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6-01-26殷辂
殷 辂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发展研究所,郑州 450002)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殷辂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发展研究所,郑州 450002)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城乡、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基础上,完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指标。去除非正常的“增长”手段,走向以民生为主的新常态,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河南省存在着一些制约小康社会建设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新理念下逐步解决。
关键词:河南省;小康社会;问题;对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之下完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是“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面临着与国家整体相似的问题,其中有结构性矛盾,也有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一、河南省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1.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生态超载较为严重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总数已达10601万人,而土地面积仅为16.7万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人均数的23%,不到世界人均数的8%。河南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国近8%的人口,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从耕地面积看,虽然我省有耕地12288万亩,居全国第三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3亩,仍低于全国水平。从土地利用方面看,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几近枯竭,农业资源和农业污染严重,影响到土地正常功能的发挥。从粮食生产角度看,现有耕地资源难以达到小康型标准的需求。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在一段时间内还会不断增长,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瓶颈。此外,河南省自然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生态承载能力比较低,加上长期对生态资源的无节制的索取,特别是近几十年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严重超载。同时,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成威胁。
河南所面临的人与资源的矛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将自身融入国家整体的发展之中,在区域、城乡关系的协调中得以解决。目前,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已经不成问题,但人口的自由流动却没有成为现实,不但人的城镇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也存在一些人为设置的壁垒。正因为如此,发展成果区域化,其平衡性、包容性没有得到体现。从整体看,河南省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但在其内部又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这种矛盾在一些地区更加突出。河南省在中国的位置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极为相似,不但有转变发展模式的问题,还有话语权不够的问题。
2.人口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河南人口从2010年开始就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不但发展迅速,且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明显。全省65岁以上老人共计786万,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169.62万,较2000年增加了 74.74万人。2000年至2010年,河南省的总人口增长了 1.5%,而同期60岁及以上的人口增长了34%,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总人口增长幅度。2015年以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河南省也不例外,在2015年以后的20年里,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一倍。2015年是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关键节点,人口红利将开始衰竭,劳动力比重开始变小,成本开始上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为8%,2010年上升至14%,预计到2020年达到17%,2030年将达到24%,一直到2040年才会达到35%的峰值。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时期。在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的同时,少儿抚养比却在不断下降,这种变化显示青壮年人口将持续减少,人口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会更加突出。
人口问题是小康社会建设中一个重要因素,离开人口谈经济社会发展必定是空洞的。人口老龄化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恰恰由于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使得社会保障难以真正建立起来。人口问题与社会保障问题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当人口面临问题的时候,社会保障同样也会出现问题。一个国家社会保障能达到的水准,同该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极大,后代养前代的合作方式在人口年龄结构合理的条件下是有效的,反之则作用不大。如果人口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态,则根本无法发挥后代扶养前代的功能。第二,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相对下降,劳动力资源相对缩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生产和开发,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第三,经济增长需要资本的快速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来源于国民的储蓄倾向。一个人口处于年轻化的经济比一个人口处于老龄化的经济有更高的储蓄能力。人口的老龄化无疑会影响资本的积累,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第四,增长依赖劳动力的持续投入的增长。而劳动力的增长是人口增长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增长的结果。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方面与青年劳动力相比处于劣势,对新产业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要弱一些。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也会老龄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3.经济总量增长与居民收入不协调,人均水平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差较大
近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分量不断提升,但人均水平较低。2014年河南省GDP总量为3.49万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五,但人均GDP为3.72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4.66万元的79.8%,居全国31个省市的第2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1元,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的84.6%,居全国31个省市的第17位;农村人均收入9416元,也低于10489元的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GDP总量26927.01亿元,总量仍处于全国第五,但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0元,在已公布数据的25个省市中位居倒数第五,人均水平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除此之外,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也处于较低的水平。2014年河南省人均收入1.57万元,只占人均GDP的42.2%。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河南GDP总量无论是与自身相比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有可能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但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2010年全国人均GDP为29992元,2020年要实现人均近6万元,与这一目标相比,河南还有较大的差距。从人均收入上看,实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3821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1838元,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较大。
总量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的脱节,除了河南人口基数较大这一因素之外,“只长骨头不长肉”的增长方式是问题的症结。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大型项目,投资主体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定点式增长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不合理,富民产业、服务性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脱节的重要原因。
4.城乡、区域、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发展的质量
河南省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近年来有所减少,由2010年的2.88减至2014年的2.60,但绝对差距却在不断扩大。2010年城乡人均收入绝对差距为10406元,以后每年以1000多元的速度增大,2014年绝对差距已达14975元。从区域看,2014年郑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9095元,比相对落后的周口市高出近万元,而2011年两者相差为7000元左右。从行业看,2014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为69223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却为28849元,相差40374元。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看,全省低收入人数较多,60%的居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40%的居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5%。同时,贫困区域和人口数量较多。河南省有53个贫困县,8100多个贫困村,100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贫困人口并非单纯的五保户、残疾人和不宜生存环境中的生存者,很多是所谓“竞争失利者”,这些并非是单纯的救助就能解决的。除此之外,社会保障也存在着城乡、地区、行业的差距,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的同时,河南省内部分化也较为严重,其负面作用不可轻视。首先,它严重影响了小康社会的质量。即便在均数上实现了小康,但还有六成的人口生活在小康标准之下,大多数农村居民与此均数无关,这种数字上的小康社会缺乏普惠性和共享性,没有太大的意义。其次,它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与合理的收入差序联系在一起的,收入差距过大,消费拉动经济就是一句空话。第三,它导致社会不满情绪滋生蔓延,危害社会稳定。
5.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太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协调发展、整体发展,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视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在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河南省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一直保持在21%左右,与河南省经济总量不相称。2014年,河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为每人每月195元,农村最低社会保障为每人每月99元,五保户集中供养每人每年3200元,分散供养为2220元,排名均在全国倒数几位。第二,社会事业服务均等化程度严重不足。以社会保险为例,养老保险被分割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被分割为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等。在社会救助和低保方面以城乡户籍为依托;在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方面,城乡不均等问题也非常严重。第三,社会事业主体运营方式单一,开放程度严重不足。社会事业过于依靠行政力量,因人、因机构设事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机构处在依靠政府“输血”生存的不正常状态,而社会组织举办社会事业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政府的充分支持,准入门槛过高,限制了社会资本的进入。其结果是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建立在多元主体之上的服务体系无法形成。
二、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三大短板突出,补齐短板成为当务之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新常态是一脉相承的。新常态需要新理念,需要通过改革释放红利、催生发展动能,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之下补齐短板。改革红利存在于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之中,而协调发展的前提就是补齐短板。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新常态,补齐短板不但是其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是兑现承诺的关键时期。对于河南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在新常态理念之下补齐短板,是提升小康社会质量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从根本上说就是城乡、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具体表现为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或民生领域欠债过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于河南来说,当务之急是补齐以下几个短板:一是贫困短板。在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河南占了近七分之一,其中30%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并且贫困人口并非都是“鳏寡孤独”,其中很多是社会性贫困或竞争失利者,如果不能让他们回归正常,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扶贫绝非简单的救助,牵涉到社会结构或机制的调整,它面临的问题绝非简单的资金短缺,更主要的是改变社会排斥的机制,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性原因,实现社会的融合。习近平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即便实现了小康社会的指标,但如果贫困问题依旧大面积存在,这种数量上的小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补齐贫困短板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二是社会保障短板。河南省社会保障面临着保底功能不强、制度不统一、保障标准差距过大的问题。在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贫富分化依旧严重的当下,建立广覆盖的安全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挑战。三是生态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解决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
2.矛盾纠纷增多,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诸多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更是消除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和谐的过程。“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矛盾、风险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失业风险加大,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在结构性失业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又面临经济下行,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二是农民失地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农民失地是城镇化、工业化的自然过程,但在特定时期又是人为城镇化、工业化的结果。前一种情况带来的问题可以被自然修复,但后一种情况引发的后遗症却是长期的。一些失地农民陷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游民状态,引发集体上访乃至群体性事件,这些问题不容轻视。三是非法集资、强征强拆、司法不公、粗暴执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恶性事件频发。媒体曝光的安阳非法集资事件、新郑半夜强拆事件、平顶山暴力拆迁事件、城管打人事件就是这类问题的突出表现。四是官民隔阂固化的风险依旧存在。在“民仇官”的现象还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基层又出现了“官仇民”的问题。一些基层官吏将百姓视为“刁民”,将正常的维权视为敌我矛盾;公共事件出来之后不分是非,“本能地”将过错归咎于对方,这都是“仇民”的表现。这些问题严重侵蚀了政府公信力,弱化了政府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社会矛盾、风险的增多对改善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社会矛盾的化解机制并未真正形成,在有些地方干部作风问题成为加大社会风险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河南省加大了反腐败和整顿吏治的力度,整体的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但发生在群众周围直接损害其利益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突出,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诸多问题。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权力的行使不是源于当然之理,而是出于上级的指令和部门私利。官员的“政绩”与民众的权益相脱节,滥用权力成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管理的主要手段。第二,将民众视为管制的对象而非治理的主体,媚上欺下成为少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的习气。第三,正常的执法和管理被赋予外在的“租金”,蛮横逞强成为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社会治理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官风政风之上,不解决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社会面貌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改善,小康社会就成为空话。
3.经济下行引发连锁反应,社会风险加大
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制造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延续,以恒常之道应对新常态成为战略上的必然选择。新常态既是对粗放式发展的调整,又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继。对于中继过程中的经济下行,虽然应该以平常心对待,但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和风险却不容轻视。一般来说,社会风险往往在经济过热时产生和积累,而在经济下行时释放,产生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经济下行带来的社会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被高增长掩盖的社会矛盾将逐步显现。失业、利益固化、分配不公等问题虽然一直存在,但高增长期间却被表面的利益所掩盖,随着经济的下行,这些问题不但会集中显现,还会转化为其他问题。第二,粗放式增长模式中内含或隐含的社会问题将进一步暴露。重复建设、土地财政、房地产泡沫、侵占农民权益等问题都是这种发展模式中内含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开始显现,在经济下行期,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暴露,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三,经济下行引发金融风险,而这种风险必然转化为社会风险。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信托、非标理财、P2P等理财方式都会出现问题,产生大量的社会矛盾。同时,非法集资问题还会不时发作,引发一系列事件。第四,由于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而积累的问题在经济下行过程中会逐渐显现,借助于特殊事件而被激化。同时,经济下行的焦虑又会迫使一些地方回到造作增长的老路。在新旧问题的作用下,社会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4.盲目撤村并居的后遗症开始凸显,农村社区建设面临重新定位
城镇化需要政府助推,但其本质上是一个自然的内生过程,农村空心化问题也绝非撤村并居就能解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河南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行政强制、“一刀切”“一窝蜂”的问题。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撤村并居的情况在特定时期内并不是少数,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一是“烂尾”项目无法收拾。一些地方为了迅速实现就地城镇化的目标,强行上马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导致资金断链,留下“半拉子工程”;一些地方不顾农民意愿,建设先行,留下无人居住的“鬼社区”;一些地方新社区建好,但农民依旧居住在旧村,不但没有节约土地,反而恶化了人地关系。二是新型空心化问题开始显现。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集中,是与安居乐业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特定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将“集中上楼”视为政绩,既不考虑农民居住成本问题,又无视产业支撑问题,强行搞集中,强行将农民推上楼。在不少地方,农房和宅基地补偿与社区楼房差价较大,一些农民不得不欠债购买,留下空房外出打工还债;在很多地方,社区建成后农民无法实现就业,不得不外出打工。可见,就地城镇化并没有真正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只是转移或加剧了本已存在的问题。三是加重了村民的生活负担,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背离。盲目撤村并居不但造成了在楼房从事农业生产的奇观,还提高了生活成本,引发村民的不满。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出发点应该是改善民生和生态,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创造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形态简单地理解为文明与落后的对立,人为地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化体系,以消灭三农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曲解。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这种变异的思维逻辑,还有其背后的“杂念”。只有这样,农村社区建设的本质才能显现。
5.网络整肃之后,虚拟社会治理面临新课题
2013年下半年以来,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网络环境,开展了“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空间”“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以及整治网络新闻传播“四乱”等活动,一批传播谣言的网络大V和网络推手受到了法律制裁,网络炒作和网络谣言明显减少,网络暴力活动得到了遏制,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社会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就是网络监督的效力下降、网络维权的难度增加。网络整肃在遏制负面因素的同时,网络活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虽然是阶段性的,但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从2015年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中可以看到,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明显下降,网络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也缺乏持续性。自媒体与新闻网站、网络与平面媒体的互动本是舆论监督的有效形式,但这种互动却仅限于发现题材,事件被曝光之后,相关议题很快就消失,形成“新闻断头”的现象。在是非曲直还未显现的情况下,事件就退出了公众的视野,这是对社会公道的伤害。与以往相比,网络舆论出现了麻木的迹象,舆论监督的效力开始下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关注的阈值越来越高。人们对各种“怪事”开始适应,义愤下降而失望情绪上升,即便是更怪的事件,也不再关注其结果。二是公共事件出来之后,情绪性发泄占据主流,缺乏理性的参与。三是网络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报道缺乏持续性,存在重题材轻跟踪的问题。网络治理的前提是激活网络活力,发挥其正面作用,遏制负面行为。如果规制网络行为变成正邪两伤,就失去了其意义。在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舆论麻木的迹象并非积极的信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
1.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社会治理的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不但是对现状的判断,更是一种规范。去除一切非正常的“增长”手段,走向以民生为主的正常状态,这是新常态的应有之义。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必须要有社会治理新常态的配合,它同样不是被动地被现实所支配,而是随时而制宜,消除时弊,回归符合常理、常道的治理状态。
构建社会治理新常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去除管控思维,规范权力运行,确立顺理而治的理念。社会治理虽然离不开公共权力,但权力的行使却出于当然之理,而不是私利、私意或外在的势力。要理顺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关系,关键不在于区分三者的界限,而在于去除习惯性的管控思维。社会治理的新常态,从根本上说就是依理而治。制度、法律出乎天理人情,上下之分也绝非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分工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非强制的自然而然的社会秩序。其二,实现多元主体的平等共治。政府并非唯一的主体,社会组织、企业乃至公民个体都是治理的主体,它们之间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主体间关系,都需发挥治理的责任。构建社会治理的新常态,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主导并非垂直型,而是水平式的。在平等互动、协同合作中实现社会共治是新常态追求的目标。其三,建立根本共识,实现多元协同。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并不是立场、价值的割裂,而是建立在根本一致性基础上的分序协同。缺乏基本的价值认同,所谓的多元必定是冲突对立的,但核心价值的确立不是简单的宣传手段所能达到,必须在人心中有根。只有回归人心之常,家庭、社区与社会才不会封闭,政府与社会才不会存在不同的话语体系。
2.提升河南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话语权,将自身发展融入到整体发展之中
解决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能局限在区域之中,而应该在开放的理念下在国家整体发展中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河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同时又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发展受到生态及资源瓶颈的严重制约。河南在中国的位置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非常相像,如果说中国的崛起需要提升在国际治理结构中的话语权的话,中原崛起同样需要提高河南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是为了找准自身的定位,将自身融入到整体发展之中,在开放体系中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作为全国第一大人口的河南如果不能发展起来,就谈不上整体的协调发展。只有在打破区域封闭、保证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有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平衡、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而这正是河南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因此,提升河南话语权的本质是在整体发展过程中解决自身的问题,为促进协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河南省具备很多话语权资源,除了战略位子、经济总量、粮食安全等外在优势之外,中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内在优势,在发挥外在优势的同时,将中原文化的生机活力展现出来,变成中原人的品性,提升河南人形象,话语权资源就能转变为现实的力量。
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
协调发展是整体观、系统观的体现。城乡、区域之间不协调,必然会影响整体的发展,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不协调,同样会造成严重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并非经济领域的问题,其背后是社会结构不合理。改变发展理念,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但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协调发展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政策和措施,而当务之急是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一是处理好稳增长与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的关系。改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将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视为稳增长的重要内容,在保障普惠性、公平性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长。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和公共投资的社会效益评估机制,将扩大就业和缩小收入差距作为主要指标,克服局部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二是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和收入分配秩序。扩大就业的前提是就业环境的公正,没有这一点,即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无法解决失业问题。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是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没有这一点而仅仅在结果上下功夫,并不能形成合理的分序。三是提供优惠的条件,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鼓励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扩大就业。四是鼓励创业,以此带动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从政策扶持入手改善创业环境,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放宽创业门槛,在税收、工商等方面提供优惠,落实创业扶持补助、创业培训补助、社会保险补助等各项政策。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贫困治理的力度
河南省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但要真正实现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适应河南省快速发展的形势,解决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偏低的问题,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健全老年服务投入机制。二是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决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分割问题,逐步消除基本保障上的区域差别,提高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抗风险能力,规范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跨地区顺畅转移。三是完善救助体系,统合救助制度。统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合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在贫困治理方面,应该将解决社会性贫困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首先,贫困治理必须触及贫困产生的社会原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贫困的结果上。社会性或秩序性贫困不是个人或先天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排斥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社会性的,解决办法同样需要社会性手段。这种贫困绝非简单的帮扶就能解决,必须从政策乃至制度层面寻找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在解决社会性贫困的基础上,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完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机制,因人、因地制宜,采取个体化的扶贫方式,摆脱模式化、固定化的救助套路,防止扶贫对象重新返贫。
5.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矛盾化解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风险社会中必须建立的两种机制。在风险社会,制度问题与人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与转型期新生问题往往交互作用,社会矛盾不但有可能被放大,还有可能衍生出其他问题,如果没有制度性的化解机制,一个很小的矛盾都有可能演变为公共事件。同时,突发事件也并非是偶然的、外在的,而是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如果缺乏系统性的应急管理机制,即便是偶发的事件也会变为波及面极广的危机事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减少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机制的根本,以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矛盾化解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管理是中间环节,应急处置则是最后的保障环节。确保三者有机结合,减少矛盾后移,是建立和完善矛盾化解和应急管理机制的前提。
建立和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系统思维出发建构机制。系统思维就是从整体出发把握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不能单纯地搞所谓的顶层设计,而应该从现实出发推动制度变革、优化治理结构。二是建立规范的组织体系,解决主体缺位的问题。“非典”之后我国应急体制的最大变化就是成立了应急办公室,但这种体制仍然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成立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应该是改革的目标。要完善各级政府应急办的职能定位,增强应急协调能力,推进应急管理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形成全覆盖的应急管理网络。三是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体系。突发事件的预警是应急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减少危害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自然灾害的预警较为完备,但社会领域突发事件的预警系统还有待完善。强化预警信息采集、共享和发布的管理能力,提高预警人员对信息源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消除体制性迟钝,是完善预警体系的关键。四是优化治理结构,将社会力量的参与制度化。政府主导、社会共治的原则缺乏制度层面的保障,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的积极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制度上将社会力量的参与规范化,社会力量的培育、纳入、淘汰以及合作方式都需要制度化、规范化。
6.提高网络治理能力,正确疏导网络舆情
网络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回归到治理的基本理念。网络舆情疏导并非管控舆论,而是共治范畴内的问题。除去壅塞、还原是非曲直、彰显公道,是舆情疏导的关键,也是化解舆情危机的有效手段。在网络公共空间,虽然有角色、身份等外在差异,但共同关注的公共事件存在本来的是非曲直,去除附着在其上的私利、私意、立场及预设价值,真相和公道才能彰显。网络治理绝非单纯的技术问题,建立善治、共治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网络舆情才会真正趋向理性。
在网络治理问题上,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自正和正他的关系。网络治理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官与民却同为主体,共同治理、相互监督,应该成为新常态。网络治理不但需要依法规范网民的行为,更需要规制官员的言行。如果自身不正,舆情不可能不产生变异。二是打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保持网络活力的关系。打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泛滥,依法保障网络公共空间的基本秩序,是网络治理的重要内容,但同时应该看到,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因此而防人之口、遏制网络活力。依法保障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但是一个权力保护问题,更是善治的表现。三是控制网络炒作与发挥舆论监督效力的关系。网络炒作只能控制而不能乱用手段,需要打击和遏制的是恶意炒作,而不是一般的网络炒作。如果一概而论,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网络监督。控制网络炒作必须依法进行,如果超出法律之外或刻意套用法律条文,就会伤害社会正气,舆论监督的效力就会减弱。四是疏导和引导的关系。舆论引导是一个价值问题,而不是一个方向问题。在公共事件上,网络舆情不应有预设的方向,只有彰显公道的问题。舆情疏导是去除壅塞,障碍去除,是非曲直就会显现,舆情就会自然顺畅。如果一开始预定一个方向,只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姚虹)
收稿日期:2016-05-29
作者简介:殷辂(1966—),男,河南舞阳人,社会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问题及文化发展战略。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3.00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6)03-0009-07
Mai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during Compn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Henan
YIN Lu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He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s an integral systems project. Finishing the specific index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we should coordinate city and countryside, economy and society, human and nature. Using the normal increasing means and leading to new normal based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a proper choice. Contradiction and problems which restric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Henan need to be solved step by step under the new idea.
Key words:Henan province;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