落实草蓄平衡制度,加大鼠虫害防治,退化草场的治理工作外,考虑到牧民收入,则继续推行季节畜牧业,舍饲育肥,牧繁农育等方法。其外,争取国家项目,大力发展农区草产业及加工业,成立饲草料配送中心,青绿饲草全部青贮,农作物秸秆黄贮,规模养殖场饲喂配合饲料。尤其需要扶持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依托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创办。在促进优势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带动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创办合作社,实行专业化、系列化服务。作为合作社不但要自身发展,还要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组织生产销售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合作社养殖封闭式舍饲养殖,对保护草原生态有积极的师范引领作用。

2.3 抓好畜产品市场流通,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抓畜牧业产业化,首先要抓好市场流通工作。门源县缺乏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加销一条龙,牧工贸相结合的畜牧业,生产产业链衔接不紧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畜牧业市场体系不健全,畜牧产品交易发育不全,运行不活,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联系不紧密,生产、销售的盲目性大,屠宰加工企业门源县空白,无产品附加值,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打造名优畜产品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电子商务,联系省外商家。

猜你喜欢

细毛羊门源草场
祁连草场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青海门源地区克克赛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大通河风光(青海门源)
新草场有多远
青海省门源县红沟铜矿矿体特征及成矿控矿因素探讨
凉山半细毛羊肺炎支原体病的病原分离及生化鉴定
彭波半细毛羊公羔在放牧条件下产肉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