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毒标本的批量检测方法探讨

2016-01-26郑松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螺旋体批量单纯性

郑松岩

梅毒标本的批量检测方法探讨

郑松岩

目的比较常用的三种检测梅毒血清方法,包括梅毒酶及其免疫吸附检测(TP-ELISA,ELISA检测);梅毒明胶粒凝集检测(TP-PA,PA检测);常规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的环状卡片检测(RPR检测),以便找出适合梅毒标本批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方法2269例住院患者的标本,使用RPR、PA、ELISA检测三种不同方式对这些标本进行筛查与确认。结果2269份样本中,单纯性使用ELISA检测得到的阳性结果有57例,占2.51%;单纯性使用PA检测得到阳性结果有61例,占2.69%;单纯性使用RPR检测得到阳性结果有47例,占2.07%。若以ELISA检测结果为指导标准,对57例阳性患者进行PA检测,阳性55例,两种检测结果的相符率为96.49%。若以PA检测为指导标准,对61例阳性患者进行RPR检测,阳性23例,相符率为37.70%。若以RPR检测结果为指导标准,对47例阳性患者进行PA检测,阳性39例,相符率为82.98%。结论批量梅毒检测处理量较大,对检测结果的质量和速度要求较高,首先对患者进行ELISA检测,取阳性样本使用PA检测排除假阳性可能,留下真阳性患者,使用RPR检测确定患者最终病情以及获得治疗方法。该种批量检测方法速度快,真阳性检测准确率较高,可用于临床常规性检测应用推广。

梅毒;批量检测;环状卡片检测;梅毒酶及其免疫吸附检测;梅毒明胶粒凝集检测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疾病,传播范围较广,传播速度较快,主要致病原因是患者机体被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1,2]。根据我国2012年的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梅毒患者已经超过百万,且常规外科手术前检查、婚前检查、孕期检查、输血检查等均需要用到梅毒检测,检测患者基数较大,对检测结果要求较高,检测结果要求急。在这种需求环境下,院内快速批量梅毒检测方法已经亟待出台,本文以RPR检测、PA检测、ELISA检测方式为主要阐述点,探究院内快速梅毒诊断方法,提出建设意见。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所给予检测的2269例患者的临床检测报告。其中男995例,女127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34.7±12.8)岁。其中常规性孕期检测患者有312例,眼科相关手术前检测患者923例,婚前检测患者651例,皮肤疾病治疗前检测患者113例,常规体检患者270例。该部分患者中曾有过梅毒感染史的患者共有396例,占总比例的17.45%,有过不洁性行为者629例,占27.72%,直系亲属有梅毒感染病史者178例,占7.84%。

1.2 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使用三种检测方式:RPR检测、PA检测、ELISA检测,使用院内标准检测剂和检测设备,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首先对2269例患者进行三种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以及检测时间。之后分别以PA检测、ELISA检测、RPR检测作为指导标准对2269例患者进行检测,取阳性样本进行交叉检测,最后留下的真阳性样本使用。对比三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和真阳性结果发现几率,合理考虑联合使用方式,制订批量梅毒检测方式。

2 结果

2269份样本中,单纯性使用ELISA检测得到的阳性结果有57例,占2.51%;单纯性使用PA检测得到阳性结果有61例,占2.69%;单纯性使用RPR检测得到阳性结果有47例,占2.07%。若以ELISA检测结果为指导标准,对57例阳性患者进行PA检测,阳性55例,两种检测结果的相符率为96.49%。若以PA检测为指导标准,对61例阳性患者进行RPR检测,阳性23例,相符率为37.70%。若以RPR检测结果为指导标准,对47例阳性患者进行PA检测,阳性39例,相符率为82.98%。分别以PA、RPR、ELISA单独检测结果为指导标准后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梅毒检测结果均存在假阳性结果的可能,其中ELISA检测与PA检测结果的相符率较高,而RPR检测与其他两者的相符率较低,应将RPR检测作为临床治疗和定断的最后依据。

单纯性使用RPR、PA、ELISA检测中的任何一种检测方式均不能有效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均有假阳性样本存在。假阳性梅毒样本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当患者受到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内会生成特异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以及非特异性抗体,而两种抗体的生成数量与梅毒螺旋病毒的侵染时间以及侵染量成正比关系,梅毒患者的不同病理阶段,两种抗体的生成数量不同,而以上三种检测方式对不同抗体的敏感程度不同,为了全面判定梅毒患者的病理特征,单纯性使用一种检测方式是无法对梅毒结果进行准确检测的,要联合至少两种检测方法。本次研究为了满足院内梅毒检测量化以及准确化的总体要求,决定使用三种检测方式联合检测的方式,最终确定结果,下文重点阐述检测方法排顺的根据。一般来讲梅毒检测主要以两个方向为主:梅毒螺旋体血清检测以及非梅毒螺旋体血清检测,其中前者为确诊之用,后者则为确定梅毒病理期限和治疗方法之用[2,3]。三种检测方法中,PA检测为梅毒确诊性检测,ELISA检测为特异性抗体检测,RPR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中只要患者曾经患有过梅毒,无论通过何种治疗方式治疗,患者终生都有可能会携带特异性梅毒抗体,所以在检测中可能出现假阳性病例。而RPR检测则是对梅毒螺旋抗体侵染后集体产生出的一系列反应素进行检测,但诸如孕妇怀孕、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的RPR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所以在临床检测过程中RPR不可以用作指导性检测手段。另外RPR检测结果也与患者梅毒的病发时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实验表明在梅毒初期患者体内反应素生成量不多,所以RPR检测结果出现阴性,所以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RPR作为判定患者梅毒期数的标准,用于治疗方法确定之用。另外ELISA检测结果虽然对梅毒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但其只能判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梅毒抗体,不能证明该梅毒抗体是由于现行梅毒侵染所产生或是曾经治愈后留下的。PA检测结果对梅毒活动性有着较为理想判定效果,可以证明梅毒螺旋体是否正在进行活动[4,5]。

综上所述,确定梅毒检测顺序为首先进行ELISA检测,取阳性样本使用PA检测排除假阳性可能,留下真阳性患者,使用RPR检测确定患者最终病情以及获得治疗方法。该种批量检测方法速度快,真阳性检测准确率较高,具有实践应用意义,可用于临床常规性检测应用推广。

[1]阮豪骥.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比较的初步研究.检验医学,2011,20(12):180-186.

[2]赵艳华,谭浩,张传桂.梅毒血清学试验三种方法比较评价.当代医学,2012,14(7):295-298.

[3]蒋银,王红华,冯娅萍.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性科学,2013,22(11):40-42.

[4]梁雪静,李永东,张德志,等.1119例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联合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梅毒院内检测结果观察.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11(2):398-401.

[5]李金,刘培,陈慧.评价梅毒RPR、ELISA、TPPA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意义.上海医科大学,20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18

2015-12-07]

124200 大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猜你喜欢

螺旋体批量单纯性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批量提交在配置分发中的应用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浅议高校网银批量代发
基于AUTOIT3和VBA的POWERPOINT操作题自动批量批改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