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的尺牍

2016-01-27周楚茵扬州大学文学院225000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尺牍袁宏道

周楚茵 (扬州大学 文学院 225000)



浅析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的尺牍

周楚茵(扬州大学文学院225000)

摘要:袁宏道与陶望龄作为至交好友,总是相处两地,很难见面,却能以尺牍载情,流芳后世。这些尺牍有着丰富的内容,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堪称是性灵之作。

关键词:袁宏道;陶望龄;尺牍

袁宏道(1568一1610),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石头道人。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晚年号歇庵居士。袁宏道与陶望龄都是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两人相识后随即为至交好友,是确定无疑的。万历二十三年,袁宏道赴任吴县,开始与陶望龄有了大量的尺牍往来。下面对这些尺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浅要分析。

在钱伯城的《袁宏道集笺校》中,收录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的尺牍18篇。《锦帆集》3篇,《解脱集》1篇,为袁宏道在吴中时所作;《瓶花斋集》8篇,为袁宏道在北京时所作;《潇碧堂集》5篇,为袁宏道回到公安时所作;此外未编稿里存1篇。因此,我们在分析袁宏道写与陶望龄的尺牍时,应予以分期,进行动态研究。

一、《锦帆集》《解脱集》中与陶望龄的尺牍

袁宏道厌恶做官,在尺牍中与陶望龄大诉为官之苦,想要辞官归去。“大官谁不愿做,然大官累人,远不如闲散之可以适志也。人生如此而已。”袁宏道表现出来是不同于传统士人的价值取向,想到袁宏道为辞官专门作《去吴七牍》,可见袁宏道是发自内心的追求自适。因此袁宏道得以病休后,十分畅快,与陶望龄书:“疟鬼甚成就我,毕竟成就我去,快哉!”不再为官所累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病夫竟解官矣,至湖上矣。”

袁宏道更愿与友人享受山水之乐。询问陶望龄:“何日可赴太湖之约?乞一的示。”又催促陶望龄践约:“中秋日谨候山人与虎丘之上,幸勿爽期。”病休之后,与陶望龄书:“弟欲于灯节前后,过西湖养病,便徼君家兄弟盘桓数时。借山水之奇观,发耳目之昏聩;假河海之渺论,驱肠胃之尘土。”更有“此时不为,直待作阁老归林下而后为,恐那时兴寄转阑耳”的感慨。游览山水在袁宏道看来就是一件适意之事,与友人一起赏玩更是幸甚至极。

袁宏道也与陶望龄谈一些诗文,“二兄去后,弟为作纪事诗一章,书卷头奉览。”又有:“病夫此来,携得有二十斗珠玑,当与君家兄弟共之。”

二、《瓶花斋集》中与陶望龄的尺牍

早在万历二十二年,袁宏道与陶望龄相识后,两人便志趣相投,时常谈禅。袁宏道居北京时,还结葡萄社于城北崇国寺,便于同周围友人谈禅论道。

得知陶望龄兄弟在家参禅,袁宏道直言道:“世岂有参的明白的禅?若禅可参的明白,则现今目视耳听发竖眉横,皆可参的明白矣。”并与陶望龄书:“弟近日始悟从前人处,多是静妙境界,一属净妙,便是恶知恶解。彼以本来无物,与时时拂拭分顿渐优劣者,此下劣凡夫之见耳,尚未得谓之开眼,况可谓之入道与?”撰写了推崇净土的《西方合论》寄给陶望龄。袁宏道认为自己学道到此时才始得下落,而世人只学得一些皮毛,便说学完了是非常可笑的。批评了当时士人混淆禅、儒的倾向。

同时,袁宏道与陶望龄大量谈及诗文。称赞陶望龄:“古胜律,律胜文,至扇头七言律犹为奇绝。”在遍阅宋人诗文后,做出评价:“宋人诗,长于格而短于韵,而其为文,密于持论而疏于用裁。然其中实有超秦、汉而绝盛唐者,此语非兄不以为决然也。”抒发己见:“夫诗文之道,至晚唐而日小,欧、苏矫之,不得不为惊涛大海。至其不为汉、唐人,盖能有之而不为者,未可以妾妇之恒态责丈夫也。”高度赞扬了欧阳修、苏轼的诗文,希望自己也能矫正当时的文风。并指出时人弊端:“世间骚人全不读书,随声妄诋,欺侮先辈。”

三、《潇碧堂集》中与陶望龄的尺牍

万历二十八年,袁宏道回到公安后,隐居山林。在他与陶望龄的尺牍中明确道明,已将家庭琐事托于妻儿管理,想要弃世绝俗。

袁宏道与陶望龄谈道的尺牍,从前期的重视适性,渐趋于中庸与圆融,有随缘的倾向。他开始对渐修持怀疑态度,与陶望龄道:“若云蔬食断腥是修,则牛羊鹿琴亦蔬也。若云长夜不眠是修,则训孤蝠鼠亦不眠也。”还告诫陶望龄:“愿兄勿以习气之深浅论人,以定力之粗细论道也。”并批判自已此前的禅学思想:“弟往见狂禅之滥,偶有所排,非是妄议宗门诸老宿。自今观之,小根之弊,有百倍于狂禅也。”此后以随缘任运的态度谈禅论道:“大都世间自有一种平易质实,与道相近者,而自视庸庸,以道为高而不敢学。”

袁宏道对友人致以深切思念,与陶望龄的尺牍中多有阐发。“弟谓诸兄纯是人参甘草,药中之至醇者。若弟直是巴豆大黄,腹中闷饱时,亦有些子功效也。”又与陶望龄书:“山居久不见异人,思旧游如岁。青山白石,幽花美箭,能供人目,不能解人语;雪齿娟眉,能为人语,而不能解人意。盘桓未久,厌离已生。唯良友朋,愈久愈密。”美景、美人作陪,亦不能与良友相比。

四、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尺牍的艺术特色

纵览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的尺牍,多是直抒胸臆,随意率性,一气呵成,平易近人。虽是与陶望龄书,读之亦觉亲切自然,若良友在耳轻语。

这些尺牍大多体制自由,或寥寥数语,或长篇大论。一篇之中,句式也是长短随意,灵活多变。总体上,这些尺牍短小精悍,耐读性强,意趣横生。如前文提到袁宏道解官之后,所作《陶石篑》一篇,仅有41个字,十分简短却精妙绝伦。万历三十四年所作的《答陶周望》篇,有数百言之多,却将自己对禅道的认识讲解的清晰流畅,读之不觉艰涩拗口。

这些尺牍的语言很有特色,平易晓畅,清新自然,幽默诙谐,明白如话。万历二十七年所作《与陶石篑》篇:“龙潭水光千顷,荷香千里,长堤迂曲回还,垂杨夹道,大有江南风景,惜无亭榭可布几筵耳。”谈山论水,轻盈洒脱,文笔优美,语言质朴,可谓一篇佳作。更遑论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的尺牍中,多是朴实平易之语。

这些尺牍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善于使用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万历二十六年所作《答陶石篑》篇,不仅引用孔子的话阐释对道的理解,还引用小说中载的圣僧与担夫的故事,让陶望龄不做“退心担夫”。前文提到的袁宏道把友人比作人参甘草,自己则喻为巴豆大黄,更是为这些尺牍增添了艺术魅力。

综上,我们主要探讨了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尺牍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由于《袁宏道集笺校》收录袁宏道与陶望龄交往尺牍的篇幅有限,陶望龄的《歇庵集》《陶文简公集》中几乎没有收录陶望龄与袁宏道交往的尺牍,这在研究袁宏道和陶望龄交往的整体风貌上有很大困难。但是,纵览这18篇尺牍,仍让我们领略到袁宏道与陶望龄之间的真挚情感。就连钱伯城也在《袁宏道集笺校》里说:“袁宏道的可贵,就在于他的坦率和真诚。”书自己所言,道自己所悟,谈自己所好恶,袁宏道率性的让人艳羡!

参考文献:

[1]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黄菲菲.袁宏道尺牍中的载道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温至孝.袁宏道尺犊散文的艺术特色[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1(3).

猜你喜欢

尺牍袁宏道
夜读《小仓山房尺牍》有感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
明代尺牍的辑刻与传布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论袁宏道题跋文创作的尊体与破体
从“柳浪再仕”看袁宏道的羁官情由
袁宏道吏吴期间交游考述
明清的尺牍小品
浅析明末清初尺牍选集编选刊刻之繁
袁宏道与汤显祖文学观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