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角色及策略研究
——以江苏常州为例

2016-01-26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常州市常州创新型

熊 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所,江苏 常州 213164)



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角色及策略研究
——以江苏常州为例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所,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驻常高校集聚了常州市大量的知识资源、智力资源、管理资源和技术资源,理应在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驻常高校要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常州市的合作。常州市要在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信息、创新途径等方面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促进驻常高校深度融入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之中。

关键词:驻常高校;创新型城市;地方政府;科技创新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科教与人才强市,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目前,常州市创新型城市的综合监测指标位居全国45个试点城市前列,连续14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在2013年福布斯评选的《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中国大陆城市》中,常州市名列第9位。在创业邦组织的“中国最佳创业园区”评选中,常州科教城连续两年排名第二。[1]

虽然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阶段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五不”与“五个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大,与科技大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产业层次不高,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不相适应;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与加快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区域创新体系不健全,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2]解决上述“五不”与“五个不相适应”的问题,不仅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也需要常州企业进一步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也需要驻常高校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作为常州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集聚地,驻常高校理应在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驻常高校在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一)驻常高校是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随着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地方高校已经成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动力源”,对地方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国内外的城市发展规律看,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原来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因为有了哈佛、MIT等8所实力强劲的研究型高校的落户,波士顿才成为了美国教育、知识和创新领域的领军城市;以北卡罗来那大学、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杜克大学为支撑的北卡罗来那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又如在国内,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在2005年度中国管理研究院组织的中国大学排名榜中,33个城市集中了前100名的大学,平均每个城市3个,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西安六个城市占到53个。[3]虽然驻常高校的办学实力不强,但其集聚的知识资源、科技资源、智力资源仍然是常州市自身所不具备的,他们通过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创新成果、培育创新文化等途径,为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二)驻常高校具有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丰富资源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支持,特别是地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的落实更需要地方高校在人才、智力、平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可以说城市与地方高校是互生共存的关系。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求知的处所,她还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智慧,承载着这座城市未来的希望;大学也不仅仅是一个办学机构,它对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的推动、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城市的声望都可以发挥巨大的影响。本土大学相对于外来大学而言,植根于本地文化沃土,体现本地人们的价值取向,反映本地社会经济、文化需要,比引进的教育更具生命力。[4]驻常高校的规模、实力、品牌与北京、上海、南京等高校云集的城市相比还有巨大差距,但经过多年的建设,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基本具备了完整的学科结构,云集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队伍,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平台,集聚了服务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丰富资源。

据常州教育年鉴统计,至2013年末,全市有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和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非独立建制)4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建东职业技术学院6所专科院校,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常州市职工大学(常州市建筑职工大学)2所成人高校。在常高校有本科专业(方向)60多个、专科专业(方向)50多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以及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全市高校有教职工8289人,专任教师5671人,其中正高职称411人、副高职称1797人、中级职称2663人,分别占全市专任教师总数的7.25%、31.69%和46.96%。专任教师中有博士620人、硕士1680人。全市高校有省优势学科1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129个、省级特色专业43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135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其中本科18个专业类别(涵盖48个专业),高职19个专业群(涵盖87个专业)。

(三)在常高校与常州市在创新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诉求

常州市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标杆,被赞誉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但是到了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90年代,常州的经济发展渐趋落后于同区域的苏州和无锡。到了21世纪,常州市在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的同时,开始发力于招商引资。凭借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便捷的区域优势,常州市在引进外资、央企等方面逐步迎头赶上,开始缩小与苏州、无锡的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日渐式微,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常州市适时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计划通过创新来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与服务品牌。这是常州市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道路上必须选择的一条路径,甚至可以说是最为核心的利益诉求。

在驻常高校竞争日益激烈和生源逐步下降的双重压力下,以常州大学为代表的在常高校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挑战。常州大学作为一所省属综合性高校,无论在学科优势、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还是在科研平台、创新成果等方面,与同为省属院校的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等差距甚大。为缩小差距,常州大学不仅需要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要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驻常高职院校面临的压力非常之大,不仅是发展的压力,更有生存的压力。虽然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但是“四技服务”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面临生存和发展压力,驻常高职院校不仅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校品牌效应,也要致力于技术创新,着重为地方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常州市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道路上需要创新理念、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对创新可以说有着强烈的渴求。驻常高校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对创新也具有强烈的追求。双方在追求创新的理念和利益上是一致的,这就为常州市和驻常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驻常高校的理解与支持,驻常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常州市的关心和支持,双方在创新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双方应该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创新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深领域的合作,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共育创新人才、共同研发等途径实现双赢。

(四)服务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是驻常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

驻常高校除少数几所市属院校外,其余均为省属高校,它们在行政上与常州市不存在隶属关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系统。但行政上的藩篱并不能消解驻常高校服务常州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驻常高校服务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其一,驻常高校服务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是由高校的功能决定的。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高校逐渐从传统的象牙塔走出来,不再“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更多地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这也是现代大学与传统大学的主要区别之一。现代大学不仅承担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职责,还增加了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职责。这里的“服务社会”对地方高校来说,就是要服务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从地方高校的职能来看,驻常高校服务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其履行大学职能的体现。

其二,地方高校的发展经验证明了驻常高校必须服务于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才能以贡献求得自身的发展。苏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的排名还在70名开外,但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苏州经济的突飞猛进,它也步入了快车道,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苏州大学全力服务于苏州市的科技创新,通过服务与贡献获得了苏州市的大力支持。苏州大学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品牌上不断有了突破,这与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苏州大学不仅与苏州市共建实验室,还与苏州市的一些企业联建研发中心,同时也为苏州市的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转移服务和技术咨询。苏州大学的发展经验证明了校地合作的重要价值,给驻常高校提供了服务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范例。驻常高校只有深化与常州市的科技合作,才能不断获得常州市的支持,才能在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驻常高校与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协同效应尚不明显

(一)驻常高校与常州市的合作意愿不强

由于驻常高校的科研实力有限,特别是驻常高职院校更是不以研究见长,这就导致驻常高校只能浅层次地参与一些项目,而没有能力广泛参与常州市的科技创新。这从驻常高校中的重点学科数量、重点专业数量、品牌教师的数量等方面就可以看出端倪。对于常州市而言,既然驻常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那只有去别的城市寻求科技创新合作伙伴。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在常州科教城设立了不少研发机构,如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都在科教城内设有分支机构,这也是常州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大手笔,但从侧面也验证了驻常高校的科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驻常高校与常州市的合作途径偏少

驻常高校与常州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虽然有一些合作,但合作途径较少,合作深度不够。从目前的合作情况来看,双方合作大都局限于通过常州市科技局资助驻常高校教师的科研。这种合作广度与深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太过于离散。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很难看到常州市与驻常高校共建实验室的新闻,更难看到常州市的大型企业与驻常高校共同进行科研攻关的新闻。实际上,校地合作还有更加丰富的途径,比如常州市重点资助市级的科研团队,驻常高校主动到企业中解决技术创新问题等。

三、驻常高校要在平台、资源等方面全面支持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立足常州实际,充分发挥在常高校的科研资源,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驻常高校在科研平台方面服务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围绕常州市的产业结构,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联合常州市共建研究开发机构,重点解决常州市亟待攻克的科研难关,这个可以参考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经验。该实验室依托了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和盛虹集团,得到了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全方位支持。驻常高校应该放下“省属”的身段,主动对接常州市的科技发展,积极构建融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研究开发机构。二是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深度。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归根结底要依靠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而目前常州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的问题,技术研发能力不强,迫切需要驻常高校的技术支持。在这种形势下,具有地域优势的驻常高校一方面可以送技术下厂,另一方面可以与常州企业共建实体性质的研发机构,集聚企业的资本和学校的智力资源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已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该校自2012年以来,先后与常州兴运泰科技有限公司等常州企业共建了6家研发中心,目前这些机构为企业的产品升级提供了亟需的技术支持。

(二)立足常州实际,充分发挥驻常高校的教育资源,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没有足够数量的创新型人才,任何创新型城市建设都是“水中月”。驻常高校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研究资源、管理资源、学生资源,这些是常州市自身所不具备的。集聚这些资源来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为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创新人才支撑。根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处的统计,自2008年以来,该校的毕业生在常州地区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25%左右,如果这25%的人里面能够涌现出1%的创新型人才,再加上驻常其他高校的毕业生,那对于常州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驻常高校要在教学改革中融入创新思维,开设单独的创新课程,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教育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该校基于TRIZ的创新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不少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了专利证书。同时,在创新人才教育方面,要打破各自作战的局面,推动驻常高校的“联合培养”,可以在师资互聘、创新课程互选、活动课程互通等方面协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立足常州实际,充分发挥驻常高校的智力资源,着力打造创新团队

在信息量日益扩大的信息化社会中,个人单打独斗完成科研项目的概率越来越低,一些重大科技发明都是团队攻关的成果。正所谓“独木不成林,独花不成春”,一个人的力量无论有多大,也很难在当今社会独自完成技术攻关任务。无论是国家“三大奖项”,还是最近几年才奖励的教学成果奖,其完成人都是一个团队。常州市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创新团队来解决企业的技术升级问题。虽然常州市在一些大企业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工程中心建设了一批技术团队,但这些技术中心不仅数量很少,而且辐射范围相当有限。当前,常州市有着大量的中小企业,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十分迫切,但他们凭借自身力量还无法解决,如果引进国外技术又过于昂贵,因此他们的需求需要驻常高校给予回应。驻常高校有学科和专业资源,有省市级科研平台,有一批专兼结合的科研团队,在这些资源基础上能够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当然,创新团队的建设也不能由各高校各自为战,应该打破利益的藩篱,推动科研组织的多样化,建构弹性的“项目制”科研组织,以实现科研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最为合理的有效配置。

四、常州市要为驻常高校融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平台和环境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鼓励驻常高校融入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

驻常高校参与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愿不强、融入度不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常州市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过于保守。从目前常州市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来看,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远远多于鼓励高校的技术创新;对于驻常高校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常州市的支持力度很小。为鼓励驻常高校积极融入创新型城市建设,共享创新成果收益,常州市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行动: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和加大政产校合作的一系列政策,及时修订《常州市产学研合作项目专项资金资助管理办法》,将驻常高校服务常州企业的产学研项目纳入资助范围,根据项目性质给予重点资助。二是制订并实施《驻常高校市级以上科研平台资助与管理办法》,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形式,集中资金为驻常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建设提供部分发展资金。三是修订常州市对驻常高校重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在逐步扩大奖励范围的同时,重点奖励驻常高校与常州企业合作并实现转化的研究成果。四是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科研政策和科研热点宣讲会,定期组织在常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会,促进常州科技创新政策落地生根。

(二)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联盟,推动驻常高校与常州市的深度合作

缺乏协调机制是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在常高校协作效应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常高校与常州市都是单线联系,缺少与其他院校之间的沟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如出现问题,则是一对一的协调,而不是所有在常高校与常州市之间的互相沟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各在常高校之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借鉴企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联盟,这个组织不是常设机构,而是协调常州市、在常高校和在常科研院所以及常州企业的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创新型城市建设联盟由常州市政府、在常高校、在常科研院所和常州企业共同组成;为保障联盟的正常运转,必须精心制订创新型城市建设联盟的章程及议事规则。在联盟章程中,应该明确规定联盟主席单位和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纠纷处理办法;在议事规则中,应明确规定联盟会议召开的程序和议事范围。

(三)推动公共科技资源信息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信息源,既为科研人员提供技术创新的方向,也是技术需求方与提供方进行沟通的桥梁。当前常州市的公共科技资源信息十分零散,既有市科技局的资源信息平台,也有在常高校各自的科技信息平台,还有科教城的科研信息平台和部分大型企业的科技信息平台。每个平台都发布科技资讯,很多地方重复发布,既浪费物力人力,也阻断了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因此,应该整合常州市科技局和在常高校的资源信息平台以及在常科研院所和部分政府部门的专项信息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科技资源信息平台,推动科技资源信息的开放共享。同时,要加大与在常高校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专项资金,结合常州市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情况,支持在常高校建立市级科研平台,争取使在常高校的市级科研平台覆盖全市重点产业;鼓励常州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到在常高校之中,支持在常高校建立融教学、研发、服务为一体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促进在常高校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技术合作

常州企业是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体之一,是常州能否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创新的常州企业,就没有创新的常州”。常州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其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即便是在当前外资经济不断扩大的阶段,民营企业仍然是常州经济发展的主体。常州民营企业虽多,但缺乏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特别是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技术积累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风险。既然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广大民营企业,常州市就应该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技术支持。支持方式很多,但比较有效的是让在常高校参与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每年的“9.28”科技经贸洽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这毕竟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小型民营企业很难参与。为有效促进在常高校参与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二要搭建更多的平台,可以鼓励在常高校下派教师进驻民营中小企业,可以鼓励和动员在常高校与中小民营企业结对,形成长效的技术帮扶机制。

参考文献:

[1]许红梅,丁秀玉.常州加快迈向创新型城市[N].科技日报,2014-11-24.

[2]戴晓荣,吕卫明,吉英平,等.张开自主创新翅膀,力撑常州经济腾飞——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调研与思考[EB/OL].[2011-8-13].http://www.changzhou.gov.cn/zhuanti/cznj/cznj/smwz/wz.htm.

[3]孔晓虹,王益澄.发挥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途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71-74.

[4]张向阳,张涵.深圳高等教育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思考[J].特区经济,2014(9):63-67.

(责任编辑赵冰)

收稿日期:2016-04-03

作者简介:熊威(1980—),男,湖北松滋人,教育学硕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3.022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6)03-0110-05

Research on the Roles and Strategi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ies——Taking Changzhou as an Example

XIONG Wei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Chang 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Abstract:Local colleges gather a lot of knowledge resources,intellectual resources,management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resources in Changzhou, which should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ies.Loc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in innovation platform,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nnovative team building.The government should create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in terms of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policy, innovation information, innovative approach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Key words:local colleges;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local govern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常州市常州创新型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的早晨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