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内克D大调长笛协奏曲一乐章简析

2016-05-28四川音乐学院6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曾 怡 (四川音乐学院 610000)



赖内克D大调长笛协奏曲一乐章简析

曾怡(四川音乐学院610000)

摘要:19世纪德国作曲家赖内克(Carl Heinrich Carsten Reinecke,1824-1910),身兼指挥家、钢琴家及音乐院教授,属於浪漫乐派,音乐风格承袭孟德尔颂(FelixMendelssohn,1809-1849)、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赖内克的作品种类繁多,大多数是钢琴曲,主要写给长笛较着名的曲子有三首,包括1882年E小调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水妖》(Sonata in E Minor for Flute and Piano,op.167“Undine”)、1908年D大调长笛协奏曲(Concerto in D Major for Flute andOrchestra,op.283)和叙事曲(Ballade for Flute and Orchestra,op.288)。1後二首作品原是为长笛与管弦乐团所作,但赖内克也有亲自改编的长笛与钢琴版本。这三首作品充分发挥了长笛明亮柔美的音色,及木管乐器特有的华采花腔技巧,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经典曲目。在研究乐曲创作背景及分析作曲手法之後,本章节将探讨乐曲演奏诠释部分。以下将以各乐章为单位,分别就各乐段速度与风格、力度与乐段变化及演奏诠释方面加以说明。

关键词:赖内克;D大调;长笛协奏曲

第一乐章

适当的快板(Allegro molto moderato),6/8拍,D大调

(一)速度与风格

赖内克於此乐章每个段落的速度与风格都有详细指示(表一,第9页)。序奏中钢琴的和弦音营造出模糊、不安的气氛,因此作曲家指示长笛以亲切、甜美的(con amabilita)语调进入。如谱例一(第11页)所示:长笛第一个起音F#音出现在弱拍上,吹奏时的乐念方向要往下一小节正拍上的B音前进,再往下稍停留在第二大拍的G音,最後滑向D大调的主音D让钢琴带出第一主题旋律。第一主题作曲家给予的速度是=176,钢琴以不同音域及改变伴奏音型演奏了三次第一主题。於22小节第三次演奏时,旋律下移到左手的低音域,此时长笛加入演奏,由於长笛音域较高且是以一外声部的方式演奏,必须注意音量不要过大,以免喧宾夺主盖过主题旋律;钢琴演奏的主题要再清晰些(marcato)。第28小节长笛演奏的第一主题风格为热情地(con calore),节奏上多以稳定的装饰音组成,再加以圆滑奏的方式,旋律的两大拍律动性非常强。第39小节进入第一主题的扩充句,这个扩充句包含了许多复杂的节奏转换及频繁转调产生的临时升降记号,有炫技的涵意在内,吹奏时除了注意三连音平均和换指乾净以外,也必须留意保持稳定的速度及两大拍的律动性。

第二主题有别於第一主题的热情、有力,旋律较富有情感(espressivo),节奏上也出现较多音值长达一大拍的附点四分音符。作曲家於此处指示速度由原先的=176稍放慢至=168,让主奏长笛能有更从容的表现空间。结束主题速度加至更快(Animato)=184,钢琴的动机句先以活泼生动的断奏音型表现,後半句音量转p以柔和(dolce)、圆滑的语气收尾,长笛答句接进时的EXXAE音型出现在弱拍上,以优雅的(con grazia)语调吹奏灵活起伏的波浪

音型,此处jjq可视为装饰音的一种,以较接近涟音()的方式演奏。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都属长线条的圆滑奏乐句,相较之下,结束主题是由两种轻快简短的波浪型素材所组成,波浪有时上下起伏(第96-97小节),有时串联成一整句(第98-100小节),好像站在海边的沙滩上看着海浪层叠而至,又呼啸着退回海里,非常具有趣味性。发展部A段以钢琴为主,旋律素材多使用第二主题来做发展变化,从第118-143小节,第二主题旋律轮流在钢琴的高、低音声部来回作模进;第134小节调性从升调系转成降调系,於第143小节进入第二个乐段B,速度回复原来的=176(TempoⅠ)。一进入乐段B,主奏的钢琴及由弱拍接进的长笛皆须立即恢复速度,尤其要注意乐段B的b¨小调对於钢琴及长笛来说都是属於较困难演奏的调性;再加上长笛部分有连串的震音和挂留音节奏,配合的难度非常高,非常考验彼此节奏感的稳定以及默契。乐段C主奏轮回长笛,旋律使用第二主题素材做变奏,并以断奏音型来演奏。

(二)力度与乐段变化

赖内克於调性转换或是过门乐段常利用力度变化来转换音乐色彩:例如在第一主题扩充句中(第39-66小节),赖内克先於第55小节制造紧凑的氛围,57小节降低音量,模糊听力,将调性由升调系转入降调系,之後做渐强表现新调性,第59小节第二拍再减弱,61小节转回升调系(谱例二十,第42页);於第一、第二主题的过门乐段(Un poco meno mosso)(第66-74小节),钢琴两手八度重叠模进的音型,音量强至ff,音乐情绪非常激烈,接着音符时值由十六分音符渐渐转为八分音符,由紧凑转平缓,音量也由ff转到p,进入富有感情的第二主题第一乐章第一、第二主题钢琴的过门乐段(第66-74小节)钢琴以八度做重叠模进,令音乐显得情绪激烈音符时值由十六分音符渐渐转为八分音符,由紧凑转平缓,进入富有感情的第二主题

(三)演奏诠释

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三个主题各有不同的旋律素材,因此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另主题之外的扩充部分以及发展部运用主题素材所做的变化,以下将以主题为单位来加以探讨:

1.第一主题

以EZZ音型组成的第一主题,具有很强的律动性。长笛演奏的第一主题第一句由28-32小节,以B大调主音B为中心音,吹奏时在29、30小节拍点加强带动,将乐念向下一小节第二拍的目标音D#前进;33小节中心音换为D#,同样在34、35小节拍点加强带动往35小节第二拍目标音前进,令旋律线条增加动感,

第一乐章长笛演奏的第一主题(第28-37小节)

2.第二主题

富有感情的第二主题作曲家在乐谱上详细地指示音量变化,演奏时务必遵照作曲家的指示,让蕴含在旋律线条之间的情感表达更具张力。第二主题由第74-93小节,主要可分为两个大乐句。第一个乐句a由第74-82小节,调性为a小调;第二个乐句b由第83-93小节,调性由a小调转到平行调A大调。建议在吹奏音量较小的句子时,可将气流的速度放慢以免制出过强的音量,感觉上像是以柔和的语气在抒发忧伤的情怀。乐句b的前四小节音量为f,此处可加快气流速度并且用幅度较大的抖音来加强情绪,增加语气的坚定感。乐句b的第五、六小节是以A大调来演奏乐句a的旋律素材,由a小调转A大调,象徵情绪由忧伤转明朗。这两个乐句在调性上的对比分明,因此建议在架构第二主题的呈现时可再运用音色明暗的转换,除了作曲家音量上的指示之外,於小调的乐句a将音色调暗或细柔些;反之,大调的乐句b音色要明亮华丽,如此会令乐句对比更加明显。

3.结束主题

钢琴的动机句先以活泼生动的断奏音型表现,後半句音量转p以柔和(dolce)、圆滑的语气收尾,长笛答句接进时的素材e1 o EXXAE音型出现在弱拍上,以优雅的(con grazia)语调吹奏灵活起伏的波浪音型,此处jjq可视为装饰音的一种,以较接近涟音()的方式演奏。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都属长线条的圆滑奏乐句,相较之下,结束主题是由两种轻快简短的波浪型素材所组成,波浪有时上下起伏(第96-97小节),有时串联成一整句(第98-100小节),好像站在海边的沙滩上看着海浪层叠而至,又呼啸着退回海里,非常具有趣味性。吹奏时o EXXAE音型保持三拍子(强-弱-弱)尾音扬起的律动,乐句後半段仍以向目标音前进的方式演奏。

长笛协奏曲在浪漫时期是很少见的,作曲家赖内克本身并不是以演奏长笛见长,但他以多年指挥乐团和音乐院教学的丰富历练,写成这首长笛协奏曲op.288。从乐曲分析的章节中,不难看出此首作品处处充满着浪漫风格:旋律—极具抒情风格,赖内克所做的旋律线条优美,颇具诗意:明亮处愉悦、跃动的感染性极强;悲痛处有如发自内心深处无言的痛楚,令人感同身受。抒情且有深度的旋律应是这首协奏曲广受喜爱的原因。藉由此篇文章的研究,对这位浪漫时期德国保守派的作曲家赖内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他将对於古典音乐的热爱及一生所学都倾注於作品中,透过他的作品应可深刻地体认出浪漫风格的特色及其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