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对策与思路

2016-01-27葛艳哲中共康平县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居民消费社会保障

葛艳哲 中共康平县委党校

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对策与思路

葛艳哲 中共康平县委党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消费信贷的不成熟仍然制约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发展消费信贷等对策,拉动民居消费,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

扩大 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物质文化实现了空前繁荣,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提高。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但是居民消费依然严重不足,此文就此探究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不足的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倾向持续走低,即期消费受到了抑制,使得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呈减弱之势。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愈来愈大。农民从事的是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只能维持基本的生计,限制了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导致投资和就业不足,进一步降低其消费能力;而城镇居民从事的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等,劳动生产率较高,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扩大内需与转变增长动力的瓶颈和障碍,使城市居民消费整体水平难以提高。长此以往,则会导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使低收入者很难摆脱政府低保对象的困境,进一步促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扭曲消费结构,形成恶性循环。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抑制了居民消费的增加。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贫富差距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另外,受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为了保证子女未来的教育支出和房价支出,也会增加即时储蓄减少相应的消费支出。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一直以城镇居民为主,直至2009年部分农村才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消费需求也产生了抑制作用。

(三)消费信贷发展不成熟,不能有效刺激居民增加消费。消费信贷实现了消费者在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自由选择,可以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但是我国传统“节俭”思想,消费观念保守、自给自足的观念使得许多人还不能接受信用消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体制不完善,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征信机制,信贷主体的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消费信贷在城乡间发展不均衡,农村信贷消费基本空白,这也制约了居民的消费。

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与思路

(一)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民由温饱水平进入到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更是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刺激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因此,要从农民需求最迫切的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入手,逐步提高它们的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国家要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积极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加强立法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居民消费热情。政府要继续加大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进一步解除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合理差距,促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从而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使得居民有能力、有实力敢于消费。

(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是拉动消费需求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大多数人如农民、城镇下岗职工等并没有从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取得多少实惠,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甚至还落后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我们必须大幅提高这些人的收入水平。对于城镇低收入者,政府应提高其最低工资,通过多种途径来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调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业补贴等收入标准,鼓励城市低收入者对于耐用消费品、房屋建设、重要生产性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应对失业下岗人员提供低价或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居民收入分配均等化,推动居民消费需求。

(三)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正处于“产品相对过剩”和“通货紧缩”时期,发展消费信贷,不仅可以联通生产与消费,而且可以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促进我国经济持续有效健康快速发展。发展消费信贷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全方位变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开创了个人与银行相互融资的全新的债权债务关系。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还处于起步阶段,种类并不是很多。由于信用体系建设落后、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和转移机制不成熟等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在今年的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这意味着,今年消费信贷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逐步建立、完善消费信贷体系,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

目前,我们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只有国家加强对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城乡居民消费的鼓励政策制定,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1]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曾令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

葛艳哲(1975.2-),男 ,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中文。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居民消费社会保障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居民消费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