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品种改良与人工授精技术应用

2016-01-26胡石琴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品种改良交配种猪

胡石琴

(云南省兰坪县畜牧局畜禽品种改良站671400)

猪品种改良与人工授精技术应用

胡石琴

(云南省兰坪县畜牧局畜禽品种改良站671400)

近几年来,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有利的解决了民生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猪品种改良科学知识与人工授精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有所帮助。

猪;品种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措施;科学推广

1 种猪的改良

了解种猪的生理、生殖特点,并掌握其生理规律。通常,种猪的交配时间往往在5~10min之间,精液量高达260ml左右,主要由有机浸出物、脂肪、1.4~2.0%的蛋白质、97%的水构成。此外,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饲养种猪,营养分配要合理,保证充足的供求与营养成分,禁止过度供应,以免种猪过于肥胖而影响繁殖。在日常管理中,对季节配种的种猪,应在保证营养供应均衡的同时,降低蛋白质的供应量,每日头尾1.6~3.0%的粮食,可根据种猪的状态在饲料中掺杂青绿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合理。

2 猪品种改良的科学技术

(1)保持猪舍卫生、清洁,定期做好消毒,保持环境干燥、空气流通。此外,还应定期检查种猪的精液质量以及体重,并做好相关记录。依据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种猪进行饲养。

(2)为了保证种猪的运动量,每天在喂食之后,将种猪赶到猪舍外面自由活动,活动时间通常以1h为宜。活动时间通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冬季气温较低,可在中午或下午令种猪活动,倘若天气过于恶劣,或遭遇大雪,也可停止活动。此外,为了降低皮肤病与寄生虫的发病率,促进种猪血液循环速度,保证猪体清洁度,饲养人员应为种猪刷毛,每日至少1次。如果种猪体型较小,饲养人员应给予其密切关注,定期为其称量体重,并检查其精液质量,根据种猪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将种猪的日常情况记录在册。

(3)有效控制种猪的交配次数。种猪在第一次交配时,每周以3次为宜,不能过多。倘若种猪已经成年,每周的交配次数可控制在6~7次之间,交配间隔时间应高于8h,且为了保持充足的体力以及精液质量,建议每周留出一天供种猪休息。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在喂食前后不宜配种;其二,配种之后,不能给种猪、母猪喝凉水、吃冷食或冲凉,以免发生疾病,影响胚胎发育。当然,种猪中母猪、公猪的分配,亦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通常,一头种猪可与30头母猪配种,倘若采用的是人工授精技术,一头种猪则可给800头母猪授精;与前者相比,后者的繁殖数量显然更高,也更加科学。

3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为了提高繁殖量,猪舍往往会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进行配种,在应用该技术时,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精液的收集,在配种时,刚射出的精液并不纯粹,含有一定的尿液,所以不建议收集,在精液变成乳白色后收集为好。为了保证精液质量,每周最多收集3次精液,随后,采用相关科学手段,对精液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在准备阶段,采用5层的医用杀菌纱布对未经稀释的精液进行过滤,确保能够将精液内的胶质排除;在过滤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且在无菌的环境下操作,以免细菌感染,影响精液质量。最后,利用输精器将精液送入母猪阴道30cm处,将其注入到母猪的子宫当中,从而完成人工授精技术的最后一步。与传统的配种方式相比,人工授精技术更加科学,不但能够提高繁殖数量,还能保证仔猪的健康,可谓一举两得。

4 结语

作为我国市场上不可缺少的肉类,猪肉质量与消费者安全及身体健康存在密切联系。所以,饲养单位要从根本上保证猪肉的品质与安全性。人工授精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强化种猪的利用率,对细菌感染以及疾病均有着良好的保护及预防作用。所以,可大范围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数量、保证肉食产品的安全。

[1]李玉生.猪人工授精中的细节问题分析[J].北京农业,2015(11):104.

[2]李中兴.猪人工授精的优缺点及技术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1(5):33-34.

胡石琴 (1979.6-),女,本科,兽医师。

猜你喜欢

品种改良交配种猪
牛品种改良现状与对策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