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6-01-27宁子涵张天骄江西师范大学3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宁子涵 张天骄 (江西师范大学 330000)



浅谈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现状及发展对策

宁子涵张天骄(江西师范大学330000)

摘要:大学生舞蹈艺术团作为传播校园艺术文化、活跃校园气氛的社团,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内外各种文化交流与艺术展演活动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理工院校;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由此给我国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途径。大学生舞蹈艺术团作为传播校园艺术文化、活跃校园气氛的社团,在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内外各种文化交流与艺术展演活动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作为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指导老师,基于艺术团管理中遇到的棘手情况及各类问题,通过研究、实践与交流学习,试提出一些关于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团队建设与教学管理的思路。

一、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建设发展取得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是校园文化构建中的重要参与力量,是艺术团开展的各类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之一。

1.推进艺术教育的传播,促进校内外文化交流

近年来,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教育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范围更加广泛,已由以前较单一的以娱乐、晚会为主的艺术活动,发展为以偏重德育、美育培养的素质教育活动,以及推广学校文化特色品牌、校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它面向全体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形式,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实现了艺术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在学校文化资源的整合和聚集,在打造校园精品,树立学校品牌,促进校园文化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作用,许多优秀作品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国家、省、市组织的艺术竞赛和活动,通过艺术手法更直接,更客观地展现当代理工院校大学生的风采,提高了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声誉。

2.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艺术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培养学生干部的重要平台。通过大学生舞蹈艺术团这个大舞台,学生在演出中磨练意志,提升修养,其沟通协调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舞蹈训练不仅提升学生的形象气质、心理素质,更锻炼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笔者对所在学校往届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毕业同学的回访中,有28%的同学从事艺术类职业或在就业公司中担任文艺骨干。

二、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管理中的问题与现状

整体而言,艺术教育仍是大学教育的弱项。在许多数理工院校中,大学生舞蹈艺术团还处在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由于专业发展偏理工科,相比之下,文科类、综合类大学的大学生舞蹈艺术团发展得更好。以笔者所在理工院校的大学生舞蹈艺术团为例,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生源匮乏、整体水平偏弱

由于我校的学生是理工院校的学生,入学前所受艺术教育较少,学生个人的基本条件和艺术水平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

2.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活动任务繁多、教学方式枯燥

目前大部分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教育活动仅限于枯燥的训练和重大节日的文艺演出比赛,以笔者学校为例,每年常规需要舞蹈类节目的晚会有: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运动会颁奖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赛、舞林大会舞蹈比赛等7场晚会及比赛,部分场次舞蹈类节目的需求量达到3~4个,活动任务繁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面对这样一批只有热情而艺术基础较差的学生,指导工作耗时耗力,排练作品速度较慢。其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教学较为单一、教学方式枯燥,除去排练作品所花费的时间,训练时间所剩无几,只能针对学生软开度和舞蹈排练作品动律元素的组合进行训练。缺乏连续性、长期性的系统训练,和适合非舞蹈专业学生艺术团训练教材。

三、理工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现状对策研究

通过创作本校特色精品节目为契机,加强和各个高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或者社会艺术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有效整合艺术资源,有力助推高等院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共同发展。

1.完善团队管理机制,健全奖惩措施

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制订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管理章程,明确艺术团内各岗位的职责,明确团员的权利与义务。制订有效的考核体系和人性化的奖惩制度。既要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对表现优异的团员、学生干部进行表彰,也要对于不良行为给予批评和处罚。以笔者所在校为例,对大一、大二的团员可以采用纳入“五四评优评先”计划;对于大三、大四的团员可在推优入党方面给予一定的推荐名额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等。突出其自我认同感,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增强其对艺术团的认可度和归属感。

2.第一、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加强艺术教育通识教育

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探索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的新模式,建立艺术团训练排练课的新形式。可开设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将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第二课堂课后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笔者所在学校,针对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开设了大学舞蹈鉴赏及舞蹈作品排练等艺术公选课,在公选课选课上有条件及人员设定,在满足艺术团团员后再其他业余爱好者。这样既规范教师教学课时量的计算,也对艺术团团员的考核与管理起到约束作用,只有完成规定课时的学生才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保证艺术团团员的稳定。对在省市级展演、比赛中表现优异获得奖项的同学,可以冲抵艺术选修课学分,提高团员的参赛积极性。

3.促进网络新媒体宣传,增进高等院校交流学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网络新媒体络运用到艺术团的建设中,利用网络建立起艺术团内外交流的平台。在促进团内团外交流的同时,对舞蹈艺术团进行整体规划和建档管理。既可以针对团员的学习情况利用网络推送教学视频,有效提高教学进度,又能通过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相关活动宣传,加强宣传影响力,促进社团之间相互联系,还可以利用更多有效信息进行资源共享。组织开展院校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本校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提升学校对外形象。组织学习高等院校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经验,促进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整体水平上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

[2]陶晓斌.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79).

[3]徐婵娟.关于工科院校艺术团建设与发展的思考[M].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

[4]钟仕伦,李天道.高校美育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山西省临猗县角杯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孔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IPv6的互联网安全问题探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