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6曹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嵌体全瓷固位

曹宇

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曹宇

目的观察评价LAVA全瓷高嵌体对于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52颗)经根管治疗、根尖无炎症后牙的患者进行LAVA全瓷高嵌体修复,分别在修复后的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按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SPHS)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6个月时,LAVA高嵌体的舒适度为96.15%、完整度为100.00%、边缘着色为100.00%、边缘密合度为98.08%;1年后时 LAVA高嵌体的舒适度为98.08%、完整度为96.15%、边缘着色为94.23%、边缘密合度为98.08%。结论LAVA全瓷高嵌体对于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较好,但长期效果有待探究。

全瓷;高嵌体;牙体缺损

根管治疗后的患牙通常采用铸造桩核冠或全冠来修复缺损,但有一些后牙的牙体缺损,由于牙根过短、过弯,或者根管钙化不通、断针、髓石等无法行完善根管治疗或桩核无法取得足够的固位力者,修复效果往往令人无法满意。近年来 LAVA全瓷高嵌体通过CAD/CAM系统制作,制作过程简单快捷,更适用于活髓牙的牙体缺损修复[1],但本试验中,尝试应用LAVA全瓷高嵌体应用于无根尖周炎症的此类患牙,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就诊的患者52例,共52颗患牙,其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9.7±7.3)岁。患牙均为无法进行完善根管治疗或桩核无法取得足够固位力且根尖周无炎症的后牙。

1.2 排除标准 患牙的咬合过紧;有夜磨牙习惯或者紧咬牙习惯;牙体的缺损较大,髓腔无法取得足够固位力者。

1.3 方法

1.3.1 牙体的制备 将患牙腐质去净,去除薄壁弱尖,流动树脂封闭根管口。牙合面均匀预备出1.5~2.0mm的空间。按窝洞充填的预备原则进行窝洞预备,所有轴壁尽量平行,向牙合方的外展为2~5°,要求洞壁无倒凹,牙合面的洞缘无需预备短斜面,邻面洞缘也无需扩展到邻面的自洁区。对于位于龈下的牙体部分需行牙龈切除术或牙冠延长术。

1.3.2 高嵌体的制作及试戴、粘接 硅橡胶取模,超硬石膏灌注,CAD/CAM系统制作完成全瓷高嵌体。为避免高嵌体在试戴中的折裂,需先行双固化型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后,再在口内进行调合、抛光。

1.4 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于修复结束后的6个月、1年进行随访复查,采用改良的USPHS标准[2]对高嵌体的修复疗效进行评价,舒适度共分为:①牙体预备或戴入后无明显的不适;②有明显的不适,但戴牙后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③有明显的不适,且戴牙后症状加重,甚至无法使用。完整度共分为:①修复体完整;②有不影响美观的缺损;③透照可见隐裂或折断、脱落。边缘着色共分为:①无明显的着色;②轻微的着色,但可抛光去除;③明显的着色,且不能抛光去除。边缘密合度共分为:①修复体的周边能够保持原有的解剖形态,不卡探针;②卡探针,但未见能被探针伸入的裂隙;③边缘有明显裂隙,修复体边缘发生龋坏。以上①记为成功,②、③均记为失败。

2 结果

患牙修复体均于6个月和1年时进行定期复查,6个月复查时,完整度和边缘着色成功率为100.00%。有1例高嵌体在颊侧边缘卡探针,但探针不能伸入,密合度为98.08%。有1例初戴不适,戴牙1周后不适症状逐渐消失;1例戴牙后不适症状始终不见缓解,拆除修复体后,经根管再治疗并重新修复,因此舒适度为96.15%。

1年复查时,失访2例。1例高嵌体略有缺损,但不影响美观;1例可见隐裂,修复体完整度为96.15%。1例因始终疼痛不适致修复体拆除,其余病例1年后均无不适症状,舒适度为98.08%。边缘密合度方面,有2例有卡针的感觉,其中1例可探入,1例不能探入,成功率为98.08%。另有3例男性患者,因吸烟、喝茶,可见着色,但抛光后可去除。

3 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嵌体、高嵌体的边缘线过长,对修复体的适合性要求较高,如果印模材料的精细度不够,制作过程不精细的话,内间隙以及边缘间隙会对修复体的固位以及美观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继发龋和牙周病的发生,以及修复体的松动、脱落等,从而影响其在临床的应用[3]。本实验中,采用了CAD/CAM系统制作高嵌体,树脂型双固化粘接剂粘接高嵌体,既提高了修复体的精密度,又增强了其固位力,此外,LAVA 的氧化锆全瓷瓷块共有 8 种不同颜色可供选择,而且还可以通过染色的方式满足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的需要,临床效果经证实,也令人满意。

高嵌体牙体预备量较少,避免了传统的桩核冠修复时牙体预备量大的问题,从而也能有效的防止无髓牙的折裂。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使用树脂型的粘结剂不仅能增强固位力,更能增强修复体和基牙之间的紧密性,有效的分散、缓冲了牙合力,提高了修复体的抗折裂强度[4,5]。因本研究受条件所限,所收集的病例数有限,且观察时间较短,故全瓷高嵌体的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如扩大样本量、延长追踪观察的时间等,以期能够做出更深入、更全面的评价。

[1]周江保,肖乾坤.LAVA 全瓷高嵌体修复短冠磨牙 50 例临床观察.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6):350.

[2]Ryge G.Clinical criteria.Int Dent J,1980,30(4):347-358.

[3]蒋立柱.嵌体与银汞合金修复材料在后牙Ⅱ类洞治疗中的效果评价.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0):8184-8185.

[4]宋蓉,王关,李颖,等.六种粘接剂粘固的铸造体边缘的微渗漏研究.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9(5):282-284.

[5]杨坚.CAD/CAM椅旁系统在微创美学修复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6):337-3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072

2015-10-28]

110006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

猜你喜欢

高嵌体全瓷固位
髓腔固位冠的应用现状
高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IPS e.maxCAD瓷高嵌体在修复无髓后牙中的效果评价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后前磨牙3年的临床效果体会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