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和奥曲肽用于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6刘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7期
关键词:奥曲托拉消化性

刘微

泮托拉唑和奥曲肽用于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微

目的分析对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和奥曲肽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常规组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和奥曲肽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5±1.2)d,平均止血成功时间(29.5±1.6)h;常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3.3±2.3)d,平均止血成功时间(41.2±2.4)h;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胀、头晕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常规组发现2例腹胀,1例颅内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单纯泮托拉唑治疗相比,泮托拉唑和奥曲肽结合治疗优势明显,不仅能够有效稳定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缓解患者黑便、呕吐等临床症状,还有助于减少止血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泮托拉唑;奥曲肽;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症,多发部位为十二指肠与胃,其致病原因较多,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是黏膜受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而出现溃疡[1]。上消化道出血多因消化性溃疡所致,其常见临床症状有黑便、呕吐和上腹部疼痛,同时患者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压、脉搏下降等表现[2]。倘若该病发作后没有及时为患者进行治疗,情况严重地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为了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临床需尽早用药,及时采取积极措施给予患者治疗。鉴于此,本研究对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诊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了对比分析,以探讨泮托拉唑和奥曲肽结合治疗在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治疗的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便血、乏力、呕吐等症状,享有知情权,是自愿接受调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5.3±15.7)岁;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6.2±1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基础治疗,主要措施有补液、输血。同时,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将生理盐水(100 ml)加入泮托拉唑(40 mg)中,以得到科学配比的注射液,静脉滴注,滴注速度要均匀、缓慢,2次/d[3]。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先为患者静脉注射奥曲肽,奥曲肽进行稀释,用药量要适宜(0.1 mg左右),之后的1~3 d然后再维持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也要合理调节,控制在25~50 μg/h,确保在24~72 h内完成滴注治疗。在此期间,要对患者出血量进行观察、记录,如果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则可以开始为患者实施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给药量、给药次数和常规组相同。此外,医护人员要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其黑便量和呕吐情况,并记录好肝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大便隐血试验检查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黑便、呕吐等临床症状和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记录,比较其住院、止血成功时间,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均达到健康水平,黑便现象在3 d后完全消失,呕吐症状在1 d后完全消失,胃管中不再排除血液;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恢复如常,黑便现象在5 d后完全消失,呕吐症状在2 d后完全消失,出血问题也得到较大改善;无效: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仍然不稳定,黑便、呕吐等临床症状没有好转,出血问题也没有缓解。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研究组显效16例(64%),有效8例(32%),无效1例(4%),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显效14例(56%),有效7例(28%),无效4例(16%),总有效率为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住院、止血成功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5±1.2)d,平均止血成功时间(29.5±1.6)h;常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3.3±2.3)d,平均止血成功时间(41.2±2.4)h。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腹胀、头晕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常规组发现2例腹胀,1例颅内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不严重,经对症治疗后逐渐得到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关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疾病均可能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4]。其中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不仅会给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大出血,给其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当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虽然能缓解患者病情,但药效较慢,夜间可能反弹,生物利用度也不够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泮托拉唑不仅对胃内pH的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对胃酸刺激也有较好缓解作用,而且还有一定止血功能,可以修复溃疡[5]。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衍生物,对胃泌素、胃酸有较好抑制作用,止血作用明显,还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大出血情况,结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够发挥较好的协同功效[6]。

本文对本院50例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了分析,对比发现,经过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4%,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5±1.2)d,平均止血成功时间(29.5±1.6)h;常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3.3±2.3)d,平均止血成功时间(41.2±2.4)h,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腹胀、头晕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常规组发现2例腹胀,1例颅内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泮托拉唑和奥曲肽结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缩短止血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赵中良.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105-107.

[2]周玉涛,张进,苏宝印,等.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46-47.

[3]艾永华.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临床军医杂志,2015(8):793-796.

[4]谭细生,李刚,王新仁,等.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30-32.

[5]陈婕,高志慧,张瑞,等.奥美拉唑及奥曲肽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 141-142.

[6]路明房,南丽红.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河南医学研究,2015(7):56-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086

2016-06-14]

114200 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

猜你喜欢

奥曲托拉消化性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奥曲肽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