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2016-01-26刘爱一
刘爱一
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刘爱一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小儿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蒙脱石散剂(思密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0.75±0.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0.6) d(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为(1.23±0.6)d,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0.8)d(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可行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治疗,不但能帮助患儿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剂;退热时间;停止腹泻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体质、感染及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最终危及患儿生命。再加上腹泻病情反复,尽管治疗容易,但多次反复的腹泻可能导致患儿胃肠道功能受损。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腹泻的主要治疗手段,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同,对患儿的影响也有差异[1]。本次研究就本院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就其疗效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2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常规检查、大便镜检确诊,符合1993 年制定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关于小儿腹泻的标准。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中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3岁,平均年龄(1.8±0.3)岁,其中男28例,女32例;观察组患儿中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3岁,平均年龄(1.7±0.4)岁,其中男33例,女2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均给予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思密达(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84)进行治疗,年龄在6个月以下的患儿按照1 g/次,3次/d的剂量给药,针对6个月~1岁的患儿给予1.5 g/次,3次/d剂量用药,1岁以上的患儿可给予3 g/次[2]。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治疗,1岁以下的患儿按照0.5 g/次,2次/d给药,1~3岁患儿按照1 g/次,2次/d,以温水和温牛奶冲服。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4~7 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就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停止腹泻时间进行比较。参照《腹泻病疗效判断补充建议》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儿服药后大便在2次/d以内,外观呈稠糊状或条状,无黏液。有效:患儿服药后大便次数减小到3次以内,大便外观基本正常。无效:服药后大便次数未减少,大便外观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2,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0.75±0.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03,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为(1.23±0.6)d,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14,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9,P<0.05)。
3 讨论
婴幼儿的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低,再加上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不完善,营养需求较多时,胃肠道的负担较重,因此极容易引起腹泻等情况。婴幼儿腹泻时,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蛋花汤样、稀糊样,可有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患儿脱水、酸中毒及低钾血症,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腹泻的病情反复,多数患儿在治疗痊愈后短时间内还会反复出现该症状,反复的腹泻不仅导致了患儿胃肠道的损伤,更给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影响[3]。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腹泻的治疗主要还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但不同的药物对患儿的影响不同,其疗效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通过合理的调配、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纠正、肠内外感染并发症的对症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腹泻情况,但很难彻底治愈腹泻并防止复发。
思密达是治疗成人及儿童急性或慢性腹泻的常用药,可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思密达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够显著抑制轮状病毒的传播,减轻轮状病毒对小儿肠道造成的损伤,同时可修复肠道黏膜,促使组织再生,快速修复糜烂、溃疡灶等,以此提高肠道分泌功能,纠正电解质失衡。但事实上,因患儿的年龄太小,用药后可能造成患儿便秘、大便干结等不良反应,影响疾病的治疗[4]。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是由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等三者经适当配合而成的活菌制剂,三者均为在不同条件下能快速作用并且保证持久的联合菌群,用药后可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侵袭,从而达到抑制有害菌产生毒素的作用[5]。长型双歧杆菌主要分布在胃肠道中,起着保卫婴儿的作用,双歧杆菌具有抑制人体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抵抗病原菌感染,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促进排便、净化肠道环境的作用。嗜酸乳杆菌也是胃肠道中常见的益生菌,嗜酸乳杆菌与双歧杆菌相互辅助,通过维护整个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起到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粪肠球菌也是肠道内的一种益生菌,对肠黏膜具有较强的耐受和定植能力,能够抑制肠道内产尿素酶细菌和腐败菌的繁殖,减少肠道尿素酶和内毒素的含量[6]。三联活菌同时作用,不但能加强药物的作用,更能帮助患儿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帮助预后。本次研究结果与吴文等[7]的研究结果类似,吴文对收治的40例小儿腹泻患儿使用中药药膳治疗联合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的方法,最终治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说明,针对腹泻患儿采取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中药药膳治疗的疗效十分显著,可利于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腹泻可行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治疗,不但能帮助患儿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1]梁秋叶.神阙灸联合推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3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15,23(8):1205-1207.
[2]李茹慧.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婴儿腹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50-151.
[3]陈园芳.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的临床分析.世界临床医学,2015,9(7):107.
[4]贾延贞.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94-96.
[5]王咏.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疗效.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86-87.
[6]吴冰竹,古丽扎尔阿不都克然木,高风梅.两组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腹泻130例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4(12):73.
[7]吴文,卢国良.药膳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4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12,34(12):1834,188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29
2016-06-20]
125300 建昌县康复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