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分析
2016-01-26陈江涛王晨宇张军杰
陈江涛 王晨宇 张军杰
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分析
陈江涛 王晨宇 张军杰
目的探究高危急性胆囊炎(AC)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PTGD加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LC)治疗,对照组给予直接LC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开腹率为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D与LC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术中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高危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AC是由胆囊管阻塞及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主要临床特征有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腹肌强直和明显的触痛[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胆囊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临床上常应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外科治疗[2]。但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的其他病症较多,术中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为此本院选取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为(52.8±8.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为(53.5±8.5)岁,两组患者均有高血压、冠心病、呼吸衰竭等合并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先给予PTGD,取平卧位,麻醉后,于胆囊上、中约1/3处,以18G穿刺针实施穿刺,后植入引导丝,将8F导管沿引导丝植入胆囊内5 cm处,在镜下调整导管长度,并将其固定于皮肤上,接无菌袋持续引流。置管后,以0.5%甲硝唑液冲洗引流管,3次/d。 PTGD术后,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8.0 mmol/L,且无酮中毒的症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值以内,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保证肺功能正常。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稳定病情。在PTGD成功治疗及炎症得到缓解2个月后,合并的其他病情得到控制后,根据B超腹部检查,择期实施LC手术。术中若发现分离时出血多,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则采取中转开腹继续手术。手术结束后在患者文氏孔处放置引流管,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给予术后抗感染治疗,连续2 d肌内注射白眉蛇毒血凝素1 U,每隔8小时1次。对照组患者同PTGD的手术及术后相应的处理方式一样。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LC抗生素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死亡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行LC,其中胆囊暴露困难1例,严重胆囊三角粘连1例,中转开腹率为6.7%;对照组患者,胆囊暴露困难4例,胆囊粘连4例,术中中转开腹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4.1±1.8)d,术中出血量为(26.5±10.5)ml;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7.5±2.2)d,术中出血量为(60.5±12.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胆漏1例,出血2例,心力衰竭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术后发生出血3例,胆漏2例,呼吸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伤口感染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危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等症状[3]。直接的LC手术治疗胆囊炎患者,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相关报道称[4],PTGD手术的禁忌证少,对AC安全有效,而且对高危的AC患者术后再行LC治疗,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的临床效果显著,因此本院给予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其治疗,进一步探究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好。目前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临床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外科手术的关键是短时间内快速的对胆道减压,预防病情恶化[5]。在临床案例中[6],医生发现很多高龄的胆囊炎患者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可增加疾病的恶化及病死率,尤其是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并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伴发的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如果短期内不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症状,行急诊开腹手术(OC)或LC,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7]。相关报道,其死亡率可高达20%~30%,若及时的实施胆囊手术造瘘,其死亡率约6%~15%[8]。由于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病情较复杂,发展快,变化大,常会发生胆囊坏疽,若出现胆道感染,常规的手术治疗失败率较高,可加重患者的病情[9]。因此,临床医生更加重视如何有效控制胆囊急性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如何使高危的急诊手术转为较安全的择期手术从而有效的降低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目前PTGD技术的开展可有效的解决这一类问题。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术安全可靠、灵活方便及创伤小。高危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合并的症状较多,增大了开腹的难度。PTGD治疗在腹腔镜的协助下,医生可以快速找到胆囊三角区的解剖位置,迅速的对胆道减压,避免胆囊三角区的粘连,减少术出血,预防伤口感染,缓解症状[10]。若高危患者病情稳定后,再给予LC治疗,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术中中转开腹率、致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术中中转开腹率、致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项治疗高危、高龄急性胆囊炎及胆道梗阻患者安全简便、微创有效的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胡逸人,潘江华,王奕,等.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浙江医学,2015,34(6):488-490.
[2]孙向东,周艳丽,王广军,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LC治疗高危老年急性胆囊炎.中国医师杂志,2015,17(3):443-444.
[3]肖卫星,周海军,陈炳荣,等.PTGD序贯LC联合治疗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3):226-228.
[4]付守智,郎韧.20例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效果分析.中国病案,2014,15(12):77-78.
[5]杨廷旭,夏铭,苗龙,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体会.中国临床研究,2014,27(2):208-209.
[6]彭云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探讨.中国处方药,2014,12(1):14-15.
[7]于浩,黄弘,许东,等.PTGD联合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5例.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12): 962-964.
[8]陈春华,杨林华,王坚.B超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3):228-230.
[9]薛源,薛林,李伟,等.器械打结和双极电凝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8): 759-760.
[10]江宗兴,江涛,杨锁军,等.PTGD联合LC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2例.西南国防医药,2011,21(8):842-8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074
2016-06-13]
47500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外科
陈江涛